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引线框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带有翻转功能的引线框架传输加工系统,包括传导连通结构和冲压生产结构,传导连通结构的侧端与冲压生产结构相连通,传导连通结构用于原料的传导,且原料通过传导连通结构传输至冲压生产结构的内部,冲压生产结构进行原料的冲压成型,且冲压生产结构采用倾斜式冲压结构设置,传导连通结构包括第一输料辊、三角架和支撑立架,支撑立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架,三角架的一角设有第一输料辊,第一输料辊的另一角设有第三输料辊,第二输料辊设在第一输料辊、第三输料辊之间。通过传导连通结构和冲压生产结构的设置,实现翻转式线框架的生产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翻转功能的引线框架传输加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引线框架生产
,具体说是带有翻转功能的引线框架传输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有TO、DIP、ZIP、SIP、SOP、SSOP、TSSOP、QFP(QFJ)、SOD、SOT等。主要用模具冲压法和化学刻蚀法进行生产。引线框架使用的原材料有:KFC、C194、C7025、FeNi42、TAMAC
‑
15、PMC
‑
90等。材料的选择主要根据需要的性能:(强度、导电性能以及导热性能)来选择。
[0003]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6213282U,公开了一种用于引线框架的智能加工系统,涉及引线框架加工设备
,包括基台,所述基台的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一端贯穿支撑板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基台的表面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下端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收集槽的上端设置有围板,所述基台的底部设置有溶液箱,所述基台的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喷淋机构;目前,引线框架传输加工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大多采用垂直式的冲压方式进行连续生产,在保证产品精度的同时,提高连续的生产性能,但是垂直式的冲压容易出现边角位置的遗漏现象,造成连接黏连,影响整体的生产质量,不利于翻转式冲压生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设备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带有翻转功能的引线框架传输加工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有翻转功能的引线框架传输加工系统,包括传导连通结构和冲压生产结构,所述传导连通结构的侧端与冲压生产结构相连通;所述传导连通结构用于原料的传导,且原料通过传导连通结构传输至冲压生产结构的内部;所述冲压生产结构进行原料的冲压成型,且冲压生产结构采用倾斜式冲压结构设置。
[0006]具体的,所述传导连通结构包括第一输料辊、三角架和支撑立架,所述支撑立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架,所述三角架的一角设有第一输料辊,所述第一输料辊的另一角设有第三输料辊,第二输料辊设在第一输料辊、第三输料辊之间,且第一输料辊、第二输料辊、第三输料辊与三角架转动连接,帮助进行整体的组合,实现原料传输的目的。
[0007]具体的,所述冲压生产结构包括冲压处理部件和防护定位部件,所述防护定位部件用于冲压处理部件的定位,所述冲压处理部件包括连接冲压机构和传导机构,所述连接冲压机构的下端限位连接有传导机构,所述连接冲压机构包括斜向冲压部分和组合冲压部分,所述斜向冲压部分的下端与组合冲压部分伸缩连接,冲压处理部件、防护定位部件限位设置,帮助进行冲压生产工作。
[0008]具体的,所述斜向冲压部分包括中心导杆、第一连铰杆和第二连铰杆,所述中心导杆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铰杆,所述第一连铰杆下端通过第二连铰杆限位连接有第三连铰杆,所述第三连铰杆下端通过第四连铰杆限位连接有第四连铰杆,所述第四连铰杆的下端铰接有模具安装座,所述组合冲压部分包括定位框板,所述定位框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铰接端架,所述铰接端架的中心转动连接有冲压气缸,所述冲压气缸的下端转动连接有配合限位架,斜向冲压部分的结构设置,用于模具安装座的限位处理,组合冲压部分进行倾斜冲压处理,且冲压气缸设有两个,能够进行间歇性的连续冲压处理工作。
[0009]具体的,所述传导机构包括防护板和承载伸缩板,所述承载伸缩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传导机构还包括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带动承载伸缩板伸缩连接,所述承载伸缩板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中心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凸轮片,所述转动杆背离凸轮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齿盘。
[0010]具体的,所述防护定位部件包括保护顶架和侧立防护架,所述保护顶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侧立防护架,所述侧立防护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主板,所述保护顶架的侧端固定连接有传导连辊,且传导连辊能够进行转动。
[0011]具体的,所述配合限位架与模具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板与承载伸缩板固定连接,所述冲压气缸通过配合限位架带动模具安装座运动,所述模具安装座通过第四连铰杆进行按压。
[0012]具体的,所述第一连铰杆与保护顶架固定连接,所述凸轮片采用半齿状结构设置,所述主动齿盘通过转动杆带动凸轮片转动连接。
[0013]具体的,原料通过第一输料辊、第二输料辊、第三输料辊传导至冲压生产结构的内部,且在冲压生产结构内部的防护板上传输,所述凸轮片通过与原料的接触,带动原料进行小幅度的上下按压。
[0014]具体的,所述第三连铰杆上固定连接有加强架,所述加强架的侧端铰接有铰接环,所述铰接环的侧端固定连接有连导支架,所述连导支架的侧端固定连接有保护架,所述保护架与模具安装座固定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一,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输料辊、第二输料辊、第三输料辊的转动连接,进行生产原料的传输,且第一输料辊、第二输料辊、第三输料辊采用三角结构设置,能够进行连续的原料传导工作,通过斜向冲压部分的结构设置,斜向冲压部分内部的中心导杆、第一连铰杆、第二连铰杆、第三连铰杆组合进行定位工作,实现第四连铰杆、第四连铰杆、模具安装座的承载,同时模具安装座下端设置模具,模具安装座通过第四连铰杆能够进行转动,配合组合冲压部分进行按压,实现冲压生产工作,减少冲压下落的距离,提高冲压的力度。
[0017]二,本专利技术通过组合冲压部分的结构设置,实现引线框架的翻转式冲压生产,组合冲压部分内部的冲压气缸可进行驱动,实现配合限位架的按压,作用在模具安装座上,实现
模具安装座的冲压生产处理,从而提高边角位置的冲压强度,更有助于进行高效生产工作,同时传导机构内部的主动齿盘能够驱动凸轮片、转动杆进行转动,通过凸轮片能够与原料进行接触,使得原来在传输时,能够间歇性的进行上下活动,提高张紧力度,同时有助于与组合冲压部分进行按压配合,更好的进行定位冲压工作。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主体的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传导连通结构的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冲压生产结构的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冲压处理部件的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冲压机构的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斜向冲压部分的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组合冲压部分的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传导机构的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传导机构的拆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护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翻转功能的引线框架传输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导连通结构(1)和冲压生产结构(2),所述传导连通结构(1)的侧端与冲压生产结构(2)相连通;所述传导连通结构(1)用于原料的传导,且原料通过传导连通结构(1)传输至冲压生产结构(2)的内部;所述冲压生产结构(2)进行原料的冲压成型,且冲压生产结构(2)采用倾斜式冲压结构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翻转功能的引线框架传输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连通结构(1)包括第一输料辊(3)、三角架(4)和支撑立架(5),所述支撑立架(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架(4),所述三角架(4)的一角设有第一输料辊(3),所述第一输料辊(3)的另一角设有第三输料辊(7),第二输料辊(6)设在第一输料辊(3)、第三输料辊(7)之间,且第一输料辊(3)、第二输料辊(6)、第三输料辊(7)与三角架(4)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翻转功能的引线框架传输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生产结构(2)包括冲压处理部件(8)和防护定位部件(9),所述防护定位部件(9)用于冲压处理部件(8)的定位,所述冲压处理部件(8)包括连接冲压机构(10)和传导机构(11),所述连接冲压机构(10)的下端限位连接有传导机构(11),所述连接冲压机构(10)包括斜向冲压部分(12)和组合冲压部分(13),所述斜向冲压部分(12)的下端与组合冲压部分(13)伸缩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翻转功能的引线框架传输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冲压部分(12)包括中心导杆(14)、第一连铰杆(15)和第二连铰杆(16),所述中心导杆(14)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铰杆(15),所述第一连铰杆(15)下端通过第二连铰杆(16)限位连接有第三连铰杆(17),所述第三连铰杆(17)下端通过第四连铰杆(18)限位连接有第四连铰杆(19),所述第四连铰杆(19)的下端铰接有模具安装座(20),所述组合冲压部分(13)包括定位框板(24),所述定位框板(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铰接端架(21),所述铰接端架(21)的中心转动连接有冲压气缸(22),所述冲压气缸(2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配合限位架(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翻转功能的引线框架传输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褚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丰江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