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的膜分离纯化浓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1864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30
一种高效节能的膜分离纯化浓缩装置,包括转动轴,转动轴的下端连接有保持架,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工位架,工位内安装有膜组件固定筒和清理机构,所述膜组件固定筒内设置有滤膜,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分离筒,所述分离筒包括上半筒、下半筒以及膜组件放置区,所述上半筒和下半筒之间设置有密封筒,将膜分离装置设置为上半筒、下半筒以及膜组件固定筒的三部分可拆分设计,配合控制机构与密封筒完成分离筒和膜组件固定筒之间的贴合密封,完成膜分离纯化工作的同时,方便快速将更换滤膜,摆动机构能够带动喷头往复上下摆动,从而对上半筒和下半筒的内壁进行全面的冲刷,提高分离筒清理效率。理效率。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的膜分离纯化浓缩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膜分离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膜分离纯化浓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膜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物理分离技术,是指利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膜使溶剂与溶质或微粒隔断,在膜两侧使水与水中成分或水中各类成分之间的运输推动力形成差异,把部分成分分离出去的方法。与传统过滤器不同之处是,膜可以在离子或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不需发生相的变化和添加助剂,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低、操作条件温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很多领域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耗的分离工艺过程。
[0003]现有的,例如公开号为CN217367506U的中国专利,《一种用于乳酸脱色除杂纯化的膜分离浓缩装置》,其包括增压泵、支撑架、液压机、连接套、抽吸泵、超滤膜等,其利用借助增压泵的作用,提高介质流动效果,最后抽吸泵辅助固定罩内部的浓缩介质穿过超滤膜,即达到超滤目的。
[0004]综上所述,上述装置能解决乳酸除杂纯化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首先超滤膜本身为多微孔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处理液体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大分子溶质会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淀,使膜孔变小或堵塞,导致膜的透水量或分离能力下降,即发生了膜堵塞,此时需要对其进行清理或者更换,上述装置超滤膜安装在连接套的内部,连接套与固定罩一体成型,其更换超滤膜时,需拆卸安装连接套,更换滤膜过程操作繁琐;其次是每次使用一段实际,或者更换滤膜时为避免对设备内造成污染,都应对设备内部进行清理,而该装置就没有设置用于清理设备内部的结构,因此在针对如何高效更换滤膜,以及对设备进行清理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更换滤膜更加便捷,膜分离装置清理更加方便,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膜分离纯化浓缩装置。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的膜分离纯化浓缩装置(主题名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效节能的膜分离纯化浓缩装置,包括转动轴,转动轴的下端连接有保持架,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工位架,所述工位架内设置有三个工位,其中两个工位内安装有膜组件固定筒,所述膜组件固定筒内设置有滤膜,另一工位内安装有清理机构,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分离筒,所述分离筒包括上半筒和下半筒以及上半筒和下半筒中间的用来放置所述膜组件固定筒的膜组件放置区,所述分离筒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分离筒的侧安装架,所述上半筒和所述下半筒靠近膜组件放置区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膜组件固定筒与分离筒进行密封的密封筒。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半筒和下半筒靠近膜组件放置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腔,所述密封筒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密封腔内,所述密封筒与密封腔之间设置有外充气密封圈,所
述密封筒与膜组件固定筒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内充气密封圈,所述密封筒与密封腔相对的一侧以及密封筒与膜组件固定筒相对的一侧均位置为阶梯型迷宫密封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筒的筒壁内部设置有气管,且所述外充气密封圈和内充气密封圈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气管的一端伸出密封腔外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侧安装架上还设置有控制上下两个密封腔移动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板、导向杆和控制气缸,所述控制板固定连接在密封筒的外侧,且所述控制板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固定设置在侧安装架上,且所述控制板通过导向孔滑动安装在导向杆上,所述控制板和所述侧安装架之间还连接有控制气缸。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筒的内侧还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工位架上与安装板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安装板和定位块上均开设有螺钉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固定架,进水管、分水管、喷头和摆动机构,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工位架内,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定位口,所述喷头转动连接在定位口内,位于所述固定架内部的进水管部分通过卡箍固定在固定架的侧壁上,所述进水管上联通连接有若干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头联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转动盘、限位块、触发块和复位弹簧,所述驱动电机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转动盘设置有上下两个,两个所述转动盘固定连接在驱动轴上,所述固定架侧内侧壁上且位于转动盘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转动盘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触发块,同时所述喷头上固定连接有与触发块相对应的触发板,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喷头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
[001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膜分离装置设置为上半筒、下半筒以及膜组件固定筒的三部分可拆分设计,配合控制机构与密封筒完成分离筒和膜组件固定筒之间的贴合密封,在完成膜分离纯化工作的同时,还能快速将滤膜取出,且两个膜组件固定筒的设置,使得更换滤膜时,可以提前准备好新的滤膜,提高更换滤膜的效率。
[0016]2.本专利技术摆动机构中的转动盘转动时,能够带动清理机构中的若干喷头往复上下摆动,从而对上半筒和下半筒的内壁进行全面的冲刷,提高分离筒的清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分离筒和膜组件固定筒结构剖视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分离筒、侧安装架和控制机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工位架、膜组件固定筒和清理机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清理机构和工位架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清理机构部分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清理机构部分结构剖视图;
[0025]图9是本专利技术分水管、喷头以及摆动机构部分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6]图10是膜分离纯化浓缩工艺流程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转动轴;2、保持架;3、工位架;4、膜组件固定筒;401、滤膜;5、清理机构;501、固定架;502、定位口;503、喷头;504、进水管;505、分水管;506、摆动机构;5061、驱动电机;5062、驱动轴;5063、转动盘;5064、限位块;5065、触发块;5066、复位弹簧;5067、触发板;6、分离筒;601、上半筒;602、下半筒;603、膜组件放置区;604、密封筒;6041、外充气密封圈;6042、内充气密封圈;6043、气管;605、密封腔;7、控制机构;701、控制板;702、导向杆;703、控制气缸;704、安装板;705、定位块;8、侧安装架;
[0028]9、一号板式换热器;10、一号循环罐;11、二号循环罐;12、加热器;13、冷却器;14、膜装置;15、净化液接收罐;16、盘管换热器;17、二号板式换热器;18、进料泵;19、冷却循环泵;20、加热循环泵;21、膜分离循环泵;22、换热循环泵;23、净化液出料泵;24、浓缩液出料泵。
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的膜分离纯化浓缩装置,包括转动轴(1),转动轴(1)的下端连接有保持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上固定连接有工位架(3),所述工位架(3)内设置有三个工位,其中两个工位内安装有膜组件固定筒(4),所述膜组件固定筒(4)内设置有滤膜(401),另一工位内安装有清理机构(5);所述转动轴(1)的一侧设置有分离筒(6),所述分离筒(6)包括上半筒(601)、下半筒(602)以及上半筒(601)和下半筒(602)中间用来放置所述膜组件固定筒(4)的膜组件放置区(603),所述分离筒(6)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分离筒(6)的侧安装架(8),所述上半筒(601)和所述下半筒(602)靠近膜组件放置区(60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膜组件固定筒(4)与分离筒(6)进行密封的密封筒(6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膜分离纯化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筒(601)和下半筒(602)靠近膜组件放置区(6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腔(605),所述密封筒(604)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密封腔(605)内,所述密封筒(604)与密封腔(605)之间设置有外充气密封圈(6041),所述密封筒(604)与膜组件固定筒(4)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内充气密封圈(6042),所述密封筒(604)与密封腔(605)相对的一侧以及密封筒(604)与膜组件固定筒(4)相对的一侧均位置为阶梯型迷宫密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膜分离纯化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筒(604)的筒壁内部设置有气管(6043),且所述外充气密封圈(6041)和内充气密封圈(6042)通过气管(6043)连接,所述气管(6043)的一端伸出密封腔(605)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膜分离纯化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安装架(8)上还设置有控制上下两个密封腔(605)移动的控制机构(7),所述控制机构(7)包括控制板(701)、导向杆(702)和控制气缸(703),所述控制板(701)固定连接在密封筒(604)的外侧,且所述控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琪陈艾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寅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