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市政道路交通的智能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184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道路交通的智能导流装置,涉及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指示牌主体,所述指示牌主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配重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主支撑柱,所述主支撑柱的外壁上开设有接收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固框架来限制水桶的移动路线,使得水桶能够从主支撑柱上移动至加固框架的端头处,利用三个端头处的水桶来获得更大的支撑范围,以此来提升整个支撑装置的稳定性,并且水桶底部的限位条受到了活动挡板的限位,使得滑块只能够处在第一容纳空腔的两端,以此可以进一步提升水桶的稳定性,即使整个装置处在强风的环境下也可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进行使用。境下也可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进行使用。境下也可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交通的智能导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市政道路交通的智能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导流装置是市政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一种,用于指挥交通和导流车辆,包括但不限于信号灯、交通标志、路面标线、护栏、隔离栅、照明设备、视线诱导标、防眩设施等。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215265100U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交通的智能导流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轮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延伸至底板外侧的定位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盒,所述支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延伸至支架上方的升降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升降件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升降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指示机构。此装置具备便于使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道路交通的临时智能导流装置通常包括支撑架和指示板,指示板的高度固定连接,不能进行调节,不方便过往车辆看到,且支撑架不便于移动定位,导致智能导流装置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0004]但现有技术中,道路交通导流装置主要有支撑架和指示板组成,在实际使用时一般需要将其部署到道路中央,此位置相较于交通指示灯的位置,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而道路中央较为空旷,且指示板的体积又比较大,因此当周围环境存在大风时,导流装置就有可能会被强风吹倒。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道路交通导流装置主要有支撑架和指示板组成,在实际使用时一般需要将其部署到道路中央,此位置相较于交通指示灯的位置,缺乏有效地保护措施,而道路中央较为空旷,且指示板的体积又比较大,因此当周围环境存在大风时,导流装置就有可能会被强风吹倒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交通的智能导流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市政道路交通的智能导流装置,包括指示牌主体,所述指示牌主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配重装置;
[0007]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主支撑柱,所述主支撑柱的外壁上开设有接收凹槽,所述接收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纳空腔,所述主支撑柱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接收凹槽插接在容纳空腔的内部;
[0008]所述配重装置包括多个水桶,所述水桶的顶部有注水口,所述水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条,所述水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杆插接在限位孔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水桶活动连接在接收凹槽的内部,所述对接块的一侧插接在容纳空
腔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主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底板,所述承载底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固框架。
[0011]优选的,所述加固框架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加固框架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
[0012]优选的,所述加固框架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容纳槽。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挡板。
[0014]优选的,所述活动挡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倾斜支撑板,所述倾斜支撑板的一端搭接在第二容纳槽与第一容纳槽的交接处。
[0015]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底部通过限位条滑动连接在第一容纳槽的内壁上,所述滑块的两端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壁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7]1、本技术中,通过加固框架来限制水桶的移动路线,使得水桶能够从主支撑柱上移动至加固框架的端头处,利用三个端头处的水桶来获得更大的支撑范围,以此来提升整个支撑装置的稳定性,并且水桶底部的限位条受到了活动挡板的限位,使得滑块只能够处在第一容纳空腔的两端,以此可以进一步提升水桶的稳定性,即使整个装置处在强风的环境下也可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进行使用。
[0018]2、本技术中,水桶通过对接块与接收凹槽相连接,此时的水桶被活动板下的限位杆限制在了主支撑柱内,以方便平时的搬运和转移,而滑块内置在了加固框架的内部,配合上限位条的使用可以保证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其获得更大的抗风性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市政道路交通的智能导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市政道路交通的智能导流装置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市政道路交通的智能导流装置的配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市政道路交通的智能导流装置的加固框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市政道路交通的智能导流装置的配重装置与加固框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例说明:
[0025]1、指示牌主体;2、支撑装置;3、配重装置;
[0026]21、主支撑柱;22、承载底板;23、加固框架;24、限位通孔;25、滑槽;26、接收凹槽;27、容纳空腔;28、活动板;29、限位杆;210、第一容纳槽;211、第二容纳槽;212、支撑弹簧;213、活动挡板;214、倾斜支撑板;
[0027]31、水桶;32、对接块;33、限位孔;34、滑块;35、限位条;36、注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0]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市政道路交通的智能导流装置,包括指示牌主体1,指示牌主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配重装置3,支撑装置2包括主支撑柱21,主支撑柱21的外壁上开设有接收凹槽26,接收凹槽26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纳空腔27,主支撑柱2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活动板28,活动板2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9,限位杆29贯穿接收凹槽26插接在容纳空腔27的内部,主支撑柱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底板22,承载底板2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固框架23。
[0031]下面具体说一下本实施例的具体设置和作用:承载底板22位于整个装置的最底部,用来支撑起配重装置3和指示牌主体1,自身通过对角设置的加固框架23来获得更高的结构强度,其中指示牌主体1活动安装在了主支撑柱21上,主支撑柱21则安装在加固框架23的中心处,避免出现重心偏移的情况,而配重装置3则安装在主支撑柱21的内部,正常状态下的配重装置3会处在接收凹槽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市政道路交通的智能导流装置,包括指示牌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牌主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配重装置(3);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主支撑柱(21),所述主支撑柱(21)的外壁上开设有接收凹槽(26),所述接收凹槽(26)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纳空腔(27),所述主支撑柱(2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活动板(28),所述活动板(2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9),所述限位杆(29)贯穿接收凹槽(26)插接在容纳空腔(27)的内部;所述配重装置(3)包括多个水桶(31),所述水桶(31)的顶部有注水口(36),所述水桶(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34),所述滑块(3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条(35),所述水桶(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对接块(32),所述对接块(32)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33),所述限位杆(29)插接在限位孔(33)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交通的智能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桶(31)活动连接在接收凹槽(26)的内部,所述对接块(32)的一侧插接在容纳空腔(27)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交通的智能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柱(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奕名孟晓彤曹敏浩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鹿通交通安全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