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立体优势运移路径分析方法、装置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
,具体涉及一种油气立体优势运移路径分析方法、装置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流体矿产,其最大特征就是具有运移性。油气自生成以后就开始了运移过程,并且该过程贯穿了油气成藏的各个环节,是油气生命的纽带。因此,运移在整个油气的演变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因为其过程的复杂性,如动力学和运动学等,一直是油气地质理论研究和勘探实践中最薄弱的环节。
[0003]盆地模拟技术是石油地质定量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油气运移研究的主要手段,其主要的模拟方法有三种:流线模拟法、三维达西流和侵入逾渗。流线模拟法是基于二维构造面的模拟方法,在模拟时只考虑浮力,理论精度较低,但其运算效率高,在构造简单地区适用性较强;三维达西流是基于三维地质体的模拟方法,在模拟时考虑了浮力、毛细管力、地层压力和粘滞力,理论精度较高,但由于模型过于复杂实用性较差;侵入逾渗法也是基于三维地质的模拟方法,在模拟时主要考虑了浮力和毛细管力,理论精度较高,但受地质模型影响较大而实用性较差。
[0004]综上,三维模拟方法如三维达西流和侵入逾渗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对油气在立体空间运移路径的准确预测,但要在低勘探区如少井无井区建立起高精度的三维地质模型是不现实的,而流线模拟法又无法实现油气在立体空间中运移路径的预测,因此,急需一种兼顾平面和立体算法优势的油气运移路径分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立体优势运移路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立体优势运移路径分析方法包括:通过分析烃源岩地层铲状、中间面构造形态以及洼陷边缘砂体展布,确定油气在烃源岩地层内部的优势运移方向;在确定的优势运移方向上,根据油气运移方向与通源断层铲状之间的相对关系,确定油气运移的“源
‑
断”转换方式;基于确定的“源
‑
断”转换方式,通过分析通源断层的空间铲状,在断层面上确定通源断层的优势输导段;在通源断层优势输导段内,根据通源断层与中
‑
浅层储层地层铲状的组合样式,确定油气运移的“断
‑
储”转换方式;基于确定的“断
‑
储”转换方式,根据中
‑
浅层储盖组合和储层顶面构造趋势,在中
‑
浅层储层地层面上确定中
‑
浅层油气的主运移路径和最终汇聚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立体优势运移路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气在烃源岩内部的优势运移方向的确定方法:基于油气从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原理,确定烃源岩地层上倾角度和比例大、砂体发育的方向以及在烃源岩中间面上汇流面积大的构造脊为油气的优势运移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油气立体优势运移路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洼陷边缘砂体展布的分析方法:结合已钻井揭示岩性和地震属性,通过沉积学分析,预测得到砂体展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立体优势运移路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各地层面的获取方法:在井
‑
震标定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通过区域解释各地层面对应的地震同相轴得到相应地层面的空间构造趋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立体优势运移路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断层面的获取方法:通过解释三维地震数据的同相轴错断面获取。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立体优势运移路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烃源岩或储层地层铲状包括地层的倾向和倾角;通源断层的空间铲状包括断层的断距、走向、倾向、倾角和断面形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奇,刘志峰,徐建永,黄胜兵,郭刚,柯岭,胡艳飞,王升兰,陈凯,赵凯,耿名杨,陈少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