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电芯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44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2
一种液冷电芯模组,属于储能电池冷却相关技术领域,包括由电芯组成的电芯组、液冷板以及侧板。液冷板包括有前端部件以及冷却管组,前端部件上设置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冷却管组为单向流通管组,冷却管组与电芯组的侧面接触,冷却管组与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对接;前端部件装配于电芯组的端部,侧板装配于电芯组的侧部,前端部件与侧板连接并形成有无端板式电芯组固定框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液冷板以及侧板结构进行改制,从侧面实现对电芯大面积的液冷,提高了冷却效率,实现了模组层级高效液冷;以前端部件以及尾端部件替代端板对电芯组进行固定,相比于传统结构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端板结构件的应用,达到了低成本的目的。达到了低成本的目的。达到了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电芯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池冷却相关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液冷电芯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芯技术飞速发展,但为了提高续航能力,需要把不同数量的电芯通过串并联的方式连接形成电芯模组。而电芯模组在充放电时会导致电芯温升过高,影响电芯本身的使用寿命以及性能。另外,由于电芯模组是由多个电芯组成,因此在电芯模组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在电芯组(多个电芯排布组成电芯组)的两端加端板、两侧加侧板的方式进行固定,或者在电芯组的外围采用钢带捆绑的方式进行固定,无论是上述哪种电芯固定方式,都会造成电池成本的增加。因此电芯模组需要向低成本、高效散热的方向发展,才能使产品发挥出最好的应用价值。
[0003]在现有技术中,对电芯实现冷却效果最佳的为液冷。液冷方式通常在PACK箱的底部通过增加液冷板(液冷板由型材拼焊或者钣金钎焊制作而成)以达到电芯的冷却降温目的。在这种方式中,液冷板与电芯底部接触,其接触面较小,不能实现对电芯的高效冷却。
[0004]另外,在现有模组端板固定方案中也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第一、通过前后端板挤压电芯,周围用钢带固定(在采用钢带固定时,可以不使用侧板)使多个电芯固定成组,端板前期制样需要机加工,后期需要开模,整体开发费用较高;第二、通过钣金方案,即电芯组的前后增加钣金端板、两侧增加钣金侧板(设置了侧板后,不需要使用钢带固定),端板以及侧板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使多个电芯固定成组,这种方案所用金属件较多,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电池的制造成本,并且板之间需要焊接,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
[0005]综上所述,如何解决传统液冷方式对电芯底部冷却所存在的电芯冷却效果较差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电芯模组,包括由电芯组成的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包括有端面以及侧面,所述侧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端面的面积。
[0008]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冷电芯模组中,其还包括液冷板以及侧板;
[0009]所述液冷板包括有前端部件以及冷却管组,所述前端部件上设置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冷却管组为单向流通管组,所述冷却管组与所述电芯组的侧面接触、用于冷量的释放,所述冷却管组与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出液口对接、用于液冷介质的单向流动;
[0010]所述前端部件装配于所述电芯组的端部,所述侧板装配于所述电芯组的侧部,所述前端部件与所述侧板连接并形成有无端板式电芯组固定框架。
[0011]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冷电芯模组中,所述液冷板还包括有尾端部件,所述尾端部件与所述冷却管组连接、用于液冷介质的单向转弯流动。
[0012]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冷电芯模组中,所述前端部件以及所述尾端部件卡装在所述电芯组的两端、用于对所述电芯组的两端卡紧固定;所述侧板与所述前端部件以及所述尾端部件连接并卡装在所述电芯组的两侧、用于对所述电芯组的两侧卡紧固定。
[0013]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冷电芯模组中,所述侧板包括有侧板主板、设置于所述侧板主板两端的侧板折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侧板折板边缘的侧板连板,所述侧板主板为平板并与所述电芯组的外侧面平行设置,所述侧板折板为平板并与所述电芯组的端面平行设置,所述侧板连板为平板并与所述侧板主板平行设置,于所述侧板连板上设置有连板孔;所述前端部件的两侧为用于与所述侧板连板相抵的前端部件平面,于所述前端部件平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板孔对应的前端部件连接螺杆;所述尾端部件的两侧为用于与所述侧板连板相抵的尾端部件平面,于所述尾端部件平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板孔对应的尾端部件连接螺杆。
[0014]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冷电芯模组中,于所述侧板主板上开设有散热孔。
[0015]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冷电芯模组中,于所述电芯组的上侧面设置有线束隔离板。
[0016]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冷电芯模组中,所述冷却管组包括有送液管以及出液管,所述送液管以及所述出液管均为扁平式矩形管,所述送液管与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尾端部件连接,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出液口以及所述尾端部件连接。
[0017]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冷电芯模组中,所述电芯组包括有至少两排电芯,所述冷却管组设置于两排电芯之间。
[0018]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冷电芯模组中,所述送液管的两侧边均设置有绝缘条,由两条所述绝缘条形成限定空间,于所述限定空间内设置有导热结构胶,所述送液管通过所述导热结构胶与电芯组形成导热连接结构;所述出液管的两侧边均设置有绝缘条,由两条所述绝缘条形成限定空间,于所述限定空间内设置有导热结构胶,所述出液管通过所述导热结构胶与电芯组形成导热连接结构。
[0019]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冷电芯模组中,所述侧板为钣金弯折构件;于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吊装结构。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由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电芯模组,包括由电芯组成的电芯组,电芯组包括有端面以及侧面,侧面的面积大于端面的面积。本专利技术还特别设置了液冷板以及侧板,其中,液冷板包括有前端部件以及冷却管组,前端部件上设置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冷却管组为单向流通管组,冷却管组与电芯组的侧面接触、用于冷量的释放,冷却管组与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对接、用于液冷介质的单向流动;前端部件装配于电芯组的端部,侧板装配于电芯组的侧部,前端部件与侧板连接并形成有无端板式电芯组固定框架。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1、通过对液冷板以及侧板结构进行改制,从侧面实现对电芯大面积的液冷,提高了冷却效率,实现了模组层级高效液冷;2、以前端部件以及尾端部件替代端板对电芯组进行固定,相比于传统结构而言,本专利技术减少了端板结构件的应用,达到了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液冷电芯模组的爆炸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芯组中电芯的排布示意图。
[0026]在图1至图3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0027]电芯1、侧板2、前端部件3、进液口4、出液口5、尾端部件6、前端部件连接螺杆7、散热孔8、绝缘片9、送液管10、出液管11、绝缘条12、线束隔离板13、吊装结构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示例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专利技术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专利技术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电芯模组,包括由电芯组成的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包括有端面以及侧面,所述侧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端面的面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冷板以及侧板;所述液冷板包括有前端部件以及冷却管组,所述前端部件上设置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冷却管组为单向流通管组,所述冷却管组与所述电芯组的侧面接触、用于冷量的释放,所述冷却管组与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出液口对接、用于液冷介质的单向流动;所述前端部件装配于所述电芯组的端部,所述侧板装配于所述电芯组的侧部,所述前端部件与所述侧板连接并形成有无端板式电芯组固定框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还包括有尾端部件,所述尾端部件与所述冷却管组连接、用于液冷介质的单向转弯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部件以及所述尾端部件卡装在所述电芯组的两端、用于对所述电芯组的两端卡紧固定;所述侧板与所述前端部件以及所述尾端部件连接并卡装在所述电芯组的两侧、用于对所述电芯组的两侧卡紧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有侧板主板、设置于所述侧板主板两端的侧板折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侧板折板边缘的侧板连板,所述侧板主板为平板并与所述电芯组的外侧面平行设置,所述侧板折板为平板并与所述电芯组的端面平行设置,所述侧板连板为平板并与所述侧板主板平行设置,于所述侧板连板上设置有连板孔;所述前端部件的两侧为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林朱威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