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30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涉及水生植物移植技术领域,包括下沉筒和上滑筒,下沉筒为上下开口的筒体结构,且侧壁形成有滑动夹缝,滑动夹缝顶端开口,底端封闭;下沉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可开合底板;上滑筒为上下开口的筒体结构,上滑筒滑动连接在滑动夹缝内,上滑筒底沿与可开合底板连接,且能够通过上滑筒的上下运动实现可开合底板的打开和关闭;上滑筒的顶沿固定有浮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移植海草的容器适用于附带底泥进行移植海草的操作,能够实现运输和养殖两种情况下体积的切换,运输时上滑筒收回,缩小体积,养殖时,上滑筒伸出,扩大体积,同时能够实现对海草的摘取、运输、移植和养殖等一系列的辅助配合操作,功能性和实用性更强。性更强。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生植物移植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

技术介绍

[0002]海草是一种海洋高等植物,不仅可以提供强大的初级生产力,而且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大面积的海草形成的海草床与珊瑚礁和红树林并称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海草床不仅能够稳定地质、净化水体、储存蓝碳(封存15%海洋有机碳),而且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场、产卵场、索饵场。目前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自然环境的改变,已经导致近三分之一的海草床生态系统退化消失,目前,海草床的修复方法主要有种子播种栽培法和成体移植法。种子播种栽培法由于海草种子较小较轻,固定难度大,容易被海水冲刷等问题,在自然生境修复中应用较少。
[0003]目前,成体移植法应用比较广泛,成体移植法是利用海草可以利用根茎进行无性繁殖的特点,按照科学的种植密度从天然海草床中选取健康的供体植株,利用装置和技术将其移植到修复区域,经过科学的养护和管理形成斑块草床,从而达到修复的方法。
[0004]移植法对植株又分为两种处理方法:1、根状茎法:对带有根茎的植株绑定在载体上,然后投放到修复区域。2、连带着底泥一起移植的草皮法和草块法。
[0005]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1297633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海草移植装置,属于一种简易的可以将海草附带底泥一起采集并进行移植的装置,虽然结构简单,可以重复使用,但是其只是起到一个转运箱的作用,在移植操作的便捷性和移植效果上没有过多的辅助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海草移植及养殖的效果,简易的移植容器已经很难满足相应的培养需求,且在使用的方便性上也存在缺陷。
[0006]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移植、养殖效果好的移植海草的容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包括:
[0010]下沉筒,所述下沉筒为上下开口的筒体结构,且侧壁形成有滑动夹缝,所述滑动夹缝顶端开口,底端封闭;所述下沉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可开合底板;
[0011]上滑筒,所述上滑筒为上下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上滑筒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夹缝内,所述上滑筒底沿与所述可开合底板连接,且能够通过所述上滑筒的上下运动实现所述可开合底板的打开和关闭;所述上滑筒的顶沿固定有浮漂。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底板开合,且能够实现空间扩张的移植海草的容器,通过底板的开合控制,能够实现海草的便捷摘取和快速放置,而且通过上滑筒的配合控制,当上滑筒降至最低时底板关闭可以将海草移植运输,缩小容器体积,当
上滑筒升至最高时底板打开,可以将海草带底泥进行种植,并扩增海草养殖空间,更有利于海草的生长,当海草扎根稳定后将容器移走,整体结构简单,且使用高效,能够通过上滑筒的伸缩控制,配合底板的开合,实现对海草的摘取、运输、移植和养殖等一系列的辅助配合操作,功能性和实用性更强。
[0013]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中,所述下沉筒由内筒板和外筒板组成,所述内筒板和所述外筒板底端径向固定形成所述滑动夹缝,所述外筒板的底沿超过所述内筒板的底沿形成外插框。
[0014]由内筒板和外筒板配合组装,方便滑动夹缝的形成,外插框结构的设计一方面可以便于向泥沙中插入容器,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容器之间的罗叠,便于运输。
[0015]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中,所述外插框能够插接在所述上滑筒的顶沿。
[0016]通过外插框的插接配合,能够实现多层容器之间的罗叠,方便运输。
[001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中,所述内筒板一组相对的两侧壁开设有竖向的第一滑槽,所述内筒板另一组相对的两侧壁底端开设有横向的第二滑槽;所述可开合底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可开合底板对称布置在所述内筒板内部,所述可开合底板一侧边沿通过铰接架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可开合底板的另一侧边沿的两端通过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铰接架与所述上滑筒底沿连接。
[0018]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开设,可以利用竖向和横向滑槽的限制,使得可开合底板完成由竖向和横向之间的切换运动,进而实现开合的控制,结构简单,且驱动方便、可靠。
[001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中,当所述上滑筒升至最高位时,所述可开合底板的板面与其相对的所述内筒板的板面之间形成启动角度。
[0020]通过设置启动角度使得上滑筒在下压时能够方便可开合底板进行运动,防止由于可开合底板贴近内筒板的板面,形成卡滞死角,无法实现滑动控制。
[0021]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中,所述内筒板和所述外筒板的板面上开设有第一镂空孔。
[0022]通过设置第一镂空孔可以便于排出滑动夹缝中的泥沙,便于清理,可以循环进行利用;同时也可以促进养殖状态下的水流动,有利于海草生长,也防止容器受水流冲击力较大,无法实现更好的抓地效果。
[0023]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中,所述下沉筒的外侧壁铰接有握把,当所述上滑筒降至最低位时,所述上滑筒的外侧壁具有与所述握把对应的卡扣,所述握把能够转动与所述卡扣卡接固定。
[0024]上滑筒收回时,主要是为了实现转运,因此,通过握把和卡扣实现下沉筒和上滑筒的锁紧,能够更有利于容器转运时的稳定效果,防止容器稳定性不足。
[0025]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中,所述上滑筒顶沿嵌设有网盖,所述网盖通过销钉与所述上滑筒插接固定,所述网盖顶面固定有握梁。
[0026]通过设置网盖可以对容器内部养殖的海草实现更好的保护,同时,对于一些不需要摘取的海草,可以通过打开网盖直接将带有底泥的海草放入容器,然后进行移植。
[002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中,所述浮漂能够提供适应所述上滑筒和所
述网盖总重力的浮力。
[0028]浮漂能够使得上滑筒和网盖在水中时上浮,为海草养殖提供更大的空间,且能够同时起到保护海草的作用。
[002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中,所述上滑筒的侧壁开设有第二镂空孔。
[0030]第二镂空孔的开设与第一镂空孔的开设原理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0031]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植海草的容器适用于附带底泥进行移植海草的操作,不仅仅着眼于海草的移植,同时能够实现对海草的摘取、运输、移植和养殖等一系列的辅助配合操作,功能性和实用性更强。
[003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植海草的容器能够实现运输和养殖两种情况下体积的切换,运输时上滑筒收回,缩小体积,养殖时,上滑筒伸出,扩大体积,能够同时适应运输和养殖的功能需求。
[0034]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植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沉筒(1),所述下沉筒(1)为上下开口的筒体结构,且侧壁形成有滑动夹缝(11),所述滑动夹缝(11)顶端开口,底端封闭;所述下沉筒(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可开合底板(3);上滑筒(2),所述上滑筒(2)为上下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上滑筒(2)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夹缝(11)内,所述上滑筒(2)底沿与所述可开合底板(3)连接,且能够通过所述上滑筒(2)的上下运动实现所述可开合底板(3)的打开和关闭;所述上滑筒(2)的顶沿固定有浮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筒(1)由内筒板(12)和外筒板(13)组成,所述内筒板(12)和所述外筒板(13)底端径向固定形成所述滑动夹缝(11),所述外筒板(13)的底沿超过所述内筒板(12)的底沿形成外插框(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插框(14)能够插接在所述上滑筒(2)的顶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植海草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板(12)一组相对的两侧壁开设有竖向的第一滑槽(121),所述内筒板(12)另一组相对的两侧壁底端开设有横向的第二滑槽(122);所述可开合底板(3)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可开合底板(3)对称布置在所述内筒板(12)内部,所述可开合底板(3)一侧边沿通过铰接架(31)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顺鑫高继庆张信泽陈丽竹刘财礼孙春晓田秀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