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特性校验用的一转三切换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CT校验
,具体为一种CT特性校验用的一转三切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不能直接承受大电流,而电力系统中一般流过很大的电流,所以当前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输入的电流是通过电流互感器(简称CT)将系统的大电流转换而来的小电流,因此,CT特性在继电保护系统中至关重要,它关系着保护装置能否正确动作。不同特性的CT应用在不同的回路中,如果用错,可能导致继电保护装置拒动或误动,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因此CT特性校验工作尤为重要。
[0003]目前CT特性校验所用的CT试验仪每次只能接入一相CT,完成A相校验时,需人工将接线改接至B相,完成B相检验时,需人工将接线改接至C相,如此反复的工作不仅费时费力,尤其对于10kV CT特性校验,CT的一次侧接线要绕过一排开关柜,在停电开关柜的后面接入;CT的二次侧接线在停电开关柜的前面,受CT二次侧线缆长度影响,将CT特性试验仪放在停电开关柜的前面,每次换线时工作人员要绕过许多开关柜,耗时比较长,并且工作人员要钻入开关柜的最底层进行换线,极易发生磕碰情况。
[0004]所以如何更为便利的实现对CT特性的校验,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CT特性的校验的便利性,本专利技术特此提供一种CT特性校验用的一转三切换系统,包括:测试仪、开关柜、切换装置;
[0006]开关柜内设有CT室,CT室内设有电流互感器;
[0007]切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特性校验用的一转三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仪、开关柜、切换装置;开关柜内设有CT室,CT室内设有电流互感器;切换装置输入端与测试仪相连接,切换装置输出端通过一转三切换电路与电流互感器相连接;测试仪,用于测得电流互感器变比、极性、励磁数据和误差数据,并绘制励磁曲线和误差曲线;一转三切换电路将一组进线转为三组出线,切换装置将该组进线在同一时刻仅与三组出线任一组对应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特性校验用的一转三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一转三切换电路包括光耦隔离模块、单触点小容量继电器控制模块和多触点大容量继电器模块;光耦隔离模块包括光耦U1、光耦U2和光耦U3;光耦U1第一引脚、光耦U2第一引脚和光耦U3第一引脚与插接排J1连接;光耦U1第二引脚与二极管D1阴极连接,二极管D1阳极与电阻R1第一端连接,电阻R1第二端与电源端VCC连接;光耦U1第二引脚与光耦U2第二引脚、光耦U3第二引脚连接并接地;光耦U1第三引脚与光耦U2第三引脚、光耦U3第三引脚连接并接地;光耦U1第四引脚与电阻R2第一端、电阻R3第一端连接;电阻R2第二端与电源端VCC连接,电阻R3第二端与三极管Q1基极连接;光耦U2第四引脚与电阻R5第一端、电阻R6第一端连接;电阻R5第二端与电源端VCC连接,电阻R6第二端与三极管Q2基极连接;光耦U3第四引脚与电阻R8第一端、电阻R9第一端连接;电阻R5第二端与电源端VCC连接,电阻R9第二端与三极管Q3基极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与三极管Q2发射极、三极管Q3发射极连接,并与电源端VCC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特性校验用的一转三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单触点小容量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RL1、继电器RL2和继电器RL3;继电器RL1线圈第一端与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并与二极管D3阴极、电阻R4第一端连接;电阻R4第二端与二极管D2阳极连接,二极管D2阴极与二极管D3阳极连接,并接地;继电器RL2线圈第一端与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并与二极管D5阴极、电阻R7第一端连接;电阻R7第二端与二极管D4阳极连接,二极管D4阴极与二极管D5阳极连接,并接地;继电器RL3线圈第一端与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并与二极管D7阴极、电阻R10第一端连接;电阻R10第二端与二极管D6阳极连接,二极管D6阴极与二极管D7阳极连接,并接地;继电器RL1控制端与插接排J2连接,继电器RL2控制端与插接排J3连接,继电器RL3控制端与插接排J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T特性校验用的一转三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多触点大容量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RL4、继电器RL5和继电器RL6;
继电器RL4第一端与继电器RL1控制端连接,继电器RL5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强,杜丽娜,王晓东,邢秋月,王旭亮,计海明,白旭,董兴华,何蕊,刘薇,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