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透气褶皱休闲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24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舒适透气褶皱休闲面料,采用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编织的经线为双股纱线,包括一根中心粗纱和一根外部螺旋外凸的细纱,细纱在粗纱上的螺距大于3个纬线间距;经线上细纱相对粗纱的螺旋方向分为左旋和右旋,纬向上经线按照左旋经线和右旋经线的间隔方式排列;编织的纬线采用加捻纱,包括加捻弹性纱和加捻非弹性纱,其中加捻弹性纱和加捻非弹性纱间隔排列。经线与纬线编织时,纬线与细纱外表相接触的位置形成面料高的部位,纬线与粗纱外表相接触的位置形成面料低的部位,这样就在面料表面形成高低起伏褶皱,编织的纬线包括加捻弹性纱,编织后,随着纬线的收缩,会使得面料沿纬向上收缩形成褶皱。面料沿纬向上收缩形成褶皱。面料沿纬向上收缩形成褶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舒适透气褶皱休闲面料


[0001]本技术属于一种面料,尤其是涉及一种舒适透气褶皱休闲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服装的穿着舒适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比如面料的透气性,同时面料的图案、形状也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
[0003]常规面料多是平面型,虽然面料自身具有透气性,但是一旦皮肤有汗液排出,面料纤维会吸湿并容易贴附在皮肤表面,使得面料与皮肤之间没有间隙,给皮肤增加强烈的接触感,面料吸湿之后,会排挤空气,使得面料的透气性下降,此时还会容易滋生细菌。
[0004]褶皱是一种经典的立体纺织结构,褶皱面料的表面为凹凸起伏状,使得面料表面带来褶皱文理独特的效果,符合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和流行性的要求。
[0005]面料的褶皱分为织造褶皱和后道整理褶皱,但是不管是哪种方式,面料的褶皱都比较规律,都属于连续重复结构,褶皱缺少自然变化感。
[0006]还有褶皱面料多是外表面带褶皱,内表面为平整状,这样就丧失了褶皱与皮肤之间产生的间隙带来的透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舒适透气褶皱休闲面料,编织的经线采用外表具有螺旋外凸的结构,编织的经线具有左旋和右旋两种螺旋方向,两种螺旋方向的经线间隔设置,编织的纬线采用弹性和非弹性两种结构,弹性纬线和非弹性纬线间隔设置,纬线的弹性伸缩能产生褶皱,经线的螺旋外凸与纬线编织时也会在面料表面产生褶皱,径向和纬向的褶皱结合,使得面料表面的褶皱比较体现自然变化感;弹性的伸缩和螺旋外凸的结合,使得褶皱淡化变化的规律性。
[0008]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舒适透气褶皱休闲面料,采用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编织的经线为双股纱线,包括一根中心粗纱和一根外部螺旋外凸的细纱,细纱在粗纱上的螺距大于3个纬线间距;经线上细纱相对粗纱的螺旋方向分为左旋和右旋,纬向上经线按照左旋经线和右旋经线的间隔方式排列;编织的纬线采用加捻纱,包括加捻弹性纱和加捻非弹性纱,其中加捻弹性纱和加捻非弹性纱间隔排列。
[0009]经线采用一粗纱外螺旋一细纱的双股纱线结构,细纱的外径小于粗纱的外径,这样经线的外表具有螺旋外凸结构,在径向上该螺旋外凸表现为高低起伏结构,与纬线编织时,纬线与细纱外表相接触的位置形成面料高的部位,纬线与粗纱外表相接触的位置形成面料低的部位,这样就在面料表面形成高低起伏状;编织的纬线包括加捻弹性纱,编织后,随着纬线的收缩,会使得面料沿纬向上收缩,径向和纬向的褶皱结合,使得面料表面的褶皱比较体现自然变化感;经线的细纱呈左旋或右旋,编织时纬线的接触点不同,产生的收缩也不同,同时,弹性的伸缩和螺旋外凸的结合,使得褶皱淡化变化的规律性;左旋和右旋的排列可以是一左旋一右旋,或者是两左旋两右旋;面料产生褶皱后,面料与皮肤之间在褶皱处
产生隔离间隙,减少面料与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了皮肤表面的空气流通,使得皮肤表面的舒适感提高,同时也相当于提高了面料的透气性。
[0010]作为优选,加捻弹性纱和加捻非弹性纱以1对1的间隔方式排列;或者加捻弹性纱和加捻非弹性纱以2对3 的间隔方式排列。
[0011]作为优选,加捻弹性纱和加捻非弹性纱的捻度相等、捻向相反,加捻弹性纱采用Z向加捻,加捻非弹性纱采用S向加捻。
[0012]作为优选,加捻弹性纱采用包芯纱结构,纱芯为涤纶丝,外部为丝绵纤维。
[0013]作为优选,编织的经线中,细纱的外径为粗纱的1/3

1/2。
[0014]作为优选,经线中的粗纱为丝绵纤维纱,细纱为锦纶纤维纱。锦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同时也有较好的光泽效果。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经线采用一粗纱外螺旋一细纱的双股纱线结构,细纱的外径小于粗纱的外径,这样经线的外表具有螺旋外凸结构,在径向上该螺旋外凸表现为高低起伏结构,与纬线编织时,纬线与细纱外表相接触的位置形成面料高的部位,纬线与粗纱外表相接触的位置形成面料低的部位,这样就在面料表面形成高低起伏状;
[0016]2、编织的纬线包括加捻弹性纱,编织后,随着纬线的收缩,会使得面料沿纬向上收缩;
[0017]3、径向和纬向的褶皱结合,使得面料表面的褶皱比较体现自然变化感,同时,弹性的伸缩和螺旋外凸的结合,使得褶皱淡化变化的规律性;
[0018]4、面料产生褶皱后,面料与皮肤之间在褶皱处产生隔离间隙,减少面料与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了皮肤表面的空气流通,使得皮肤表面的舒适感提高,同时也相当于提高了面料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种纬线与经线的细纱相接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一种纬线与经线的粗纱相接的示意图;
[0022]图中:1、经线,2、纬线,3、加捻弹性纱,4、加捻非弹性纱,5、纱芯,6、粗纱,7、细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所示,一种舒适透气褶皱休闲面料,采用经线1和纬线2编织而成,经线为双股纱线,纬线采用加捻纱。
[0026]编织的经线包括一根中心粗纱6和一根外部螺旋外凸的细纱7,细纱在粗纱上的螺距大于3个纬线间距,本实施例中,细纱的外径为粗纱的1/2,粗纱为丝绵纤维纱,细纱为锦纶纤维纱。经线上细纱相对粗纱的螺旋方向分为左旋和右旋,纬向上经线按照一左旋经线和一右旋经线的间隔方式排列。相邻经线之间的间隔大于纬线的尺寸,经线与纬线之间形成空隙。
[0027]编织的纬线包括加捻弹性纱3和加捻非弹性纱4,其中加捻弹性纱和加捻非弹性纱
间隔排列。加捻弹性纱和加捻非弹性纱以1对1的间隔方式排列;或者加捻弹性纱和加捻非弹性纱以2对3 的间隔方式排列。本实施例中,加捻弹性纱和加捻非弹性纱以1对1的间隔方式排列。加捻弹性纱和加捻非弹性纱的捻度相等、捻向相反,加捻弹性纱采用Z向加捻,加捻非弹性纱采用S向加捻。加捻弹性纱采用包芯纱结构,纱,5为涤纶丝,外部为丝绵纤维。
[0028]纬线与经线编织时,纬线与经线的外表相接触,比如纬线会与经线的粗纱表面相接触如图3所示,纬线会与经线的细纱表面相接触如图2所示,纬线与经线不同外表相接触,纬线的高度不同,使得面料表面形成高低起伏的褶皱,而且接触的位置多变,因此褶皱比较自然。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舒适透气褶皱休闲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编织的经线为双股纱线,包括一根中心粗纱和一根外部螺旋外凸的细纱,细纱在粗纱上的螺距大于3个纬线间距;经线上细纱相对粗纱的螺旋方向分为左旋和右旋,纬向上经线按照左旋经线和右旋经线的间隔方式排列;编织的纬线采用加捻纱,包括加捻弹性纱和加捻非弹性纱,其中加捻弹性纱和加捻非弹性纱间隔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透气褶皱休闲面料,其特征在于,加捻弹性纱和加捻非弹性纱以1对1的间隔方式排列;或者加捻弹性纱和加捻非弹性纱以2对3 的间隔方式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寿伟领李亚军潘咸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均益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