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站天线及其指标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1137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站天线及其指标调节方法,基站天线包括天线阵列、反射板、多个功分网络和N个移相器;所述天线阵列设置在所述反射板的正面,所述移相器设置在所述反射板的背面;所述天线阵列包括N行子阵列,所述子阵列包括M个等间距排列的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单元具有馈电巴伦;所述移相器中设置有移相网络,所述移相网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基站天线的馈电端口,所述移相网络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功分网络的输入端,所述功分网络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馈电巴伦的输入端;所述功分网络的接地端与所述馈电巴伦的接地端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各零部件的模块化,简化装配工序,减少电缆的使用。减少电缆的使用。减少电缆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站天线及其指标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器件
,尤其是一种基站天线及其指标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通信系统对工作频段越来越多,通信天线的复杂度也在不断增加,对通信天线的性能和装配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基站天线通常采用大量的电缆,导致物料成本较高,且装配成本和工艺要求也随之增加,也与当前绿色环保的治理理念相违背。
[0003]业界一直渴望尽可能改进现有的基站天线设计形式,能够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少电缆使用,简化装配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站天线及其指标调节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天线,包括天线阵列、反射板、多个功分网络和N个移相器;所述天线阵列设置在所述反射板的正面,所述移相器设置在所述反射板的背面;所述天线阵列包括N行子阵列,所述子阵列包括M个等间距排列的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单元具有馈电巴伦;所述移相器中设置有移相网络,所述移相网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基站天线的馈电端口,所述移相网络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功分网络的输入端,所述功分网络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馈电巴伦的输入端;所述功分网络的接地端与所述馈电巴伦的接地端电性连接。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阵列还包括功分板,所述功分板设置在所述反射板的正面,所述辐射单元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上,所述功分网络设置于所述功分板上。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分网络设置于所述移相器中,且与所述移相网络集成设计,所述辐射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移相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或者强耦合电磁连接。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相器包括两个嵌套的腔体,每个所述腔体分别对应一个极化,所述腔体的一侧封闭,另一侧开口;所述腔体内部设置有PCB板,所述移相网络设置在所述PCB板上。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天线还包括去耦结构,所述去耦结构设置在所述反射板正面,且位于相邻的辐射单元之间或相邻的子阵列之间。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去耦结构为离散型隔离板,离散型隔离板的形状为栅形、弧形、锯齿形或电磁带隙结构。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天线还包括天线罩、支架和端盖,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反射板的两侧,所述天线罩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反射板的两端,且与所述天线罩适配连接。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天线还包括传动装置和转接结构,所述传动装置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端盖上,另一端连接所述转接结构的一端,所述转接结构的另一端连接N个所述移相器,所述传动装置通过转接结构连接所述多个移相器,拖动所述多个移相器实现辐射角度变化。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天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端盖上的电缆组件接头,所述电缆组件接头包括N个射频接头,N个所述射频接头一一对应的电性连接N个所述移相网络的输入端。
[0014]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天线的指标调节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天线,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基站天线的隔离度指标;通过调节离散型隔离板的尺寸、缝隙、各子阵列中相邻辐射单元的间距的其中至少一种对所述基站天线的隔离度进行调节,以达到所述隔离度指标。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天线阵列、反射板、功分网络和移相器进行模块化分布和合理的设置,实现各零部件的模块化,简化装配工序,减少电缆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一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的结构图;图3是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的剖视图;图4是一实施例提供的去耦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去耦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去耦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是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的背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不定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基站天线,实现各零部件的模块化,简化装配工序,减少电缆的使用。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天线,所述基站天线包括天线阵列100、反射板200、多个功分网络300和N个移相器400;所述天线阵列100设置在所述反射板200的正面,所述移相器400设置在所述反射板200的背面;
所述天线阵列100包括N行子阵列110,所述子阵列110包括M个等间距排列的辐射单元111,所述辐射单元111具有馈电巴伦120;所述移相器400中设置有移相网络,所述移相网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基站天线的馈电端口,所述移相网络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功分网络300的输入端,所述功分网络30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馈电巴伦120的输入端;所述功分网络300的接地端与所述馈电巴伦120的接地端电性连接。
[0022]需要说明的是,M、N均为正整数,N个所述移相器400与N行所述子阵列110一一对应,功分网络300和辐射单元111的数量均为M*N个,对于一个移相器400,所述移相网络的多个输出端与多个所述功分网络300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功分网络300的M个输出端与所述子阵列110中的M个馈电巴伦120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
[0023]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将天线阵列100、反射板200、功分网络300和移相器400进行模块化分布和合理的设置,实现各零部件的模块化,简化装配工序,减少电缆的使用。
[002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子阵列110还包括功分板112,所述功分板112设置在所述反射板200的正面,所述辐射单元111设置在所述反射板200上,所述功分网络300设置于所述功分板112上。
[0025]其中,所述反射板200由印制板PCB加工而成或者由塑料电镀而成,以实现轻量化。
[002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功分网络300设置于所述移相器400中,且与所述移相网络集成设计,所述辐射单元111的输入端与所述移相器40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或者强耦合电磁连接。
[0027]所述功分网络300亦可以集成设计到移相器400中,实现天线正面简化;所述辐射单元111的输入端直接与移相器40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阵列、反射板、多个功分网络和N个移相器;所述天线阵列设置在所述反射板的正面,所述移相器设置在所述反射板的背面;所述天线阵列包括N行子阵列,所述子阵列包括M个等间距排列的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单元具有馈电巴伦;所述移相器中设置有移相网络,所述移相网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基站天线的馈电端口,所述移相网络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功分网络的输入端,所述功分网络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馈电巴伦的输入端;所述功分网络的接地端与所述馈电巴伦的接地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阵列还包括功分板,所述功分板设置在所述反射板的正面,所述辐射单元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上,所述功分网络设置于所述功分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分网络设置于所述移相器中,且与所述移相网络集成设计,所述辐射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移相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或者强耦合电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包括两个嵌套的腔体,每个所述腔体分别对应一个极化,所述腔体的一侧封闭,另一侧开口;所述腔体内部设置有PCB板,所述移相网络设置在所述PCB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天线还包括去耦结构,所述去耦结构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卫强李传奇杨华高其金章玉涛叶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盛路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