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胺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氯乙烯人造革包括:聚氯乙烯发泡层、聚氯乙烯致密层和表面涂层。其中,聚氯乙烯发泡层中的组分包括:聚氯乙烯树脂、第一增塑剂、第一助剂、第一稳定剂、发泡剂、第一阻燃剂;聚氯乙烯致密层中的组分包括:聚氯乙烯树脂、第二增塑剂、第二助剂、第二稳定剂、第二阻燃剂、高氯酸钠耐胺剂;表面涂层中的组分包括:聚碳酸酯树脂、固化剂、消泡剂、流平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聚氯乙烯人造革,经过PV3944胺变色试验,delta a*≤2.0。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选用的增塑剂、热稳定剂、发泡剂、填充剂、高氯酸钠耐胺剂、表面处理剂等为原料均为绿色环保型原材料,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影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胺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造革
,具体涉及一种耐胺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的需求量也飞速增长,伴随着汽车产量的增长,汽车内饰材料也在飞速发展。消费者在购车时不仅仅只是看重汽车功能性、安全性、外部造型等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内饰耐久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近来在内饰材料的应用领域,逐渐向科技感、舒适性、精细化、功能性发展,同时对内饰材料的耐胺性提出新的要求。
[0003]目前,具有耐胺功能的人造革,主要是通过在人造革配方中添加耐胺剂来实现耐胺防变色的作用,其使用的耐胺剂往往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高氯酸钠耐胺剂,具有耐胺性能强且持久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胺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聚氯乙烯人造革具有优良的耐胺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氯乙烯人造革,所述聚氯乙烯人造革包括:
[0007]聚氯乙烯发泡层、聚氯乙烯致密层和表面涂层;所述聚氯乙烯致密层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所述表面涂层的一侧贴合;
[0008]其中,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中的组分包括:聚氯乙烯树脂、第一增塑剂、第一助剂、第一稳定剂、发泡剂、第一阻燃剂;
[0009]所述聚氯乙烯致密层中的组分包括:聚氯乙烯树脂、第二增塑剂、第二助剂、第二稳定剂、第二阻燃剂、高氯酸钠耐胺剂;
[0010]所述表面涂层中的组分包括:聚碳酸酯树脂、固化剂、消泡剂、流平剂。
[0011]进一步地,所述聚氯乙烯人造革还包括:织物层,所述织物层的一侧与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远离所述聚氯乙烯致密层的一侧贴合。
[0012]进一步地,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中,所述第一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911酯中的任意一种;和/或
[0013]所述第一助剂包括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活性碳酸钙中的任意一种;和/或
[0014]所述第一稳定剂包括液体钙锌、液体钡锌、液体环氧锌中的任意一种;和/或
[0015]所述发泡剂包括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任意一种;和/或
[0016]所述第一阻燃剂包括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中的任意一种。
[0017]进一步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
[0018][0019]进一步地,所述聚氯乙烯致密层中,所述第二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911酯中的任意一种;和/或
[0020]所述第二助剂包括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活性碳酸钙中的任意一种;和/或
[0021]所述第二稳定剂包括液体钙锌、液体钡锌、液体环氧锌中的任意一种;和/或
[0022]第二阻燃剂包括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中的任意一种。
[0023]进一步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聚氯乙烯致密层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
[0024][0025][0026]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涂层中,所述固化剂包括聚碳化二亚胺、异氰酸酯、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和/或
[0027]消泡剂包括有机硅类、聚醚类、聚醚改性类中的任意一种;和/或
[0028]流平剂包括丙烯酸类、有机硅类、氟碳化合物类中的任意一种。
[0029]进一步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表面涂层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
[0030][0031]进一步地,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中还包括色料;和/或
[0032]所述聚氯乙烯致密层中还包括色料。
[003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聚氯乙烯人造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
[0034]以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所述第一增塑剂、所述第一助剂、所述第一稳定剂、所述发泡剂、所述第一阻燃剂为原料制成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取织物,将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的一侧贴合于所述织物;
[0035]以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所述第二增塑剂、所述第二助剂、所述第二稳定剂、所述第二阻燃剂、高氯酸钠耐胺剂为原料制成所述聚氯乙烯致密层,将所述聚氯乙烯致密层的一侧贴合在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远离所述织物的一侧;
[0036]将所述聚碳酸酯树脂、所述固化剂、所述消泡剂、所述流平剂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涂覆在所述聚氯乙烯致密层远离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的一侧,并烘干,得到半成品;
[0037]将所述半成品加热发泡,冷却后得到所述聚氯乙烯人造革。
[003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氯乙烯人造革,所述聚氯乙烯人造革包括:聚氯乙烯发泡层、聚氯乙烯致密层和表面涂层;所述聚氯乙烯致密层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所述表面涂层的一侧贴合;其中,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中的组分包括:聚氯乙烯树脂、第一增塑剂、第一助剂、第一稳定剂、发泡剂、第一阻燃剂;所述聚氯乙烯致密层中的组分包括:聚氯乙烯树脂、第二增塑剂、第二助剂、第二稳定剂、第二阻燃剂、高氯酸钠耐胺剂;所述表面涂层中的组分包括:聚碳酸酯树脂、固化剂、消泡剂、流平剂。
[0040]本专利技术中的聚氯乙烯人造革,经过PV3944胺变色试验,delta a*≤2.0,可满足国内主流合资品牌及自主品牌主机厂的胺变色要求。同时,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增塑剂、热稳定剂、发泡剂、填充剂、表面处理剂、耐胺剂等为原料均为绿色环保型原材料,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氯乙烯人造革,所述聚氯乙烯人造革包括:
[0043]聚氯乙烯发泡层、聚氯乙烯致密层和表面涂层;所述聚氯乙烯致密层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所述表面涂层的一侧贴合;其中,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中的组分包括:聚氯乙烯树脂、第一增塑剂、第一助剂、第一稳定剂、发泡剂、第一阻燃剂;所述聚氯乙烯致密层中的组分包括:聚氯乙烯树脂、第二增塑剂、第二助剂、第二稳定剂、第二阻燃剂、高氯酸钠耐胺剂;所述表面涂层中的组分包括:聚碳酸酯树脂、固化剂、消泡剂、流平剂。
[004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聚氯乙烯人造革还包括:织物层,所述织物层的一侧与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远离所述聚氯乙烯致密层的一侧贴合。
[0045]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聚氯乙烯人造革,所述聚氯乙烯人造革包括:织物层、聚氯乙烯发泡层、聚氯乙烯致密层和表面涂层,所述四层结构依次贴合得到所述聚氯乙烯人造革。本专利技术中的聚氯乙烯人造革,经过PV3944胺变色试验,delta a*≤2.0,可满足国内主流合资品牌及自主品牌主机厂的胺变色要求。同时,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增塑剂、热稳定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氯乙烯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人造革包括:聚氯乙烯发泡层、聚氯乙烯致密层和表面涂层;所述聚氯乙烯致密层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所述表面涂层的一侧贴合;其中,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中的组分包括:聚氯乙烯树脂、第一增塑剂、第一助剂、第一稳定剂、发泡剂、第一阻燃剂;所述聚氯乙烯致密层中的组分包括:聚氯乙烯树脂、第二增塑剂、第二助剂、第二稳定剂、第二阻燃剂、高氯酸钠耐胺剂;所述表面涂层中的组分包括:聚碳酸酯树脂、固化剂、消泡剂、流平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人造革还包括:织物层,所述织物层的一侧与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远离所述聚氯乙烯致密层的一侧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911酯中的任意一种;和/或所述第一助剂包括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活性碳酸钙中的任意一种;和/或所述第一稳定剂包括液体钙锌、液体钡锌、液体环氧锌中的任意一种;和/或所述发泡剂包括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任意一种;和/或所述第一阻燃剂包括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发泡层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911酯中的任意一种;和/或所述第二助剂包括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活性碳酸钙中的任意一种;和/或所述第二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卓,赵海英,李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