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条形基础下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090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条形基础下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解决了常规的处理方法存在施工成本高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继续向下开挖0.5米深;满铺30厘米厚的灰土,在基础轮廓线内摊铺级配碎石,摊铺高度为50厘米,级配碎石的摊铺要向基础轮廓线外延伸30厘米;配备相应吨数的压路机,对第三步形成的级配碎石层进行压实处理,使级配碎石层和第二步的3:7灰土层,没入其下的软弱土层中,并将级配碎石层压实;对完成的基底,进行静载实验,若静载实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已达到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施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施工成本低,施工工期短的特点,实现了对条形基础下的软弱地基的有效处理。的软弱地基的有效处理。的软弱地基的有效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条形基础下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条形基础,特别涉及一种对条形基础下的软弱地基进行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条形基础是指长度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建筑物的基础形式,一般为田字型的框架基础结构形式;构建条形基础,需要先挖掘基坑,在压实的坑底,构建混凝土的田字型框架的条形基础结构;但有一些条形基础的基坑,或未开挖至基底标高时,地基下土层为湿度过大的湿陷性粉质黏土,或开挖至基底标高时,已有明显出水状况,由于卸去了上方土层的压力,此处的基底土层会变得更加松散软弱,针对这种情况,现有技术是对基底采用CFG桩或灰土挤密桩进行加固处理的,但这种常规的处理方法存在施工成本高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条形基础下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解决了常规的处理方法存在施工成本高和施工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一种条形基础下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当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之前已出现明显的出水状况,或开挖至基底标高后,通过钎探,结果显示基底标高往下3米的土层仍为湿陷性粉质黏土时,采用以下处理方法:第一步、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继续向下开挖0.5米深;第二步、在基底标高0.5米以下的开挖的新基底上,满铺30厘米厚的灰土,该灰土比例为:灰:土=3:7;然后,使用压路机对满铺有3:7灰土的新基底进行静压,使新基底平整;第三步、在平整的新基底上放线,放出条形基础的轮廓线;在基础轮廓线内摊铺级配碎石,摊铺高度为50厘米,级配碎石的摊铺要向基础轮廓线外延伸30厘米;第四步、根据地基设计承载力要求,配备相应吨数的压路机,对第三步形成的级配碎石层进行压实处理,压实应当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在此过程中,使级配碎石层和第二步的3:7灰土层,没入其下的软弱土层中,并将级配碎石层压实;第五步、测量压实的级配碎石层完成面的标高,并与基底标高对比,将高出部分的碎石清理至基底标高位置处,对于低于基底标高部分,采用3:7灰土进行填充并压实,使其达到基底标高;第六步、对完成的基底,进行静载实验,若静载实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已达到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施作;若静载实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未达到设计要求,在完成的基底上,重新放出条形基础轮廓线,重复第三步到第六步的步骤,如此循环,直至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为止,然后,进行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施作。
[0005] 所述的级配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 40毫米,含泥量不得大于 5%,碎石中的针片
状碎石的含量不超过 20%;所述的3:7灰土中的灰为硝石灰,硝石灰的最大粒径不大于 5毫米;所述的3:7灰土中的土为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的最大粒径不大于 15毫米。
[0006]本专利技术具有施工成本低,施工工期短的特点,实现了对条形基础下的软弱地基的有效处理。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利用本专利技术构建的条形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08]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条形基础下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当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之前已出现明显的出水状况,或开挖至基底标高后,通过钎探,结果显示基底标高往下3米的土层仍为湿陷性粉质黏土时,采用以下处理方法:第一步、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继续向下开挖0.5米深;第二步、在基底标高0.5米以下的开挖的新基底上,满铺30厘米厚的灰土,该灰土比例为:灰:土=3:7;然后,使用压路机对满铺有3:7灰土的新基底进行静压,使新基底平整;第三步、在平整的新基底上放线,放出条形基础的轮廓线;在基础轮廓线内摊铺级配碎石,摊铺高度为50厘米,级配碎石的摊铺要向基础轮廓线外延伸30厘米,级配碎石为2

4规格的级配碎石;第四步、根据地基设计承载力要求,配备相应吨数的压路机,对第三步形成的级配碎石层进行压实处理,压实应当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在此过程中,使级配碎石层和第二步的3:7灰土层,没入其下的软弱土层中,并将级配碎石层压实;第五步、测量压实的级配碎石层完成面的标高,并与基底标高对比,将高出部分的碎石清理至基底标高位置处,对于低于基底标高部分,采用3:7灰土进行填充并压实,使其达到基底标高;第六步、对完成的基底,进行静载实验,若静载实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已达到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施作;若静载实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未达到设计要求,在完成的基底上,重新放出条形基础轮廓线,重复第三步到第六步的步骤,如此循环,直至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为止,然后,进行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施作。
[0009] 所述的级配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 40毫米,含泥量不得大于 5%,碎石中的针片状碎石的含量不超过 20%;所述的3:7灰土中的灰为硝石灰,硝石灰的最大粒径不大于 5毫米;所述的3:7灰土中的土为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的最大粒径不大于 15毫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条形基础下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当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之前已出现明显的出水状况,或开挖至基底标高后,通过钎探,结果显示基底标高往下3米的土层仍为湿陷性粉质黏土时,采用以下处理方法:第一步、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继续向下开挖0.5米深;第二步、在基底标高0.5米以下的开挖的新基底上,满铺30厘米厚的灰土,该灰土比例为:灰:土=3:7;然后,使用压路机对满铺有3:7灰土的新基底进行静压,使新基底平整;第三步、在平整的新基底上放线,放出条形基础的轮廓线;在基础轮廓线内摊铺级配碎石,摊铺高度为50厘米,级配碎石的摊铺要向基础轮廓线外延伸30厘米;第四步、根据地基设计承载力要求,配备相应吨数的压路机,对第三步形成的级配碎石层进行压实处理,压实应当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在此过程中,使级配碎石层和第二步的3:7灰土层,没入其下的软弱土层中,并将级配碎石层压实;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明光成晓峰王波郭慧峰董婷婷沈妍宋健李路苏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