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抱杆组塔施工智能交互式现场监控系统,包括多种类的传感监测系统;互联互通的数据交换体系;多层次的预警模式;多模式的分析预警体系;动力人工现场操纵与远程操纵的结合;人工干预与智能干预结合的施工控制系统。克服了在传统的组塔施工过程中,基本上只通过人工的施工经验判断各受力构件受力及姿态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监测整个施工设备的受力状态,及时提供危险报警,协助人工进行紧急控制从而可以大大减少施工人员数量,减少施工人员风险性,有效防止组塔工程事故的发生,提高组塔的安全性。提高组塔的安全性。提高组塔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抱杆组塔施工智能交互式现场监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铁塔组塔监控系统
,具体为一种抱杆组塔施工智能交互式现场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输电线路铁塔组塔施工是一个力学状态复杂的桁架组装过程,施工的安全性是该施工工艺的基础要求,在现阶段的组塔施工过程中,采用施工经验进行输电线线路的铁塔施工,各受力构件受力及姿态完全靠人工目测和施工经验判断,组塔过程中的风险难以发现并及时处理,这大大增加了组塔施工的风险性登问题;为解决上诉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构思并设计了一种组塔施工智能交互式现场监控系统,它包括多种类的传感监测系统;互联互通的数据交换体系;多层次的预警模式;多模式的分析预警体系;动力人工现场操纵与远程操纵的结合;人工干预与智能干预结合的施工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配备智能化绞磨机,利用远程监控控制系统,可以监测整个施工设备的受力状态,及时发出危险报警信号,提醒人工进行紧急制动,减少施工事故,保障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有效防止组塔工程事故的发生,提高组塔过程的安全性。
[0003]现有相关技术抱杆组塔施工智能交互式现场监控系统缺点和不足:
[0004]根据对比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实时监测拉力与倾角的内悬浮内拉线组塔系统,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0453970A中的监测系统仅能监测组塔过程中拉线受力及抱杆倾角,虽然结构简单,适用性强,但却无法覆盖监测整个施工过程中各受力构件受力及姿态,同时该系统并没有配备动力控制系统,无法在监测到数值超出所设预警值时,控制动力通断。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抱杆组塔施工智能交互式现场监控系统,具备多种类的的传感监测系统,组成了一个跟施工过程紧密相连的的感知体系,可以准确地监测整个施工过程中各受力构件受力及姿态,同时配备具有离合器控制模块的绞磨机,当系统监测到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工况时,可通过无线远程控制从机的继电器动作,进而控制绞磨机的动力通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抱杆组塔施工智能交互式现场监控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构思并设计了该组塔监控系统,它具备多种类的传感监测系统;互联互通的数据交换体系;多层次的预警模式;多模式的分析预警体系;动力人工现场操纵与远程操纵的结合;人工干预与智能干预结合的施工控制系统。
[0007]优选的,所述多种类的传感监测系统包括力拉压传感器组、拉倾一体化传感器组、倾角传感器组、角度传感器组、风速传感器组,所述拉压传感器,用于监测绞磨机拉力、抱杆摇臂两边吊重以及三棱锥辅助抱杆的拉力值;所述拉倾一体化传感器,用于监测4条主抱杆拉线的拉力值和倾角值;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监测抱杆摇臂两边摆角;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监测主抱杆偏斜角度;所述风速传感器,用于监测风力风向。
[0008]优选的,所述互联互通的数据交换体系包括基础系统和高级系统;所述基础系统包括主控模块、测控子模块和系统主控台,各模块通过无线通讯系统进行组网;所述高级系统包括主控模块、测控子模块、系统主控台、控制终端、云系统接口模块、云数据库及分析系统;所述多层次的预警模式有三个层次,包括单个检测点的受力预警判断、特定施工阶段的组合受力预警判断、基于整体施工风险预警判断;所述多模式的分析预警体系可进行单构件的受力计算、关联施工构件组合计算、所有关联元素的组合计算。
[0009]优选的,所述动力人工现场操纵与远程操纵的结合,包括绞磨机,所述绞磨机包括输入离合器控制模块、拉力监测模块、无线监测模块,可实现绞磨机的独立监测、预警和远程操纵。
[0010]优选的,所述人工干预与智能干预结合的施工控制系统配备现场操纵手柄及紧急动力通断开关,可人工远程控制施工动力机具的通断;同时系统本身可根据预警信号和超限信号的阶段进行蜂鸣报警和自动关断动力;所述预警信号出现后,优先由人工进行判断,对相应的施工情况进行处置;所述超限信号出现后,优先由机器进行判断,通无线远程控制从机的继电器动作,进而控制关断绞磨机的动力。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克服了在传统的组塔施工过程中,基本上只通过人工的施工经验判断各受力构件受力及姿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监测整个施工设备的受力状态,及时提供危险报警,协助人工进行紧急控制从而可以大大减少施工人员数量,减少施工人员风险性,有效防止组塔工程事故的发生,提高组塔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塔施工各监测传感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塔施工三棱锥辅助抱杆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产品系统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主控台示意图;
[0017]图中:a、主抱杆偏斜监测点;b、吊重超载监测点;c、摇臂摆幅监测点;d、抱杆拉线拉力和角度监测点;e、三棱锥辅助抱杆拉力监测点;f、动力绞磨负载监测点;g、风速监测点。
[0018]1、上拉线;2、起吊绳;3、攀升式双摇臂抱杆;4、下拉线;5、塔材吊件;6、三棱锥辅助抱杆;7、已组塔身;8、牵引绳;9、转向滑车;10、绞磨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
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抱杆组塔施工智能交互式现场监控系统;
[0023]包括多种类的传感监测系统;互联互通的数据交换体系;多层次的预警模式;多模式的分析预警体系;动力人工现场操纵与远程操纵的结合;人工干预与智能干预结合的施工控制系统。
[0024]进一步,所述多种类的传感监测系统包括拉压传感器组、拉倾一体化传感器组、倾角传感器组、角度传感器组、风速传感器组,所述拉压传感器,用于监测绞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抱杆组塔施工智能交互式现场监控系统,包括多种类的传感监测系统;互联互通的数据交换体系;多层次的预警模式;多模式的分析预警体系;动力人工现场操纵与远程操纵的结合;人工干预与智能干预结合的施工控制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抱杆组塔施工智能交互式现场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类的传感监测系统包括拉压传感器组、拉倾一体化传感器组、倾角传感器组、角度传感器组、风速传感器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抱杆组塔施工智能交互式现场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压传感器,用于监测绞磨机拉力、抱杆摇臂两边吊重以及三棱锥辅助抱杆的拉力值;所述拉倾一体化传感器,用于监测4条主抱杆拉线的拉力值和倾角值;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监测抱杆摇臂两边摆角;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监测主抱杆偏斜角度;所述风速传感器,用于监测风力风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抱杆组塔施工智能交互式现场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互通的数据交换体系包括基础系统和高级系统;所述基础系统包括主控模块、测控子模块和系统主控台,各模块通过无线通讯系统进行组网;所述高级系统包括主控模块、测控子模块、系统主控台、控制终端、云系统接口模块、云数据库及分析系统;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嵌入式单片机、12寸迪文触摸屏、报警器、指示灯控制口、外设控制端口、通讯模块;所述报警器包括低和高频两种报警器,报警信号触发低频报警器,超限信号触发高频报警器;所述指示灯控制口包括60个点报警灯,每路模拟量有两种状态灯,报警一路,超限一路;所述外设控制端口包括10路控制端口,每个端口对应不同子模块,由操作手柄给出高低平信号,控制对应字模块继电器;所述通讯模块包括232接口、与上位机通讯,程序下载及通讯接口、无线通讯模块、WIFI通讯模块、4G通讯模块,各无线通讯模式可以通过硬件开关切换实现;所述测控子模块包括嵌入式单片机、输入端、输出端、液晶屏、通讯模块;所述输入端包括3路模拟信号、1路数字量;所述输出端包括1路开关量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王罡,易建山,张明勋,龚东昌,周丹,洛桑达娃,安宁,王涵,吕勇,陈忠,熊中刚,赵宏旺,郭艳军,赵庆斌,陈顺,罗刚,尹俊强,次仁尼玛,蔡锦云,李源周,李慧娴,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常熟市安得电力机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