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红豆杉苗木繁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扦插法种植红豆杉,选取树龄为5年以上、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红豆杉母株,进行采穗,选择早上九点前或下午四点后进行扦插作业;在扦插前用生物菌剂稀释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红豆杉苗木繁育
,具体为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1994年红豆杉被我国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红豆杉的国家称为“国宝”,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符其实的“植物大熊猫”。因为红豆杉的树皮有抗癌物质—紫杉醇,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极高的经济价值,国家支持在适当范围大力营造红豆杉林,然而红豆杉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缓慢,再生能力差;
[0003]在已公开的方法中,扦插育苗是该苗木繁育的基础,其共同特点是将插穗直接扦插在苗床基质上进行培育,生长一年后,春秋二季出裸根苗移栽。上述方法对挽救红豆杉物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红豆杉的大量繁育效果上却不够理想;
[0004]现有红豆杉繁育方法存在以下不足:扦插苗根系一直在基质或自然条件土壤中生长,无法充分接触空气,根系发育不平衡、长短不均、根冠不正的现象极为普遍,影响到移植苗的质量,移栽后缓苗期时间长,长势弱;
[0005]因此提出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具备以下等优点,解决了上述提出的问题。
[0008]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采用扦插法种植红豆杉,选取树龄为5年以上、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红豆杉母株,进行采穗,选择晴好天气的早上九点前或下午四点后进行扦插作业;
[0011]2)在扦插前用生物菌剂稀释80
‑
110倍液进行伤口愈合处理3h
‑
5h;
[0012]3)选取苗圃并进行耕深,结合深耕撒施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然后静置10
‑
30h后整理平整待用,然后铺上15cm
‑
20cm的滤水土层,随后在滤水土层上方覆盖6cm
‑
10cm厚的疏松黄心土;
[0013]4)接着在整理好的扦插地上覆盖营养土;
[0014]5)在扦插前给扦插床充分喷水,使苗床湿润,插穗直接插入土壤中,扦插后喷水,育苗床用薄膜拱罩覆盖,并遮阴;
[0015]6)扦插后未生根前,每过七天使用稀释8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叶面1次;
[0016]7)扦插生根后,幼苗期间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
‑
800倍液于傍晚喷洒,间隔7
‑
14天,防治立枯病和根腐病;
[0017]8)移栽苗木前起苗时,要保护苗木根系、保持根系较完整和不伤苗干、不伤顶芽,并在苗木根部带有包裹其根部的土壤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每株插穗上有3个以上的茎节,剪去下部叶片,摘取的红豆杉枝条为当年新发枝条或上一年新发枝条。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生物菌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生根剂5
‑
8份、枯草芽孢杆菌0.3
‑
1.1份、胶冻样类芽孢杆菌0.2
‑
0.8份和腐殖酸锌0.5
‑
1.4份,腐殖酸锌的含量分别为20
‑
40g/L。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滤水土层由碎砖块、碎石子和蛭石混合制成,所述碎砖块、碎石子和蛭石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碎砖块100
‑
200份,碎石子70
‑
140份和蛭石150
‑
200份。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覆盖营养土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碳酸氢铵50
‑
80份、氯化钾10
‑
30份、硫酸锌5
‑
8份,腐熟的菜籽饼30
‑
50份和沙土150
‑
180份,混合搅拌均匀,再通过40
‑
120目网筛筛出其中细颗粒。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扦插完成后用土适当压实插穗根部,保证土壤与插穗紧密接触。
[0023]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施肥需在9时之前或13时之后进行,同时保持扦插床湿度控制在70
‑
90%。
[0024]优选的,所述步骤八中,在苗木根部包裹土壤后,并在土壤的外部涂抹一层1cm
‑
2cm厚的黏泥土。
[0025]有益效果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7]1、该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通过消毒的方法对土壤进行无公害消毒处理,而且在深耕时进行翻土杀菌,土壤杀菌消毒处理全面,并且通过该装置能够减少农药杀菌消毒的使用,对土壤和空气环境的污染小。
[0028]2、该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通过底层铺设有滤水土层,便于基质排水,防止积水影响根系的生长,同时进行喷药防治,降低苗木发病率,培育出优质壮苗,又能提高苗木的经济价值和苗木移栽后的成活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一:
[0031]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1)采用扦插法种植红豆杉,选取树龄为5年以上、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红豆杉母株,进行采穗,每株插穗上有3个以上的茎节,剪去下部叶片,摘取的红豆杉枝条为当年新发
枝条,选择晴好天气的早上九点前进行扦插作业;
[0033]2)在扦插前用生物菌剂稀释80倍液进行伤口愈合处理3h,生物菌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生根剂5份、枯草芽孢杆菌0.3份、胶冻样类芽孢杆菌0.2份和腐殖酸锌0.5份,腐殖酸锌的含量分别为20g/L;
[0034]3)选取苗圃并进行耕深,结合深耕撒施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然后静置10h后整理平整待用,然后铺上15cm的滤水土层,滤水土层由碎砖块、碎石子和蛭石混合制成,所述碎砖块、碎石子和蛭石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碎砖块100份,碎石子70份和蛭石150份,随后在滤水土层上方覆盖6cm厚的疏松黄心土;
[0035]4)接着在整理好的扦插地上覆盖营养土,覆盖营养土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取碳酸氢铵50份、氯化钾10份、硫酸锌5份,腐熟的菜籽饼30份和沙土150份,混合搅拌均匀,再通过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扦插法种植红豆杉,选取树龄为5年以上、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红豆杉母株,进行采穗,选择晴好天气的早上九点前或下午四点后进行扦插作业;2)在扦插前用生物菌剂稀释80
‑
110倍液进行伤口愈合处理3h
‑
5h;3)选取苗圃并进行耕深,结合深耕撒施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然后静置10
‑
30h后整理平整待用,然后铺上15cm
‑
20cm的滤水土层,随后在滤水土层上方覆盖6cm
‑
10cm厚的疏松黄心土;4)接着在整理好的扦插地上覆盖营养土;5)在扦插前给扦插床充分喷水,使苗床湿润,插穗直接插入土壤中,扦插后喷水,育苗床用薄膜拱罩覆盖,并遮阴;6)扦插后未生根前,每过七天使用稀释8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叶面1次;7)扦插生根后,幼苗期间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
‑
800倍液于傍晚喷洒,间隔7
‑
14天,防治立枯病和根腐病;8)移栽苗木前起苗时,要保护苗木根系、保持根系较完整和不伤苗干、不伤顶芽,并在苗木根部带有包裹其根部的土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每株插穗上有3个以上的茎节,剪去下部叶片,摘取的红豆杉枝条为当年新发枝条或上一年新发枝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生物菌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生根剂5
‑
8份、枯草芽孢杆菌0.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高峰,吴利军,朱福民,牛琼,
申请(专利权)人:陇南隆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