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包括:保温层,内部设有第一腔体,还设有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设有第二腔体;固体蓄热体和蒸发器,设置于第一腔体的内部;耐火保温骨料设于第二腔体内部;换热器,设于保温层的外侧,并通过连接管路与蒸发器连通,且换热器与用户的恒温水池相连通;吸收器,通过连接管路与换热器连通,且与外部水源连通;增压泵,通过连接管路与吸收器连通;过滤器通过连接管路与增压泵连通,且过滤器通过连接管路与吸收器相连通;固体电蓄热体外部设置的保温层,保证了功率较小、数量多、分布广的热水设备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进而使得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能稳定输出恒温热水。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能稳定输出恒温热水。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能稳定输出恒温热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热存储
,尤其涉及一种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经大于以燃煤和燃气火电厂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为使用绿电创造了基础条件。在发电侧和用户侧大量安装工作电压大于10kV,蓄热功率大于1000kW的固体电蓄热炉,按照绿电的发电规律将蓄热设备内的固体电蓄热体加热到500℃~800℃,通过换热器将固体电蓄热体中的高温热转换成热水、蒸汽、热风输出,代替燃煤和燃气锅炉为建筑供暖和为工业生产过程供热,提高了清洁电能的上网率,也减少了燃煤和燃气的消耗。
[0003]而现有的学校、企业等办公楼内电热设备,比如55℃的电热直饮水设备,85℃泡绿茶的热水设备,95℃泡红茶或咖啡的热水设备,还有公共卫生间洗手使用的40℃的热水设备,这些热水设备往往不具备蓄热功能,需要即时加热,这样就将实时消耗白天电网高峰时段的电能。而现有的具有蓄热功能的设备,又难以维持设备内部水蒸气汽化温度的稳定性,输出的热水温度变化大,或者需要用户长时间等待才能接到热水,无法持续输出恒温热水。
[0004]为此,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功率较小、数量多、分布广的热水设备不具备保温性能,消耗大量电网高峰时段电能,并且无法持续输出恒温热水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包括:保温层,内部设有第一腔体,还设有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设有第二腔体;耐火保温骨料,设置于第二腔体的内部;固体电蓄热体和蒸发器,设置于第一腔体内部;换热器,设置于保温层的外侧,并通过连接管路与蒸发器相连通,且换热器与用户的恒温水池相连通;吸收器通过连接管路与换热器相连通,且与外部水源相连通,吸收器的内部设置有吸收液,吸收液为溴化锂的水溶液;增压泵,通过连接管路与吸收器相连通;过滤器,通过连接管路与增压泵相连通,并且过滤器通过连接管路与吸收器相连通;过滤器通过带连通注水泵串连水量调节阀结构的管路与蒸发器相连通。
[0007]可选地,第二腔体为真空腔体。
[0008]可选地,溴化锂的水溶液是溴化锂质量浓度为40%~60%的水溶液。
[0009]可选地,过滤器包括:分水腔,设置于过滤器内部的一侧,并通过连接管路与增压泵、吸收器相连通;逆渗透过滤器,设置于过滤器的内部,且设置于分水腔的侧面;介质水腔体,设置于过滤器内部的另一侧,并通过连接管路与蒸发器相连通,使经过逆渗透过滤器后的介质水经介质水腔体注入蒸发器内部。
[0010]可选地,水量调节阀,设置于过滤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并与介质水腔体相连通;
注水泵,设置于水量调节阀与蒸发器之间,并与蒸发器相连通,并且注水泵与水量调节阀为串连连接。
[0011]可选地,设置于蒸发器与吸收器之间。
[0012]可选地,固体电蓄热体还包括:电阻加热器,设置于固体电蓄热体的内部,并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加热固体电蓄热体。
[0013]可选地,吸收器包括:预热管道,设置于吸收器的内部,使外部水源进入吸收器的内部后能够通过预热管道进行预加热。
[0014]可选地,吸收器通过连接管道与换热器相连通,使吸收器内部经预热管道进行预加热的外部水源能够流至换热器,再经过换热器进入用户的恒温水池。
[0015]可选地,控制器,与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相连接,且控制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工作,并控制固体电蓄热体在外部的电网低谷时段进行蓄热。
[00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通过设置蒸发器、换热器、吸收器为连通结构,使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工作时的水蒸气能够从蒸发器经换热器进入吸收器,并被吸收液吸收,进而达到固体电蓄热恒温热水装置内工作压力的动态平衡,确保了水蒸气汽化温度的稳定性,并且在蒸发器和固体电蓄热体外部设置的保温层,保证了功率较小、数量多、分布广的热水设备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进而使得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输出高效的恒温热水。
附图说明
[0017]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的部件连接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固体电蓄热体;1
‑
2、第二腔体;1
‑
3、耐火保温骨料;2、蒸发器;2
‑
2、分水口;2
‑
3、注水口;2
‑
4、蒸汽输出口;3、换热器;3
‑
1、蒸汽输入口;3
‑
2、预热水输入口;3
‑
3、乏汽输出口;3
‑
4、恒温水输出口;4、吸收器;4
‑
1、乏汽输入口;4
‑
2、回水口;4
‑
3、吸收液输出口;4
‑
4、吸收液回流口;4
‑
5、吸收液;4
‑
6、预热管道入口;4
‑
7、预热管道出口;5、过滤器;5
‑
1、吸收液输入口;5
‑
2、吸收液分流口;5
‑
3、出水口;5
‑
4、介质水;5
‑
5、逆渗透过滤器;5
‑
6、分水腔;6、增压泵;7、注水泵;8、水量调节阀;9、回水调节阀;10、外部水源;11、用户的恒温水池;1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0020]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
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连接”、“相连”等术语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内部设有第一腔体,还设有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设有第二腔体;耐火保温骨料,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部;固体电蓄热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部;换热器,设置于所述保温层的外侧,并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蒸发器相连通,且所述换热器与用户的恒温水池相连通;吸收器,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相连通,且与外部水源相连通,所述吸收器的内部设置有吸收液,所述吸收液为溴化锂的水溶液;增压泵,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吸收器相连通;过滤器,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增压泵相连通,并且所述过滤器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吸收器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为真空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锂的水溶液是溴化锂质量浓度为40%~60%的水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蓄热恒温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分水腔,设置于所述过滤器内部的一侧,并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增压泵、所述吸收器相连通;逆渗透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过滤器的内部,且设置于所述分水腔的侧面;介质水腔体,设置于所述过滤器内部的另一侧,并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蒸发器相连通,使经过所述逆渗透过滤器后的介质水经所述介质水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宇辉,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世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