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龙骨拼块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010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龙骨拼块墙体,包括竖龙骨和墙体模块,竖龙骨数根间隔对应排列,相邻的两竖龙骨的侧端之间插卡有自上而下竖向布设的多块墙体模块,竖龙骨为复合龙骨,包括隔断部和装卡部,隔断部包括隔断本体,在该隔断本体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设有安装凹槽,在安装凹槽上连接装卡部,装卡部包括C型钢板,在C型钢板的开口侧板上形成竖向交替的挡板和插口,挡板后面形成卡槽,墙体模块包括墙体板块和在该墙体板块的两端背面凸设的抵凸板,在抵凸板的内侧壁间隔凸设有卡部,卡部的高度小于插口的高度,卡部与墙体板块之间形成供挡板进入的插空,安装时,卡部对着插口插入并朝卡槽推入,该挡板的自由端抵在卡部上,形成墙体模块与竖龙骨的卡配结构。块与竖龙骨的卡配结构。块与竖龙骨的卡配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龙骨拼块墙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龙骨拼块墙体。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装配式墙体采用干法为主的方式进行安装,但通常无法实现局部拆卸。此举虽然在前期施工阶段替代了传统湿作业,并为管线分离提供了条件,但在后期的维护、翻新、升级、改造环节并未体现便利,使装配式工法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体现。进而,所谓的部件重复利用实际上也比例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龙骨拼块墙体,可拆卸,重复利用率高。
[000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复合龙骨拼块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竖龙骨和墙体模块,该竖龙骨数根间隔对应排列,相邻的两竖龙骨的侧端之间插卡有竖向布设的多块墙体模块,该竖龙骨为复合龙骨,该竖龙骨包括隔断部和装卡部,该隔断部包括隔断本体,在该隔断本体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设有安装凹槽,在安装凹槽上连接装卡部,该装卡部包括C型钢板,在该C型钢板的开口侧板上形成竖向交替的挡板和插口,该挡板后面形成卡槽,该墙体模块包括墙体板块和在该墙体板块的两端背面凸设的抵凸板,在该抵凸板的内侧壁间隔凸设有卡部,该卡部的高度小于插口的高度,该卡部与墙体板块之间形成供挡板进入的插空,安装时,该卡部对着插口插入并朝卡槽推入,该抵凸板的背面抵在C型钢板的底板上,该挡板的自由端抵在卡部上,形成墙体模块与竖龙骨的卡配结构,该卡配结构实现了任一竖向布置的墙体模块在竖龙骨上的独立拆装。
[0006]进一步地,所述隔断部由具有隔断功能且按需具有防火功能的材料制成,该隔断部的顶部呈凸状,该隔断部的底部呈倒凸状。
[0007]进一步地,所述墙体板块背面的卡部呈L状,该卡部上薄下厚,其上部与墙体板块间隔,该卡部的下部与墙体板块一体,该卡部的上部插入对应的卡槽,墙体板块的最下面的L型卡部的底面与墙体板块的底面平齐,墙体板块的最下面的L型卡部要短于其它L型卡部,墙体板块的抵凸板的顶端侧壁延设方形板,该方形板的顶面与墙体板块的顶面平齐,相邻的两竖向墙体模块拼叠后,该墙体板块的最下面的L型卡部与下面的墙体模块的方形块贴合后形成与其它卡部相同的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装卡部的所述挡板的自由端设有翅板,该挡板与该翅板呈L型,该挡板朝T型槽方向倾斜。
[0009]进一步地,所述墙体模块的两端侧壁上开有斜对的钝角状切边,横向相邻的两墙体模块的切边之间的缝隙填充有侧封堵结构。所述墙体模块的顶壁呈前凹后凸状,该墙体模块的底壁呈后凹前凸状。
[0010]进一步地,所述最下面的墙体模块设有支撑脚,该支撑脚包括螺栓,长螺母和托
板,该长螺母的顶端焊接L型托板的底板,该墙体模块支撑在该托板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复合龙骨拼块墙体还包括天龙骨和地龙骨,其中天龙骨安装在屋顶或梁下,地龙骨经调平安装在基础地面上,该天龙骨和地龙骨为U型钢板,该U型钢板的宽度小于复合龙骨的隔断部,竖龙骨的顶部插于该天龙骨的U型槽中,在天龙骨内外的墙体模块的顶端与屋顶或梁底之间填充封堵带,竖龙骨的底部插于该地龙骨的U型槽中,所述支撑脚的螺栓栓帽之外、墙体模块与基础地面之间设有封堵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复合龙骨拼块墙体还包括边龙骨,该边龙骨安装在与之连接的其它墙面,墙体模块的外侧壁上开设凹槽,该边龙骨为U型,两个侧板对应的插入墙体模块的两凹槽上,在边龙骨前后方的墙体模块的侧面与其它墙面之间填充封堵带。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保持干法施工、管线分离等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墙体可实现非破坏性的按列局部拆卸及重复装配,使得后期改造、维护、翻新十分便利,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此外,由于墙体拼块的安装与拆卸都不会造成表面破坏,则可将饰面层直接覆盖在拼块表面,降低了墙体建造后再做饰面层的工期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描述。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显示墙体模块与竖龙骨卡配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A是显示墙体模块与竖龙骨卡配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竖龙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A是竖龙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墙体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1去掉天墙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A是图5顶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5B是图5A去掉前面的顶封堵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C是图5B去掉天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D是图5C去掉后面顶封堵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去掉边墙的局部当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6A是边部的墙体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8]图6B是是边部的墙体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9]图7为显示边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0031]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龙骨拼块墙体,包括竖龙骨1和墙体模块2,该竖龙骨1数根间隔对应排列形成墙体的骨架,相邻的两竖龙骨的侧端之间插卡有竖向布设的多块墙体模块2,该竖龙骨1为复合龙骨,该竖龙骨1包括隔断部11和装卡部12,该隔断部由具有隔断功能且按需具有防火功能的材料制成,如阻燃木材、石塑材料或珍珠岩等,该
隔断部11包括隔断本体111和定位凸,该隔断本体为长方体状,在该隔断本体的顶壁凸设上定位凸112A,在其底壁凸设下定位凸112B,从侧面看该隔断部的顶部呈凸形状,其底部呈倒凸形状,在该隔断本体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设有安装凹槽,该安装凹槽的底壁两边凹中部凸。在安装凹槽上连接装卡部12,该装卡部12包括C型钢板,该C型钢板的底板两边凹中部凸,与安装凹槽底壁贴配,该隔断部与该装卡部粘接或钉接,在该C型钢板的开口侧板上形成竖向交替的挡板121和插口122,该挡板后面形成卡槽123,该挡板朝槽方向倾斜,对所安装的墙体模块勒的足够紧,以保证安装后的墙面是平的;该墙体模块2包括墙体板块21和在该墙体板块的两端背面凸设的抵凸板22,在该抵凸板22的内侧壁间隔凸设有卡部23,该卡部23的高度小于插口122的高度,该卡部23与墙体板块21之间形成供挡板进入的插空24,安装时,该卡部23经插口122插入并朝卡槽123推入,该抵凸板22的背面对应地抵在C型钢板的底板一侧,该挡板121的自由端抵在卡部23上,形成墙体模块与竖龙骨的卡配结构,该卡配结构实现了任一竖列布置的墙体模块在竖龙骨上的独立拆装,当安装墙体模块时,自上而下每片墙体模块的卡部插入龙骨装卡部的插口中,并通过上推被卡紧,最后拿支撑脚一撑全部顶紧固定;当拆卸时,拆下支撑脚,向下移动墙体模块,经插口移除,大大节省了拆装时间。现有的装配式墙体的拆装,只能从一个方向朝另一个方向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龙骨拼块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竖龙骨和墙体模块,该竖龙骨数根间隔对应排列,相邻的两竖龙骨的侧端之间插卡有竖向布设的多列墙体模块,该竖龙骨为复合龙骨,该竖龙骨包括隔断部和装卡部,该隔断部包括隔断本体,在该隔断本体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设有安装凹槽,在安装凹槽上连接装卡部,该装卡部包括C型钢板,在该C型钢板的开口侧板上形成竖向交替的挡板和插口,该挡板后面形成卡槽,该墙体模块包括墙体板块和在该墙体板块的两端背面凸设的抵凸板,在该抵凸板的内侧壁间隔凸设有卡部,该卡部的高度小于插口的高度,该卡部与墙体板块之间形成供挡板进入的插空,安装时,该卡部对着插口插入并朝卡槽推入,该抵凸板的背面抵在C型钢板的底板上,该挡板的自由端抵在卡部上,形成墙体模块与竖龙骨的卡配结构,该卡配结构实现了任一竖列布置的墙体模块在竖龙骨上的独立拆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龙骨拼块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部由具有隔断功能且按需具有防火功能的材料制成,该隔断部的顶部呈凸状,该隔断部的底部呈倒凸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龙骨拼块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板块背面的卡部呈L状,该卡部上薄下厚,其上部与墙体板块间隔,该卡部的下部与墙体板块一体,该卡部的上部插入对应的卡槽,墙体板块的最下面的L型卡部的底面与墙体板块的底面平齐,墙体板块的最下面的L型卡部要短于其它L型卡部,墙体板块的抵凸板的顶端侧壁延设方形板,该方形板的顶面与墙体板块的顶面平齐,相邻的两竖向墙体模块拼叠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毅王强杨润滨
申请(专利权)人:中筑建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