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分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9948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39
多组分体系,包括第一物质N1和第二物质N2,其中第一物质N1被包含在胶囊K1中并且第二物质N2被包含在胶囊K2中,以及胶囊K1和K2任选地相互连接。地相互连接。地相互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组分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组分体系。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下多组分体系,其中各种组分可在不同时间点激活。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多组分粘合剂体系的用途,以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体系用于医疗和其他目的的用途。
[0002]多组分体系已由现有技术已知。
[0003]例如,在粘合技术中使用多组分体系,例如双组分体系。
[0004]由US9333725B2中已知一种粘合剂结构,该粘合剂结构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用于将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粘合的混合粘合剂层(或复合粘合剂层)。该混合粘合剂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由不同粘合剂材料形成的粘合剂单元,两个或更多个粘合剂单元按图案排列。
[0005]希望通过组合至少两种不同的具有相同和/或不同性质的粘合剂组合物来组合这些性质,使得组合并且优选地也增强不同的粘合剂性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有利的方式进一步开发多组分体系,特别地以如下方式,即通过多种组分的组合产生改善的效果,尤其是与使用单独(单一)的组分相比。特别地,通过多组分粘合剂体系,可实现改进的粘附效果,尤其是与使用单独的组分的情况下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组分体系,其中所述体系的各组分可在规定的时间点被激活,以能够改善或使用所述体系的有利性质。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多组分体系来实现。于是,提供包括至少一种第一物质N1和至少一种第二物质N2的多组分体系,其中所述第一物质和所述第二物质可以一个或多个物质部分存在。
[0008]本专利技术基于这样的基本构思,即至少一种第一物质的至少一种性质可与至少一种第二物质的至少一种性质相组合,并由此实现相对于使用单独的物质的情况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一种第一粘合剂与至少一种第二粘合剂组合,并因此与在使用单独的粘合剂相比,可获得改善的性质,例如改善的粘附力或在例如相同的粘附力(或粘合强度)下的改善的密封性。因此,多组分体系可包括混合粘合剂。
[0009]通常,多组分体系可包括两种或多于两种的物质。
[00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因此,与单组分粘合剂体系相比,多组分粘合剂体系可实现改善的粘附效果,特别是在不同表面或材料的粘合方面。例如,与使用单独的粘合剂相比,实现了金属表面(例如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半贵金属、合金或贱金属的表面)与塑料表面和/或木材表面和/或纸表面和/或纺织品表面、织物、纱线、缝合材料、纤维复合材料等的改善的粘合。改善的粘合在此可包括改善的(提高的和/或更稳定的和/或更持久的和/或不溶于水的)粘附效果。
[0011]两种或更多种物质的性质之和的总影响在此也可大于在单独使用的情况下的单独物质的性质的部分影响之和。
[0012]然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物质也可为粘合剂和/或第二物质可为除粘合剂之外的物质。
[0013]使用的粘合剂在此可包括但不限于环氧粘合剂和/或有机硅(或硅酮)粘合剂和/
或聚氨酯粘合剂和/或丙烯酸酯粘合剂和/或纤维蛋白粘合剂、相变材料。
[0014]然而,在此同样可使用不仅具有粘合剂性质的物质,而且还可使用例如对待粘合的材料或表面也具有有利的功能的物质如密封剂。在此,可使用诸如有机硅、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等的密封剂。
[0015]物质的性质可包括例如绝缘、导热、导电、抗生、抗菌、胶粘性、粘附性、激活、抑制、阻塞、密封、水溶性和/或发光性。例如,与使用单独的粘合剂的情况相比,通过组合多种粘合剂,可在多组分粘合剂体系中实现改善的粘合效果。作为替代或补充,第一物质的粘合效果可与例如第二物质的密封效果相组合。
[0016]物质或物质部分通常可包括(纳米和/或微米)胶囊、(粘合剂)点、以及由点形成的几何形状或非几何形状、条、球体、椭圆、线、幅面等。在此,纳米胶囊的尺寸通常在纳米范围内(即,尺寸小于1000nm),而微米胶囊的尺寸也以在几毫米的范围内,例如最高达2mm。在本申请中,术语“物质”和“物质部分”同义地使用。
[0017]通常,这些物质被引入相应胶囊的核(也称为芯)中,并被一个或多个壳体(也称为壳)包围。这些物质基本上可为固体、液体或气体形式。
[0018]胶囊可通过桥相互连接。优选地,所述胶囊通过桥共价地连接。
[001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胶囊的壳体是经官能化的。胶囊的官能化通常通过将连接体(L)连接至胶囊的壳体并且任选地通过附接至所述连接体的官能团来进行。然而,官能化也可在胶囊的制造过程中直接引入,例如通过UV辐射。不同的官能团可通过反应或相互作用将两个胶囊连接起来。当胶囊的两个官能团相互反应时,这种连接可例如以共价键的形式形成。在这些情况下,在两个胶囊之间建立连接的桥是通过任选地与胶囊结合的官能团和连接体形成的。
[0020]尤其可想到的是,第一物质的一个或多个物质部分的体积与第二物质的一个或多个物质部分的体积成限定的比例,使得当第一物质的一个或多个物质部分与第二物质的一个或多个物质部分混合时,实现限定的物质混合比。特别地,可这样选择体积和混合比,使得混合物质的产物产生的效果超出相应的单独物质的效果。例如,粘合剂体系可产生改善的粘附效果。作为替代或补充,混合比可以这样选择,使得混合粘合剂的干燥时间更短。
[00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胶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官能团并任选地设有第一连接体,并且第二胶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官能团并任选地设有第二连接体,其中第一官能团通过预定的相互作用、通过弱或强的相互作用、但优选通过共价键合与第二官能团反应,并且它们彼此连接,以及其中官能团到相应胶囊的距离由相应的连接体(如果存在的话)确定。已经阐明的是,官能团也可直接连接至胶囊的壳体,并且不需要连接体的存在。
[0022]这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借助于官能团以及(如果存在的话)连接体和通过官能团的连接产生的如此限定的空间布置,至少一种第一物质和至少一种第二物质以限定的方式相对于彼此布置。换句话说,两种物质可以限定的空间关系引入胶囊中,使得例如第一物质与第二物质的靶向(针对性的)反应成为可能。因此,现在可将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以限定的比例和相应限定的距离彼此分开地布置。通过相应的激活,这些物质然后相互混合,并且这些物质的相互反应成为可能。
[0023]原则上还可想到的是,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是相同的,从而其本身就是单组分体系。这样的体系也应该被理解为前述意义上的多组分体系。
[0024]此外,可规定第一连接体比第二连接体长,反之亦然。由此产生如下优势:例如,第一物质在相应结合(键合)后彼此之间的距离比第一物质与第二物质之间的距离更大。这导致,第二物质总是在空间上布置在第一物质之间,这促进了混合。这也促进了物质相对于彼此的浓度比和/或体积比的调节。
[0025]连接体可以是胶囊和官能团之间的任何形式的连接物。
[0026]连接体也可以是胶囊和官能团之间的任何类型的直接连接物。
[0027]桥可以是两个胶囊之间的任何类型的直接连接物。在此,桥可包括连接体和官能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多组分体系,包括

第一物质N1,和

第二物质N2,其中第一物质N1被包含在胶囊K1中并且第二物质N2被包含在胶囊K2中,以及胶囊K1和K2任选地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两个胶囊K1和K2的连接通过桥进行,其中所述桥由布置在胶囊K1上的连接体L1和布置在胶囊K2上的连接体L2的连接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和K2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体L1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体L2的连接通过官能团的反应实现,其中所述官能团各自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体L1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体L2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和K2之间的桥通过共价键合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所述连接体选自星形聚合物、生物聚合物、烷烃(例如(C1‑
C
20
)烷烃)、烯烃(例如(C2‑
C
20
)烯烃)、炔烃(例如(C2‑
C
20
)炔烃)、脂族链、蛋白质、丝、多糖、纤维素、淀粉、几丁质、核酸、合成聚合物、均聚物、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乳酸、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共聚物、无规共聚物、梯度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ABS)、苯乙烯

丙烯腈(SAN)、丁基橡胶、聚合物共混物、聚合物合金、无机聚合物、聚硅氧烷、聚磷腈、聚硅氮烷、陶瓷、玄武岩、等规聚合物、间规聚合物、无规聚合物、线性聚合物、交联聚合物、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热固性材料、半结晶连接体、热塑性材料、顺反式聚合物、导电聚合物、超分子聚合物、线性聚合物、多价聚合物、星形聚乙二醇、自组装单层(SAM)、碳纳米管、环状聚合物、树枝状聚合物、导体聚合物和/或类似物质、超分子聚合物或将胶囊连接至官能团的任何其他方式。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所述官能团选自烷烃(例如(C1‑
C
20
)烷烃)、环烷烃(例如(C3‑
C
12
)环烷烃)、烯烃(例如(C2‑
C
20
)烯烃)、炔烃(例如(C2‑
C
20
)炔烃)、苯基取代基、苄基取代基、乙烯基、烯丙基、碳烯、卤代烷基、苯酚、醚、环氧化物、醚、过氧化物、臭氧化物、醛、水合物、亚胺、肟、腙、氨基脲、半缩醛、半缩酮、乳糖、缩醛/缩酮、酰胺、羧酸、羧酸酯、内酯、原酸酯、酸酐、酰亚胺、羧酸卤化物、羧酸衍生物、酰胺、内酰胺、过氧酸、腈、氨基甲酸酯、尿素、胍、碳二亚胺、胺、苯胺、羟胺、肼、腙、偶氮化合物、硝基化合物、硫醇、硫醇、硫化物、磷化氢、对

亚基、对

内鎓盐、生物素、链亲和素或茂金属等。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胶囊K1与多于一个胶囊K2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与最多达50、40、30、20或10个胶囊K2连接,优选地其中胶囊K1与2、3、4或5个胶囊K2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中的物质N1包括粘合剂或多组分粘合剂的组分。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中的物质N1包括多组分粘合剂的至少一个组分,其中所述多组分粘合剂选自环氧粘合剂、聚氨酯和纤维蛋白粘合剂。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2中的物质N2包括多组分粘合剂的至少一个组分,其中所述多组分粘合剂选自环氧粘合剂和聚氨酯粘合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中的物质N1包括环氧粘合剂的树脂,并且所述树脂优选地选自缩水甘油基环氧树脂、双酚基环氧树脂、酚醛清漆环氧树脂、脂族环氧树脂和卤代环氧树脂。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至少一个胶囊K2中的物质N2包括环氧粘合剂的固化剂,并且所述固化剂优选地选自胺,例如多价胺、脂族胺,和二羧酸酐。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中的物质N1包括多组分粘合剂的树脂,所述树脂选自缩水甘油基环氧树脂、双酚基环氧树脂、酚醛清漆环氧树脂、脂族环氧树脂和卤代环氧树脂,并且胶囊K2中的物质N2包括多组分粘合剂的固化剂,所述固化剂选自胺,例如多价胺、脂族胺,和二羧酸酐,并且多组分体系中的物质N1与N2的量比在约0.25至约4、约0.5至约2、优选约0.7至约1.3、更优选约0.8至约1.2、并且更优选在约0.9至约1.1的范围内、最优选为约1。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中的物质N1包括多组分粘合剂的树脂,所述树脂选自缩水甘油基环氧树脂、双酚基环氧树脂、酚醛清漆环氧树脂、脂族环氧树脂和卤代环氧树脂,并且胶囊K2中的物质N2包括多组分粘合剂的固化剂,所述固化剂选自胺,例如多价胺、脂族胺,和二羧酸酐,并且多组分体系中的物质N1与N2的直径的比例在约0.5至约2、约0.5至约2、优选约0.7至约1.3、更优选约0.8至约1.2、并且更优选在约0.9至约1.1的范围内、最优选为约1。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90%的胶囊K1和/或K2的直径对应于胶囊尺寸分布的最大值直径
±
最大值直径的50%。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的直径为约10μm至约200μm、优选40μm至120μm、更优选为40μm至80μm。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2的直径为约2μm至约30μm、优选10μm至25μm、更优选10μm至20μm。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进一步包含布置在胶囊K3中的至少一种另外的物质N3。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3不与胶囊K1或K2中的一个经由桥连接。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3中的物质N3包括粘合剂、多组分粘合剂的组分或密封材料。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3中的物质N3是粘合剂,所述粘合剂选自:环氧粘合剂、有机硅粘合剂、聚氨酯粘合剂、丙烯酸酯粘合剂、纤维蛋白粘合剂、相变材料及其组合。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3中的物质N3包括有机硅。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中的物质N1包括多组分粘合剂的第一组分,胶囊K2中的物质N2包括多组份粘合剂的第二组分,并且胶囊K3中的物质N3选自有机硅粘合剂、聚氨酯粘合剂、丙烯酸酯粘合剂、纤维蛋白粘合剂、相变材料、密封材料及其组合。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中的物质N1包括环氧粘合剂的树脂,胶囊K2中的物质N2包括环氧粘合剂的固化剂,并且胶囊K3中的物质N3包括有机
硅或聚氨酯粘合剂,其中胶囊K1通过桥与胶囊K2共价连接。26.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有机硅与环氧粘合剂或者聚氨酯粘合剂与环氧粘合剂的比例为约1:9至约9:1、优选约1:5至5:1、更优选约1:1。27.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K2和/或K3形成为微胶囊或纳米胶囊。28.根据权利要求1至27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K2和/或K3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以上的壳体(壳)。29.根据权利要求1至28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K2和/或K3的至少一个包括2、3、4、5、6、7、8、9或10个壳体。30.根据权利要求1至29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K2和/或K3的壳体包括至少一种(共)聚合物、蜡、树脂、蛋白质、多糖、阿拉伯树胶、麦芽糊精、菊粉、金属、陶瓷、丙烯酸酯(共)聚合物、微凝胶、相交换材料、脂质、马来酰甲醛、碳水化合物或其组合。31.根据权利要求1至8和27至30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第一胶囊K1中的物质N1包括药物活性物质。32.根据权利要求1至8和27至31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第一胶囊K1中的物质N1包含选自以下的药物活性物质:抗生素、抗微生物剂、防腐剂、抗炎剂、生长因子或其组合。33.根据权利要求1至8和27至32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第一胶囊K1中的物质N1包括抗生素。34.根据权利要求1至8和27至33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第一胶囊K1中的物质N1是选自以下的防腐剂:醇类、季铵化合物、含碘化合物、卤代化合物、喹啉衍生物、苯醌衍生物、苯酚衍生物、含汞化合物或其混合物。35.根据权利要求1至8和27至24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第一胶囊K1中的物质N1选择成抗炎活性物质。36.根据权利要求1至8和27至35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第二胶囊K2中的物质N2包括粘合剂或多组分粘合剂体系的组分。37.根据权利要求1至8和27至36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第二胶囊K2中的物质N2选自纤维蛋白粘合剂或其混合物,并且优选地为纤维蛋白粘合剂。38.根据权利要求1至37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K2和/或K3通过相同或不同的机制激活。39.根据权利要求1至37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K2或K3的至少一个是通过与多组分体系的其它胶囊K1、K1或K3不同的机制可激活的。40.根据权利要求1至39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K2和/或K3的激活通过压力变化、pH值变化、UV辐照、渗透、温度变化、光照、湿度变化、添加水、超声波、通过酶、通过扩散、通过溶解胶囊、降解控制或侵蚀等进行。41.根据权利要求1至40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和K2的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交联的(共)聚合物,其在相应的胶囊K1和K2中具有不同的交联度。42.根据权利要求1至42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和K2的壳体各自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优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中胶囊K1和K2的相应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不同程度的交联。
43.根据权利要求1至41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和K2的壳体由不同的聚合物形成。44.根据权利要求1至43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胶囊K1、K2和/或K3之一的壳体包括亲水性(共)聚合物,并且另外的胶囊的壳体包括疏水性(共)聚合物。45.根据权利要求1至44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M
申请(专利权)人:斯皮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