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青蒿酸合成青蒿素的方法。将青蒿酸还原成青蒿醇,再臭氧化成环状烯醚,再进行光氧化,用酸处理后得脱羰青蒿素,再进而用Jones试剂等氧化合成青蒿素。本方法产率较高,合成方法比较简便,条件也易于控制,是一条有实用价值的合成路线,适宜于扩大应用。本方法也可制得比青蒿素具有更高抗疟活性的脱羰青蒿素。(*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属于有机化学中萜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青蒿素是一个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它具有速效和低毒,是能抗耐氯喹的抗疟药物,是为当今全球甚感兴趣的一个天然药物。青蒿素的一些衍生物,例如脱羰青蒿素则具有更高的效价。青蒿素存在于某些地区所产的青蒿(植物黄花蒿)中,而全球更广的地域所产的青蒿(包括我国北方地区)中则主要含青蒿酸。因此寻找由为一有实用价值的工作。近年来国内外也都开展了有关其合成的研究。许杏祥等曾报道(Tetrahedron,42,819(1986))由青蒿酸全合成青蒿素的研究工作,是由青蒿酸得中间体烯醇甲醚,再经和单线态氧反应以及酸化环合得青蒿素,合成路线较长,产率较低。M.Jung等也曾报道(Tet.lett.30,5973(1989))由青蒿酸还原成青蒿醇,再臭氧化制得环状烯醚,再用亚磷酸三苯酯-臭氧加合物处理,仅得产率为4%的脱羰青蒿素。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寻找一条方法较简便,条件易于控制,产率较高及能适宜于扩大应用的从。本专利技术从共五步反应,见下列示意图 第一步反应是青蒿酸(化合物1)为起始原料,用重氮甲烷处理,也可用碘甲烷或在用酸催化下与甲醇反应,再在氯化镍存在下,用硼氢化钠选择性还原,得双氢青蒿酸甲酯(化合物2)。第二步反应是将化合物2在四氢呋喃或乙醚溶液中用氢化铝锂还原成青蒿醇(化合物3)。第一和第二步两步反应总产率可达90-96%。第三步反应是青蒿醇臭氧化生成环状烯醚(化合物4)。青蒿醇溶于甲醇、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或甲醇分别与后面三者氯代甲烷以1∶30到1∶1的体积比例组成的混合溶剂中,青蒿醇与所用溶剂量的比例是1毫克分子∶2-15毫升,反应温度0-170℃,最佳温度为-40~-80℃,通入臭氧到反应液变成蓝色,通氮气除去过量臭氧,然后加二甲硫醚破坏生成的过氧化物,并立即环化成环状烯醚、环状缩醛-酮(化合物5)及另一付产物。此三个化合物可通过层析分开,分得的化合物5可通过热解生成化合物4,即在二甲苯中用对甲苯磺酸催化回流,中和,浓缩,分离得化合物4。合计从化合物3到化合物4总产率可达72-82%。此二步反应也可不经分离而一步进行,即臭氧化后,粗产物抽干,直接于二甲苯中用对甲苯磺酸处理,也可得相似产率的化合物4。第四步反应是化合物4进行光氧化合成脱羰青蒿素(化合物6)。将化合物4溶于溶剂中,在光敏剂存在下,进行光照通氧气进行反应。溶剂可以是乙腈、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等,化合物4与溶剂用量之比是1毫克分子∶20-80毫升。光敏剂可用玫瑰红、亚甲基蓝、血卟啉、竹红菌素等,光敏剂用量是化合物4的1%至5%(重量%)。光源可用钠光灯或带过滤装置的汞灯。反应温度0-170℃,最佳温度-40~-80℃。反应时间由薄层层析跟踪决定。反应生成物为二氧四环(Dioxetane)中间体,接着用酸处理,酸采用路易斯酸,如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三氯化铝、二乙基氯化铝、四氯化钛、四异丙氧基钛及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等,环化烯醚与酸用量的克分子比例是1∶0.1-0.5。从而即可得脱羰青蒿素,产率可达64-70.3%。第五步反应是脱羰青蒿素在溶剂中氧化得青蒿素(化合物7),产率可达90-96%。溶剂可用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或由四氯化碳、氯仿或二氯甲烷与乙腈及水以1-5∶1-5∶1-5的体积比组成的混合溶剂,脱羰青蒿素与溶剂用量之比为1毫克分子∶10-20毫升。氧化剂是四氧化钌氧化体系(三价钌加过碘酸钠)或铬酸类氧化剂如铬酸-硫酸-丙酮氧化体系(Jones试剂)、铬酸吡啶盐(PDC)等。脱羰青蒿素与氧化剂用量的比例随氧化剂种类不同而不同。用三氯化钌加过碘酸钠作氧化剂时,是1毫克分子脱羰青蒿素∶0.03-0.1毫克分子三氯化钌∶4-10毫克分子过碘酸钠。用Jones试剂作氧化剂时,是1毫克分子脱羰青蒿素∶0.5-2毫升Jones试剂。用PDC作氧化剂时,脱羰青蒿素与PDC的克分子比例是1∶1-5。由此本专利技术从青蒿酸出发合成青蒿素方法的总产率可达35-53%,方法简便,条件也易于控制,为由青蒿酸合成青蒿素提供了一条有实用价值的合成路线,适宜于扩大应用。本方法也可用于合成脱羰青蒿素,总产率为41.5-55.3%,它是比青蒿素具有更高活性的抗疟药物。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现举例如下实例1 青蒿酸制备双氢青蒿酸甲酯10克青蒿酸溶于100毫升乙醚中,将等克分子量重氮甲烷的乙醚溶液,于0℃下滴入,直到黄色不褪,无气泡放出为止。抽干除去乙醚。将粗产物溶于150毫升甲醇中,加入818毫克氯化镍,在0~-10℃下将2.1克硼氢化钠分批加入,搅拌半小时后,在0℃下用5%盐酸破坏过量的硼氢化钠及生成的硼化镍,抽去甲醇,每次用30毫升二氯甲烷萃取五次,干燥,浓缩得双氢青蒿酸甲酯10.2克。实例2 双氢青蒿酸甲酯制备青蒿醇上例1中的粗产物10.2克溶于150毫升无水乙醚中,于室温搅拌下,将3.5克氢化铝锂分批加入,反应放热,搅拌5小时后,冰水冷却下,用10%盐酸破坏过量的氢化铝锂,每次用100毫升乙醚萃取五次,干燥,浓缩得白色固体青蒿醇9.1克。实例1和实例2两步总得率为96%。产物青蒿醇的熔点,IR,1HNMR,MS谱值都与文献报道值一致。实例3 青蒿醇制备环状烯醚(分步法)1.青蒿醇的臭氧化a)青蒿醇17克溶于由180毫升甲醇及800毫升二氯甲烷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在-78℃下通臭氧至反应液变蓝色。通氮气五分钟后,加入二甲硫醚20毫升。升至室温,搅拌2小时后,去除溶剂,快速层析分离得环状烯醚3克(产率14.6%)及环状缩醛-酮12.6克(产率61.4%)。b)青蒿醇5.1克溶于由50毫升二氯甲烷及5毫升甲醇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在-78℃下通臭氧至反应液变蓝色。通氮气五分钟后,加入二甲硫醚3毫升。升至室温,搅拌2小时后,去除溶剂,快速层析分离得环状烯醚1.02克(产率18.8%)及环状缩醛-酮4克(产率65.5%)。c)青蒿醇3克溶于100毫升甲醇中,在-40℃下通臭氧至反应液变蓝色。通氮气五分钟后,加入二甲硫醚3毫升。升至室温,搅拌2小时后,去除溶剂,快速层析分离得环状烯醚300毫克(产率9.4%)及环状缩醛-酮2.30克(产率64.0%)。2.环状缩醛-酮热解制备环状烯醚5.63克环状缩醛-酮溶于150毫升二甲苯中,加入对甲苯磺酸40毫克,回流2小时。冷至室温,加入2毫升三乙胺中和,浓缩、层析分离得产物环状烯醚4.9克,产率98%。由此从青蒿醇制得环状烯醚总产率为由a)14.6%+61.4%×98%=74.7%由b)18.8%+65.5%×98%=82%由c)9.4%+64%×98%=72%实例4 青蒿醇制备环状烯醚(一步法)20.5克青蒿醇溶于由15毫升甲醇及150毫升二氯甲烷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在-78℃下通臭氧至反应液变蓝色。通氮气五分钟后,加入5毫升二甲硫醚。升到室温,搅拌2小时后,去除溶剂。粗产物溶于350毫升二甲苯中,加入50毫克对甲苯磺酸,回流2小时。冷至室温,加入3毫升三乙胺中和,浓缩,快速层析分离得环状烯醚17.4克,产率为79.2%。产物环状烯醚的光谱数据如下IR 1720,1660cm-11HNMR 6.07(1H,S),3.5(1H,br),1.45(3H,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青蒿酸还原成双氢青蒿酸甲酯及青蒿醇,再氧化成环状烯醚及脱羰青蒿素合成青蒿素的方法,其特征是:A.青蒿醇臭氧化成环状烯醚的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溶剂是为甲醇、氯仿、四氯碳或由甲醇与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组成的混合溶剂,青蒿醇与溶剂用量 比例是1毫克分子∶2-15毫升,臭氧化反应温度是0-170℃,臭氧化反应可以分步或一步进行:a.分步反应臭氧化后分离得环状烯醚及环状缩醛-酮,将此环状缩醛-酮在二甲苯中加入对甲苯磺酸热解得环状烯醚,b.一步反应臭氧化后直接于二甲苯中 加入对甲苯磺酸加热回流得环状烯醚,B.环状烯醚溶于溶剂中,在光敏剂存在下进行光照,通氧气进行氧化,再用酸处理得脱羰青蒿素,溶剂是乙腈,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等,环状烯醚与溶剂使用量之比例是1毫克分子∶20-80毫升,光敏剂是玫瑰红、亚 甲基蓝、血卟啉、竹红菌素等,其用量是环状烯醚的1%至5%(重量%),反应温度是0--170℃,酸是路易斯酸,如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三氯化铝、二乙基氯化铝、四氯化钛、四异丙氧基钛及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等,环状烯醚与路易斯酸用量的克分子比例是1∶0.1-0.5,C.脱羰青蒿素在溶剂中用氧化剂氧化得青蒿素,溶剂是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或由四氯化碳、氯仿或二氯甲烷与乙腈所组成的混合溶剂,脱羰青蒿素与溶剂用量比例为1毫克分子∶10-20毫升,氧化剂是四氧 化钌氧化体系(三价钌加过碘酸钠)或铬酸类氧化剂,如铬酸-硫酸-丙酮氧化体系(Jones试剂)、铬酸吡啶盐(PDC)等,脱羰青蒿素与氧化剂用量比例是:a.脱羰青蒿素∶三氯化钌:过碘酸钠(克分子比)=1∶0.03-0.1∶4-10b.脱 羰青蒿素:Jones试剂=1毫克分子∶0.5-2毫升c.脱羰青蒿素:PDC(克分子比)=1.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斌,吴毓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