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速度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971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列车速度监测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列车定位并反馈列车启动信号和跨路段信号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列车测速在不同的行驶地段时,通过控制模块调用不同路段的修正程序对列车测速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修正,可适用在不同地平线的路段或区域内,并且控制模块在运行过程中,可以降低总线占用,利于增加一些其他辅助功能完善测速,增加集成度。增加集成度。增加集成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速度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列车速度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列车测速是用于测量列车通过速度的一种铁路专用计量装置,应用在铁路、线桥、工程等部门在线路上施工缓行、调车作业、曲线调高等场合,对防止列车超速、保证铁路运输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在行驶的往返过程中路经不同地区时,或区域地平线高低不同使不同区域或一个区域内温差较大时,传感器会受到不同的影响,需要针对区域内的温差进行修正,因此提出一种可以在行驶到不同区域或区域的不同路段时允许修正的列车速度监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列车速度监测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列车定位并反馈列车启动信号和跨路段信号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列车测速在不同的行驶地段时,通过控制模块调用不同路段的修正程序对列车测速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修正。
[000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MCU芯片U1、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三寄存器U3、第四译码器U4、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三极管Q1基极、第二三极管Q2基极和第一MCU芯片U1连接,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和第一二极管D1阳极、第三寄存器U3的9引脚连接,第一二极管D1阴极和第一电阻R1一端、第二二极管D2阴极连接,第一电阻R1另一端和第二电阻R2一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2同相端、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反相端和第三电阻R3一端、第四电阻R4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阳极和第三寄存器U3的10引脚、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第一MCU芯片U1输出端和第三寄存器U3的11引脚连接,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第三电阻R3另一端和电源连接,第四电阻R4另一端、第一电容C1另一端、第二电阻R2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第三寄存器U3和第四译码器U4连接,第四译码器U4和第一MCU芯片U1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和电源连接,第三三极管Q3基极和第一MCU芯片U1连接,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和第三二极管D3阳极、第四二极管D4阳极、第四三极管Q4基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阴极和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阴极和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和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一端、第五二极管D5阳极、第六电阻R6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阴极和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另一端、第二电容C2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光耦模块U5、第六光耦模块U6、第五三极管
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第八三极管Q8、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所述第七电阻R7一端和第三寄存器U3的15引脚连接,第七电阻R7另一端和第六三极管Q6发射极、第五三极管Q5集电极、第八二极管D8阳极连接,第八二极管D8阴极和第四译码器U4的1引脚、第九电阻R9一端连接,第六三极管Q6基极和第六二极管D6阳极、第七三极管Q7基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阴极和第七二极管D7阴极、第八电阻R8一端、第五光耦模块U5的K极连接,第六三极管Q6集电极和第六光耦模块U6的A极连接,第六光耦模块U6的K极和第五三极管Q5发射极、接地端连接,第七三极管Q7集电极和第十电阻R10一端、第九二极管D9阳极、第八三极管Q8发射极连接,第十电阻R10另一端和第三寄存器U3的12引脚连接,第九二极管D9阴极和第九电阻R9一端连接,第八三极管Q8基极和第七二极管D7阳极、第五三极管Q5基极连接,第八三极管Q8集电极和第五光耦模块U5的A极连接,第九电阻R9一端和第五光耦模块U5的E极、第六光耦模块U6的E极连接,第五光耦模块U5的C极、第六光耦模块U6的C极和电源连接,第七三极管Q7发射极、第八电阻R8另一端、第九电阻R9另一端、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发光二极管D10、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所述第十发光二极管D10阳极和第六光耦模块U6的E极、第一MCU芯片U1的21引脚连接,第十发光二极管D10阴极和第九电阻R9一端连接,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阳极和第五光耦模块U5的E极、第一MCU芯片U1的22引脚连接,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阴极和第九电阻R9一端连接,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和第三寄存器U3的14引脚连接,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的阴极和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阴极、第十一电阻R11一端连接,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阳极和第三寄存器U3的13引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所述第十三电阻R13串接在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和电源之间,第十四电阻R14串接在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和电源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十二电阻R12,所述第十二电阻R12串接在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和电源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所述第十五电阻R15一端和第三寄存器U3的10引脚连接,第十六电阻R16一端和第三寄存器U3的9引脚连接,第十七电阻R17和第三寄存器U3的1引脚、2引脚、7引脚、电源连接,第十八电阻R18一端和第三寄存器U3的11引脚连接,第十五电阻R15另一端、第十六电阻R16另一端、第十七电阻R17另一端、第十八电阻R18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所述第十九电阻R19一端和第一三极管Q1基极连接,第二十电阻R20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基极连接,第十九电阻R19另一端、第二十电阻R20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十一电阻R21,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21一端和第三三极管Q3基极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13]通过控制模块对列车行驶在不同路段时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通过调用不同算法的汇编程序对信号进行修正,可适用在不同地平线的路段或区域内,并且控制模块在运行
过程中,可以降低总线占用,利于增加一些其他辅助功能完善测速,增加集成度。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速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列车定位并反馈列车启动信号和跨路段信号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列车测速在不同的行驶地段时,通过控制模块调用不同路段的修正程序对列车测速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修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速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MCU芯片、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寄存器、第四译码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基极、第二三极管基极和第一MCU芯片连接,第一三极管发射极和第一二极管阳极、第三寄存器的9引脚连接,第一二极管阴极和第一电阻一端、第二二极管阴极连接,第一电阻另一端和第二电阻一端、第二运算放大器同相端、第一电容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反相端和第三电阻一端、第四电阻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阳极和第三寄存器的10引脚、第二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一MCU芯片输出端和第三寄存器的11引脚连接,第一三极管集电极、第二三极管集电极、第三电阻另一端和电源连接,第四电阻另一端、第一电容另一端、第二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第三寄存器和第四译码器连接,第四译码器和第一MCU芯片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速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二电容,所述第三三极管集电极、第四三极管集电极和电源连接,第三三极管基极和第一MCU芯片连接,第三三极管发射极和第三二极管阳极、第四二极管阳极、第四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三二极管阴极和第一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四二极管阴极和第二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四三极管发射极和第五电阻一端连接,第五电阻另一端和第二电容一端、第五二极管阳极、第六电阻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阴极和第一电容一端连接,第六电阻另一端、第二电容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速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光耦模块、第六光耦模块、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第八三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所述第七电阻一端和第三寄存器的15引脚连接,第七电阻另一端和第六三极管发射极、第五三极管集电极、第八二极管阳极连接,第八二极管阴极和第四译码器的1引脚、第九电阻一端连接,第六三极管基极和第六二极管阳极、第七三极管基极连接,第六二极管阴极和第七二极管阴极、第八电阻一端、第五光耦模块的K极连接,第六三极管集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劲嵩陈光武巴得俊邢东峰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