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靶向代谢组学鉴定漂白紫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956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靶向代谢组学鉴定漂白紫胶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基于代谢组学筛选漂白紫胶的标志性代谢物;然后通过对待鉴定样本进行HPLC分析,确定样本中含有的化合物的种类;如果样本中含有漂白紫胶的标志性代谢物,则样本含有漂白紫胶;如果样本中不含有漂白紫胶的标志性代谢物,则样本不含有漂白紫胶。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用于鉴定样本中是否含有漂白紫胶,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鉴定准确率高,可靠性好,提高了鉴定效率,避免了因为样本中的其他物质干扰了漂白紫胶的定性定量检测,避免了不同漂白工艺造成的漂白紫胶组分差异对漂白紫胶定性定量分析影响,鉴定结果准确,可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靶向代谢组学鉴定漂白紫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果蜡质量鉴定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鉴定液体果蜡中是否含有漂白紫胶的方法,属于天然食品掺杂鉴定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持水果和蔬菜较好的感官品质、微生物安全和营养价值,延长果蔬贮藏期和货架期,保鲜处理是果蔬采后管理的重要环节。液体果蜡是一种用于果蔬处理的涂膜剂,是广泛使用的果蔬涂膜保鲜剂。液体果蜡涂覆在果蔬表面形成一层多孔、连续的不规则薄膜,可以很好地抑制各种生理生化的反应速率,减少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流失,保持果蔬的品质。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液体果蜡的效果,依据果蔬的不同生理特点,对于不同的果蔬产品选择其适宜的液体果蜡就显得极为重要。出于安全、环保和优质的因素,可食性液体果蜡在果蔬中的应用也愈发受到人们的青睐。
[0003]紫胶是紫胶虫分泌的一种呈紫红色的天然混合物,也叫赤胶或虫胶,中药学上称为紫草茸。紫胶是目前已经开发利用的唯一一种动物树脂,主要由紫胶树脂、色素和蜡组成。紫胶树脂经过漂白,去除紫胶黄色素,便得到漂白紫胶。漂白紫胶天然、无毒,且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中国、美国、欧盟、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允许在食品和药品领域添加的天然齐聚物,在果蔬保鲜领域应用极广。然而,由于近年来紫胶价格波动,市场上出现了漂白紫胶基液体果蜡以假乱真的现象。中国已发生数件因液体果蜡中是否含有漂白紫胶的争议而引发的商业纠纷案件。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检测手段,不仅从业者面对琳琅满目的样品时难以辨别,相关管理部门也显得无能为力。
[0004]目前,有关漂白紫胶的鉴定性检测鲜有报道,漂白紫胶的检测主要以紫胶树脂的鉴定和检测方法为依据。紫胶树脂是由多种脂肪酸和倍半萜烯酸组成的内酯和交酯,而且紫胶树脂不仅是一系列复杂单体形成的聚酯混合物,并且没有固定的结构和组成,这给紫胶的检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漂白紫胶是紫胶树脂经漂白后形成的浅色紫胶树脂,漂白过程中除色素等发色基团被破坏外,同时不同程度地发生对紫胶树脂的损伤反应,这无疑加剧了紫胶树脂结构和组成的复杂性。
[0005]目前,紫胶树脂的检测主要采用气质联用法,但气相色谱法不仅需要将样品衍生化,且要求被检测组分在检测温度范围内可被汽化,容易造成信息损失。HPLC

MS的方法也被用到紫胶树脂的检测过程中,但目前的HPLC

MS是针对紫胶树脂的检测,这种方法不仅需要依赖大型的液相色谱

高分辨质谱联用仪,并且谱图解析需要依赖分析者的解谱能力和对样品的熟悉程度,稍有不慎容易造成结果偏差。
[0006]在液体果蜡配方中,漂白紫胶是成膜基质,此外还含有其它类型聚合物或辅助性添加物。这些物质的干扰无疑再次增加了漂白紫胶检测的难度。目前,紫胶的检测方法以光谱法为主,其虽可与紫胶结构产生直接的关联,但当紫胶存在于混合物中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急剧下降。虽然Wang(Wang L L,Ishida Y,Ohtani H,Tsuge S.Analytical Chemistry,1999,71(7):1316

1322)等人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

MS)、Sutherland
(Sutherland K,Delr
í
o J C.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14,1338(2014):149

163)等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er,Py

GC

MS)的方法在分子水平上获得紫胶组成的详细信息,但是由于气相色谱需要化学或热预处理以获得适合气相色谱分析的组分,且容易造成紫胶组成信息丢失。因上述原因,Tamburini(Tamburini D,dyer J,bonaduce I.ScientiffcReports,2017,7(1):14784)和Coeho(Coelho C,Nanabala R,M
é
nager M,Commereuc S,Verney V.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12,97(6),936

940)等人探索了以LC

QTOF

MS(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LC

QTOF

MS)的方法检测紫胶的工作,这种紫胶检测方法促使业界深入认识了紫胶的化学组成,同时给液体果蜡保鲜涂膜中漂白紫胶的定性检测提供参考和基础数据。
[0007]代谢组学是一种旨在识别和量化小分子代谢物的新型研究手段,它从整体角度出发,运用现代检测技术对目标物中尽可能多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检测。代谢组学与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和化学计量学的结合大幅促进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随着高精度、高分辨仪器的发展和数据库的不断完善,目前,已在微生物代谢、药物开发、毒性评价等领域广泛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LC

QTOF

MS和ELSD(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ELSD)结合的方式,探索了以靶向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对液体果蜡涂膜中的漂白紫胶进行鉴定分析。为尽量避免不同漂白工艺对漂白紫胶组分造成的差异,本专利技术以漂白紫胶的单体组成化合物(链状脂肪酸和萜烯酸)为靶向代谢物,通过对收集的具有代表性的漂白紫胶的单体组成进行差异性分析,找到共性的靶向代谢物作为代谢组学的生物标志物,建立漂白紫胶的定性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商业化液体果蜡和对照品的验证性分析来证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可靠性,为漂白紫胶基液体果蜡产品中漂白紫胶的定性鉴定提供科学依据,为液体果蜡的质量鉴定和质量监督提供新的检测方法。
[0009]漂白紫胶是检测的原料,而不同生产厂家的漂白紫胶的组成、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提高检测方法的普适性,本专利技术在原料搜集过程中,通过广泛搜集市场商业化的漂白紫胶样品,以尽可能提高原料样本的代表性,通过分析原料之间的差异性,证明了本专利技术方法从漂白紫胶中筛选出的共性靶向代谢物的适用性和普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漂白紫胶的鉴定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靶向代谢组学鉴定漂白紫胶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代谢组学筛选漂白紫胶的标志性代谢物,如果待测样品中含有标志性代谢物,则样品中含有漂白紫胶,本专利技术方法用于鉴定样本中是否含有漂白紫胶,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鉴定准确率高,可靠性好,提高了鉴定效率,避免了因为样本中的其他物质干扰了漂白紫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靶向代谢组学鉴定漂白紫胶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代谢组学筛选漂白紫胶的标志性代谢物;2)对待测样本进行HPLC分析,确定待测样本中含有的化合物种类;3)如果待测样本中含有漂白紫胶的标志性代谢物,则待测样本中含有漂白紫胶;如果待测样本中不含有漂白紫胶的标志性代谢物,则待测样本中不含有漂白紫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标志性代谢物为:SAI,9,10

DEA,JA,SA,LLA,JAI和9,10

DAA。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按照如下方法筛选标志性代谢物:1A)选择至少20个漂白紫胶样本,并对每个样本分别进行皂化处理,获得皂化漂白紫胶目标物;然后用甲醇溶解皂化漂白紫胶目标物,制成浓度为5

15mg/mL的漂白紫胶HPLC进样溶液,备用;1B)对每个漂白紫胶样本的漂白紫胶HPLC进样溶液进行HPLC

MS分析、HPLC

ELSD分析,获得每个样本对应的HPLC

MS数据和HPLC

ELSD数据;1C)根据每个漂白紫胶样本的HPLC

MS数据,根据每个样本中含有的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离子碎片特征,确定每个漂白紫胶样本中含有的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确定每个漂白紫胶样本中均含有的共性靶向代谢物;1D)根据HPLC

ELSD的分析结果,通过归一化法计算每个漂白紫胶样本中含有的每一个共性靶向代谢物在各对应漂白紫胶样本中的相对含量;1E)将所有漂白紫胶样本的共性靶向代谢物在每个漂白紫胶样本中的相对含量进行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有监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根据样本的聚类特征,选择有监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1F)在有监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中,采用代谢组学差异性分析方法对每个共性靶向代谢物在漂白紫胶样本中的代表性进行分析,根据获得的共性靶向代谢物变量的VIP值和载荷分布特征,筛选获得漂白紫胶的标志性代谢物。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张雯雯唐保山张弘陈龙邢淑婕马金菊雷磊朱静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农林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