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948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储能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桩设备,每个电桩设备上设有第一充电口;储能机器人,储能机器人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电池,底座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用于驱动底座相对于地面移动;支架,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第二充电口,相对于底座的高度可调;多个传感器,用于确定底座的移动范围和/或环境信息;控制器,设于电桩设备和/或储能机器人上,控制器用于在底座移动至电桩设备的充电范围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充电口升降以使第二充电口与第一充电口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将储能机器人与电桩设备对位时,可灵活调整第二充电口的高度,以便于与电桩设备上的第一充电口相连。于与电桩设备上的第一充电口相连。于与电桩设备上的第一充电口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户外场景下,用户在需要用电时,通常会选择户外电源,对于用户用电需求较高的情况下,现有的户外电源的重量随着储电量的增多而增大,在长时间需要使用户外电源时,通常会利用太阳能进行充能,充能效率与太阳能板的面积相关,太阳能板的面积过大,无法很好的兼顾便携性和充电效率,此外,在存在多点用电的需求时,搬运户外电源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兼顾便携性和充电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桩设备,每个电桩设备上设有第一充电口;储能机器人,储能机器人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电池,底座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用于驱动底座相对于地面移动;支架,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支架上设有多个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与电池电连接,多个太阳能板在第一状态下的受光面积小于在第二状态下的受光面积;第二充电口,与底座活动连接,第二充电口相对于底座的高度可调;多个传感器,设于底座和/或支架上,传感器用于确定底座的移动范围和/或环境信息;控制器,设于电桩设备和/或储能机器人上,控制器用于在底座移动至电桩设备的充电范围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充电口升降以使第二充电口与第一充电口相连接。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储能系统,包括电桩设备和储能机器人,储能机器人主要包括底座、支架和传感器,其中,底座内设有电池,作为储能部件,在底座还设有移动装置,在移动装置的作用下可带动底座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移动供电,可以理解,在户外场景下,在不同时间点会存在不同地点的用电需求,此时可通过移动装置带着电池移动到不同位置,极大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程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在底座上还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支架,通过在支架上设置太阳能板,在户外阳光较为强烈,发电效率较高的情况下,可通过太阳能板对电池进行补能,从而保证更长时间的使用。本方案中,在底座和支架中的至少一个结构上还设有传感器,可对储能机器人周边的环境以及对应的移动范围进行获取和确定,从而可实现底座的移动控制、太阳能板的移动控制,甚至是对天气阴晴的检测,极大地提高储能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的智能化,可作为用户在实际使用中较为理想的工具,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7]其中,本方案主要包括电桩设备和储能机器人,在电桩设备上设有第一充电口,储能机器人上设有第二充电口,第二充电口的位置是活动的,其中,电桩设备提供充电接口,供储能机器人连接并充电,对于储能机器人而言,在移动至充电范围后,第二充电口会自动
的调节高度,使得第二充电口与第一充电口相连。可以理解,在存在多个电桩设备可为储能机器人充电时,由于不同电桩设备的高低位置可能存在差异,故而机器人在与不同的充电桩进行匹配时,会进行竖直方向的位置调节。
[0008]需要补充的是,本方案中,储能机器人可以根据传感器的数据自动寻找电桩设备并与其连接,实现自动充电,提高充电效率和便利性。
[0009]进一步地,除太阳能充电外,储能机器人可以支持其他充电方式,如利用电桩设备进行交流充电、无线充电等,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0010]此外,储能机器人可以根据电池剩余电量、充电需求等信息自动调度充电任务,提高充电效率。
[0011]需要强调的是,本方案中位于支架上的太阳能板是可以移动的,存在不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多个太阳能板的受光面积较小,属于收纳状态,仅存在一个太阳能板或者不存在太阳能板接收到光线为电池充电,在第二状态下,多个太阳能板的受光面积较大,属于展开状态,此时应用于阳光较为强烈,需要大功率为电池充电的场景。
[0012]可以理解,太阳能板和电池之间为电连接,具体可以为:太阳能板和电池之间的连接需要使用一个充电控制器。在具体连接时,需先将太阳能板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充电控制器的正极和负极,再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充电控制器的正极和负极。
[0013]进一步地,储能机器人整体可以移动,且支架相对于底座的位置可以调整,从而可改变太阳能板的角度,兼顾便携性和发电效率,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0014]进一步地,支架和底座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磁吸连接、卡扣连接等,只要方便二者相连即可。
[0015]其中,移动装置可以仅为车轮,通过外力带动底座移动,或者车轮上设置电机的驱动轮,驱动轮可以直接带动底座移动。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桩设备上的第一充电口的高度可调,控制器用于调整第一充电口的高度以使第一充电口与第二充电口相连接。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桩设备上的第一充电口和储能机器人上的第二充电口均可调节高度,使得连接更加灵活,适应不同场景和需求。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传感器包括激光传感器,在底座移动至电桩设备的充电范围的情况下,激光传感器接收由电桩设备反射回的光线信息,控制器根据光线信息控制第二充电口的升降。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激光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线信息自动寻找电桩设备并与之连接,实现自动充电,提高充电效率和便利性。具体地,激光传感器会向外发出光线信息,根据电桩设备反射后射入激光传感器后的光线信息,自动调整第二充电口的高度,实现与电桩设备上的第一充电口的精确对接。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传感器包括霍尔传感器,在底座移动至电桩设备的充电范围的情况下,霍尔传感器接收与电桩设备对应的磁场信息,控制器根据磁场信息控制第二充电口的升降。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霍尔传感器接收到的磁场信息自动寻找电桩设备的第二充电口的位置,霍尔传感器接收到的磁场信息可帮助储能机器人精确调整第二充电口的高度,实现与电桩设备上的第一充电口的精确对接并与之连接,实现自动充电。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器用于在第二充电口与第一充电口相连后,控制电桩设备为储能机器人充电;或控制器用于在第二充电口与第一充电口相连后,控制储能机器人通过电桩设备将电量输送至储能设备中。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二充电口与第一充电口相连后,控制器可以自动判断是为储能机器人充电还是将电量输送至储能设备中,可以理解,在某些场景下,储能机器人可以将自身多余的电量输送回电桩设备,实现双向充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024]进一步地,控制器可以根据电网需求响应信号,自动调整储能机器人的充电和放电策略,降低电网负荷。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移动装置包括履带和/或万向轮。
[0026]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移动装置而言,可以采用单履带的结构,或者采用单万向轮的结构,甚至可以在底座上同时设置履带和万向轮,履带结构的适应性强,履带能够适应多种地形,包括泥泞、崎岖、不平等等,负载能力强,能够承载更重的重量,牵引力强,履带的牵引力比轮子更强,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电桩设备,每个所述电桩设备上设有第一充电口;储能机器人,所述储能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电池,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底座相对于地面移动;支架,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多个所述太阳能板在第一状态下的受光面积小于在第二状态下的受光面积;第二充电口,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充电口相对于所述底座的高度可调;多个传感器,设于所述底座和/或所述支架上,所述传感器用于确定所述底座的移动范围和/或环境信息;控制器,设于所述电桩设备和/或所述储能机器人上,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底座移动至所述电桩设备的充电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充电口升降以使所述第二充电口与所述第一充电口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桩设备上的第一充电口的高度可调,所述控制器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充电口的高度以使所述第一充电口与所述第二充电口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激光传感器,在所述底座移动至所述电桩设备的充电范围的情况下,所述激光传感器接收由所述电桩设备反射回的光线信息,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光线信息控制所述第二充电口的升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霍尔传感器,在所述底座移动至所述电桩设备的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炜孙中伟徐涛尹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