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低压自动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911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低压自动转换装置,包括柱塞外壳;所述柱塞外壳的表面底端设有降温外壳,柱塞外壳的底端设有高压油管,所述柱塞外壳的一侧设有油箱,柱塞外壳的侧面靠近油箱设有转换阀,油箱和转换阀通过导管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柱塞外壳、手持柱塞、柱塞低压端、柱塞高压端和高压油管以及转换阀结构,通过手持柱塞往复打压,油缸内的油液持续增加,当油缸内的油压大于转换阀弹簧钢珠的阻力时,转换阀下方的油液将转换阀向上顶起,从而使得柱塞外壳内部低压油腔中的液压油直接回油箱,因此避免了低压油一直要克服转换阀的阻力才能回油箱,从而避免了工作人员对转换阀的作用力,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实现省力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低压自动转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低压自动转换
,具体为一种高低压自动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压手动泵,作为液压动力源,具有外型小、质星轻、便于携带等特点,特别适合紧急情况及爆炸危险的场所,在当前的交通事故救援、地震灾害救援、意外事故救援等救援中,液压手动泵作为液压系统动力源起着关键作用,而在使用液压手动泵的过程中为了使得液压手动泵使用更加方便快捷,需要对液压手动泵高低压进行转换。
[0003]液压手动泵通过高低压转换机构对内部压力进行转换过程中,现有的转换机构较为复杂,同时在液压手动泵处于高压输出时,位于转换机构中的高压情况下的液压油流量较小,使得流动的液压油无法满足手动泵的内部需要,使得液压手动泵的工作效率降低,因此为了达到液压手动泵需要的工作效率,使得需要增加人员的工作响度,从而造成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且操作费时费力;
[0004]手持柱塞通过往复上下打压,使得手持柱塞底端的柱塞低压端与柱塞高压端在柱塞外壳内部来回移动,同时在通过橡胶密封圈保持柱塞密封性的过程中,柱塞低压端与柱塞高压端都会与柱塞外壳内部产生接触磨擦,而长时间的磨擦会造成柱塞外壳内部产生热量,而热量对液压有存在不良影响,因此当液压油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时很容易造成液压油出现问题,使得转换机构内部出现损坏,从而造成转换机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低压自动转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造成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且操作费时费力以及转换机构内部出现损坏,从而造成转换机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低压自动转换装置,包括柱塞外壳;所述柱塞外壳的表面底端设有降温外壳,柱塞外壳的底端设有高压油管,所述柱塞外壳的一侧设有油箱,柱塞外壳的侧面靠近油箱设有转换阀,油箱和转换阀通过导管相互连接;
[0007]所述柱塞外壳的表面设有手持柱塞,手持柱塞的底端位于柱塞外壳的内部设有柱塞低压端,所述柱塞低压端的底端中央位置设有柱塞高压端,柱塞高压端的底端位于高压油管的内部,柱塞外壳和高压油管通过导管与转换阀相互连接;
[0008]所述降温外壳的表面顶端设有注水口,降温外壳的内部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的内部侧面设有导热块,降温外壳的底端设有连接管,高压油管的表面顶端通过连接管设有相同降温外壳。
[0009]优选的,所述柱塞低压端和柱塞高压端的底端表面设有密封橡胶圈,柱塞低压端和柱塞高压端的表面分别与柱塞外壳和高压油管的内壁紧密贴合。
[0010]优选的,所述油箱的底端设有低压进油管和高压进油管,低压进油管和高压进油管的底端分别设有单向阀外壳,高压进油管的底端的单向阀外壳通过导管与高压油管的表
面底端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柱塞外壳的底端位于高压油管的一侧设有低压出油管,低压出油管的表面顶端设有低压油路管,低压油路管的一端与低压进油管底端单向阀外壳相互连接,低压出油管的底端设有相同单向阀外壳,低压出油管通过单向阀外壳与高压油管的底端相互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单向阀外壳内部底端设有弹簧,弹簧的顶端设有密封球,密封球的顶端表面与单向阀外壳的内部顶端接触。
[0013]优选的,所述高压油管的表面底端设有高压油路管,高压油路管的表面通过导管设有安全阀,高压油路管的表面与转换阀之间设有高压油道,高压油路管的一端设有开关阀。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采用了柱塞外壳、手持柱塞、柱塞低压端、柱塞高压端和高压油管以及转换阀结构,实现对外接油缸内部高低压快速转换,通过手持柱塞往复打压,油缸内的油液持续增加,当油缸内的油压大于转换阀弹簧钢珠的阻力时,转换阀下方的油液将转换阀向上顶起,从而使得柱塞外壳内部低压油腔中的液压油直接回油箱,因此避免了低压油一直要克服转换阀的阻力才能回油箱,从而避免了工作人员对转换阀的作用力,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实现省力的效果。
[0016]2、本技术采用了降温外壳、注水口、储水腔和导热块以及连接管结构,实现对柱塞外壳内部的热量进行快速散热,通过注水口往降温外壳内部的储水腔进行灌入冷却水,接着通过铝型材制成的导热块对柱塞外壳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接着通过导热块在冷却水中的接触,使得热量被冷却水吸收,同时位于柱塞高压端接触的高压油管表面顶端通过连接管连接相同的降温外壳,因此避免柱塞外壳内部由于接触磨擦产生热量对液压油造成出现损坏,使得转换机构得到有效保护,从而延长转换机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局剖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1、柱塞外壳;101、手持柱塞;102、柱塞低压端;103、柱塞高压端;104、密封橡胶圈;105、低压出油管;106、低压油路管;2、降温外壳;201、注水口;202、储水腔;203、导热块;204、连接管;3、高压油管;301、高压油路管;302、安全阀;303、开关阀;304、高压油道;4、油箱;401、低压进油管;402、高压进油管;5、转换阀;6、单向阀外壳;601、弹簧;602、密封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0026]实施例一:
[002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低压自动转换装置,包括柱塞外壳1;柱塞外壳1的表面底端设有降温外壳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压自动转换装置,包括柱塞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外壳(1)的表面底端设有降温外壳(2),柱塞外壳(1)的底端设有高压油管(3),所述柱塞外壳(1)的一侧设有油箱(4),柱塞外壳(1)的侧面靠近油箱(4)设有转换阀(5),油箱(4)和转换阀(5)通过导管相互连接;所述柱塞外壳(1)的表面设有手持柱塞(101),手持柱塞(101)的底端位于柱塞外壳(1)的内部设有柱塞低压端(102),所述柱塞低压端(102)的底端中央位置设有柱塞高压端(103),柱塞高压端(103)的底端位于高压油管(3)的内部,柱塞外壳(1)和高压油管(3)通过导管与转换阀(5)相互连接;所述降温外壳(2)的表面顶端设有注水口(201),降温外壳(2)的内部设有储水腔(202),所述储水腔(202)的内部侧面设有导热块(203),降温外壳(2)的底端设有连接管(204),高压油管(3)的表面顶端通过连接管(204)设有相同降温外壳(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压自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低压端(102)和柱塞高压端(103)的底端表面设有密封橡胶圈(104),柱塞低压端(102)和柱塞高压端(103)的表面分别与柱塞外壳(1)和高压油管(3)的内壁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压自动转换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孙佳俊何辉旺申增瑞朱甲哲刘东洋张志伟王长亮樊家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红阳远大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