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链离焦镜片及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8850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点链离焦镜片及眼镜,涉及离焦镜片技术领域,所述点链离焦镜片包括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光学矫正区、主离焦区和辅离焦区,所述辅离焦区包括多个第一弧形离焦带,所有所述第一弧形离焦带的中线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主离焦区外侧,所述第一弧形离焦带沿其中线依次设置有多个单元离焦部;所述眼镜包括所述点链离焦镜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离焦区和辅离焦区相互配合,具有合理的离焦面积,提供充足的离焦量,能够有效制造成像超前的光学现象,视力加深的抑制效果显著,辅离焦区其单元离焦部采用类似于星链结构的弧形分布方式,离焦点疏密有度,具有合理的明视区域,明视区充足,视物不变形,佩戴清晰舒适。戴清晰舒适。戴清晰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链离焦镜片及眼镜


[0001]本技术涉及离焦镜片
,具体涉及一种点链离焦镜片及眼镜。

技术介绍

[0002]远视离焦即成像在视网膜之后,成像滞后,眼球会往视网膜后方的位置生长,眼轴的增长,使眼球屈光状态向近视发展;近视离焦即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成像超前,眼球会往视网膜前方的位置生长,眼轴变短,使眼球屈光状态向远视发展。
[0003]目前的近视离焦镜片便是采用前述近视离焦原理,其镜片靠近中心的区域设置有多个相应结构的离焦点,在使用的过程中,光线穿过离焦点投射至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离焦,由此延缓眼轴增长的发展,从而起到延缓近视加深的作用;现有的近视离焦镜片仅在靠近中心位置的区域设置离焦点,不但离焦区外侧存在较大空白区域,该区域存在成像滞后的现象,会刺激眼轴生长,导致视力加深,而且离焦点集中在靠近中心区域的位置,离焦点过密会导致明视区过小,造成视物扭曲变形,影响佩戴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点链离焦镜片及眼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离焦镜片视力加深的抑制效果较差,且佩戴不舒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点链离焦镜片,包括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光学矫正区、主离焦区和辅离焦区,其中:所述辅离焦区包括多个第一弧形离焦带,所有所述第一弧形离焦带的中线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主离焦区外侧,所述第一弧形离焦带沿其中线依次设置有多个单元离焦部。
[0007]本技术所述的中线为虚拟线,其并非实质存在的线。
[0008]优选地,所述辅离焦区包括多个第二弧形离焦带,所有所述第二弧形离焦带的中线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主离焦区的外侧,所述第二弧形离焦带沿其中线依次设置有多个单元离焦部。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离焦带的中线沿顺时针方向弯曲设置,所述第二弧形离焦带的中线沿逆时针方向弯曲设置;所述单元离焦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离焦带其中线与所述第二弧形离焦带其中线相交的位置。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离焦带的中线设置为圆弧;所述第二弧形离焦带的中线设置为圆弧。
[0011]优选地,沿由内至外方向,所述环形离焦带其单元离焦部的离焦度数逐增;所述第一弧形离焦带其单元离焦部、所述第二弧形离焦带其单元离焦部与最外层所述环形离焦带其单元离焦部的离焦度数相同。
[0012]优选地,所述主离焦区包括多个环形离焦带,所有所述环形离焦带沿由内至外方
向依次套设;所述环形离焦带包括多个周向均匀设置的单元离焦部。
[0013]优选地,所述镜片本体上设置有刻度辅助区,所述刻度辅助区设置在所述辅离焦区的外侧;所述刻度辅助区包括多个刻度线,所有所述刻度线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镜片本体的边部位置。
[0014]优选地,所述镜片本体设置为凹透镜,所述单元离焦部设置为凸起。
[0015]优选地,所述镜片本体设置为凸透镜,所述单元离焦部设置为凹槽或凸起。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眼镜,包括前述任一所述点链离焦镜片。
[00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点链离焦镜片及眼镜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所述点链离焦镜片包括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光学矫正区、主离焦区和辅离焦区,光学矫正区用于视力的矫正,主离焦区和辅离焦区相互配合,制造成像超前的光学原理,有效抑制视力加深。
[0019]所述辅离焦区包括多个第一弧形离焦带,所有所述第一弧形离焦带的中线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主离焦区外侧,所述第一弧形离焦带沿其中线依次设置有多个单元离焦部,辅离焦区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有效阻隔现有离焦镜片其离焦区外侧一通到底的空白成像滞后,另一方面单元离焦部采用类似于星链结构的弧形分布,疏密有度,具有合理的明视区域,明视区充足,视物不变形,佩戴清晰舒适,同时辅离焦区与主离焦区相配合,具有良好的离焦效果,视力抑制加深效果显著。
[0020]本技术主离焦区和辅离焦区相互配合,具有合理的离焦面积,提供充足的离焦量,能够有效制造成像超前的光学现象,视力加深的抑制效果显著,辅离焦区采用类似于星链结构的弧形分布方式,在保证离焦效果的基础上,单元离焦部疏密有度,具有合理的明视区域,明视区充足,视物不变形,佩戴清晰舒适。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含辅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A部发大图;
[0025]图4是本技术B部放大图;
[0026]图5是本技术近视离焦镜片的光线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远视离焦镜片的光线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镜片本体;2、光学矫正区;3、主离焦区;31、环形离焦带;4、辅离焦区;41、第一弧形离焦带;42、第二弧形离焦带;5、刻度辅助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
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31]实施例1:
[003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点链离焦镜片,如图1

图4所示,所述点链离焦镜片包括镜片本体1,镜片本体1的直径设置为65~80mm,镜片本体1采用PC(聚碳酸酯)材质或者树脂材质等。
[0033]镜片本体1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光学矫正区2、主离焦区3和辅离焦区4,辅离焦区4包括多个第一弧形离焦带41,所有第一弧形离焦带41的中线周向均匀分布在主离焦区3外侧,第一弧形离焦带41沿其中线依次设置有多个单元离焦部。
[0034]镜片本体1设置为凹透镜,所述单元离焦部设置为凸起,所述单元离焦部设置为圆形,其直径为0.6~1.3mm,所述点链离焦镜片形成近视离焦镜片。
[0035]如图5所示,使用者佩戴所述近视离焦镜片,部分光线穿过光学矫正区2,折射后,经瞳孔聚焦至视网膜上,成像清晰。
[0036]部分光线穿过主离焦区3和辅离焦区4其单元离焦部间的空白间隙,折射后,经瞳孔聚焦至视网膜上,成像清晰。
[0037]剩余部分光线穿过主离焦区3和辅离焦区4的单元离焦部,折射后,经瞳孔聚焦至视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链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光学矫正区、主离焦区和辅离焦区,其中:所述辅离焦区包括多个第一弧形离焦带,所有所述第一弧形离焦带的中线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主离焦区外侧,所述第一弧形离焦带沿其中线依次设置有多个单元离焦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链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离焦区包括多个第二弧形离焦带,所有所述第二弧形离焦带的中线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主离焦区的外侧,所述第二弧形离焦带沿其中线依次设置有多个单元离焦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链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离焦带的中线沿顺时针方向弯曲设置,所述第二弧形离焦带的中线沿逆时针方向弯曲设置;所述单元离焦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离焦带其中线与所述第二弧形离焦带其中线相交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链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离焦带的中线设置为圆弧;所述第二弧形离焦带的中线设置为圆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链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离焦区包括多个环形离焦带,所有所述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娟徐嘉朗刘书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领胡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