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榨热榨螺旋榨油机,包括箱体,冷榨榨镗和热榨榨镗;热榨榨镗和冷榨榨镗内均转动连接有榨螺;两个榨螺之间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榨螺与驱动装置连接;冷榨榨镗的一端设有延伸至箱体外的冷榨进料口,且其另一端设有出渣口一,热榨榨镗上位于出渣口一下方的一端设有热榨进料口,其另一端设有出渣口二;冷榨榨镗和热榨榨镗的底部分别设有冷榨出油口和热榨出油口;冷榨出油口和热榨出油口的下方有导油板一和导油板二;冷榨榨镗的外壁上设有夹套一;热榨榨镗的外壁上靠近出渣口二的一侧设有加热装置,其靠近热榨进料口的一侧设有夹套二;导油板二背面上设有冷却盒;夹套一、夹套二以及冷却盒上均设置有导热介质进口和导热介质出口。和导热介质出口。和导热介质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榨热榨螺旋榨油机
[0001]本技术属于榨油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冷榨热榨螺旋榨油机。
技术介绍
[0002]螺旋榨油机是一种常用的榨油设备,其利用榨螺不断旋转,在不断推进料胚的同时,对料胚进行压榨,使得油脂被压榨出来。常用的螺旋榨油机根据榨镗内温度的不同,将压榨工艺分为冷榨和热榨。其中冷榨是指榨镗内温度低于60℃,而热榨是指榨镗内的温度高于60℃。冷榨由于温度较低,油脂的营养成分保存的最为完整,但是其出油率较低。现有技术中的冷榨螺旋榨油机一般采用不设置加热装置,直接进行压榨的方式进行,但是随着物料在榨螺中的移动,由于摩擦力以及榨螺长时间工作,会导致榨镗内的温度逐渐升高,局部温度会高于60℃,因此影响冷榨油脂的质量。而热榨螺旋榨油机则是在榨镗外部设置加热装置,以此提高榨镗的温度,最终榨出的油脂温度也较高,需要在油桶内进行自然降温,因此放置的时间较长,且热量也被浪费掉。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冷榨热榨螺旋榨油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将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本技术的一种冷榨热榨螺旋榨油机,包括箱体,以及从上往下设置在箱体内的冷榨榨镗和热榨榨镗;所述热榨榨镗和所述冷榨榨镗内均转动连接有榨螺;两个榨螺中心轴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箱体外,且两者之间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榨螺的中心轴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冷榨榨镗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箱体外的冷榨进料口,且其另一端设置有出渣口一,所述热榨榨镗上位于所述出渣口一下方的一端设置有热榨进料口,其另一端设置有出渣口二;所述冷榨榨镗和所述热榨榨镗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冷榨出油口和热榨出油口;所述冷榨出油口和所述热榨出油口的下方设置有向相反方向延伸的导油板一和导油板二;所述冷榨榨镗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为冷榨榨镗降温的夹套一;所述热榨榨镗的外壁上靠近出渣口二的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其靠近热榨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夹套二;所述导油板二背面上设置有用于为油脂降温的冷却盒;所述夹套一、所述夹套二以及所述冷却盒上均设置有导热介质进口和导热介质出口,且所述导热介质进口均位于下方,导热介质出口均位于上方。
[0005]进一步地,还包括热量循环系统;所述热量循环系统包括缓冲罐,循环泵一以及循环泵二;所述冷却盒上的导热介质出口通过管道与缓冲罐连通,所述循环泵一的进口端与所述缓冲罐连通,其出口端与所述夹套二的导热介质进口连通;所述夹套一的导热介质出口,以及所述夹套二的导热介质出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散热器中,所述散热器的出口与备用罐连通;所述夹套一的导热介质进口以及所述冷却盒的导热介质进口通过循环泵二与所述备用罐之间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导油板二的两侧设置有阻挡油脂的折边;且所述导油板二的的正
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延长油脂停留时间的折流挡板,所述折流挡板的一端固定在导油板二其中一个折边上,其另一端与折边之间设置有容纳油脂通过的间隙;所述折流挡板全部倾斜向下设置,当油脂从热榨出油口流动到导油板二上时呈现S形的流动路径。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夹套一为下部设置有缺口的环状,且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冷榨出油口的下方。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夹套一和所述夹套二内均设置有分隔板,该分隔板分别将夹套一和夹套二分隔为两部分;所述分隔板的上部设置有连通口;所述夹套一和所述夹套二的导热介质出口和所述导热介质进口分别设置在分隔板的两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设置在热榨榨镗外壁上的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开口向下的U形加热管,热榨出油口位于所述U形加热管的开口处。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冷榨榨镗的外壁上设置夹套一,利用夹套一对冷榨榨镗进行降温,有效降低榨镗温度,避免出现榨镗内温度高于60℃的情况;2.本技术在导油板二的背面设置冷却盒,可以对热榨的油脂进行降温,避免了热榨后的油脂需要长时间的降温,影响工作效率;3.本技术设置有热量循环系统,热榨后的油脂被冷却盒内的介质进行降温后,其再进入到夹套二内,使得热量得以循环,对热榨榨镗进行加热,避免了热量的浪费,降低了加热装置的热量消耗;热介质被再次利用后,温度得以降低,同时再利用散热器再次散热后,可以进行再次利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A
‑
A向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1、箱体;2、冷榨进料口;3、榨螺;4、冷榨榨镗;5、夹套一;6、驱动装置;7、热榨榨镗;8、夹套二;9、导油板一;10、出渣口一;11、热榨进料口;12、分隔板;13、连通口;14、导油板二;15、折流挡板;16、折边;17、冷却盒;18、导热介质进口;19、导热介质出口;20、缓冲罐;21、循环泵一;22、备用罐;23、循环泵二;24、散热器;25、U形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将结合附图1
‑
2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说明,以期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理解该技术方案的内容。
[0015]实施例1:
[0016]一种冷榨热榨螺旋榨油机,包括箱体1,以及从上往下设置在箱体1内的冷榨榨镗4和热榨榨镗7;所述热榨榨镗7和所述冷榨榨镗4内均转动连接有榨螺3;本实施例中的榨螺3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轴上设置有螺纹的榨螺即可,本实施例中并未对榨螺进行改进,因此此处不详细叙述榨螺的结构。
[0017]两个榨螺3中心轴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箱体1外,且两者之间通过同步带或者链条等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榨螺3的中心轴与驱动装置6连接;驱动装置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减速器和马达的组合形式,用于带动两个榨螺同时旋转。
[0018]所述冷榨榨镗4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箱体1外的冷榨进料口2,且其另一端设置有出渣口一10,所述热榨榨镗7上位于所述出渣口一10下方的一端设置有热榨进料口11,其另
一端设置有出渣口二;其中热榨进料口的上方可以增设一个导料斗,使得从出渣口一排出的物料通过导料斗进入到热榨进料口内。所述冷榨榨镗4和所述热榨榨镗7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冷榨出油口和热榨出油口;所述冷榨出油口和所述热榨出油口的下方设置有向相反方向延伸的导油板一9和导油板二14;所述导油板一9和导油板二14的两侧设置有阻挡油脂的折边16;所述导油板一和导油板二的下方设置有接油桶,本实施例中的接油桶可以直接放置在箱体内,防止放置在外部落入异物。在箱体的侧壁上设置可打开的门,便于将接油桶取出。
[0019]所述冷榨榨镗4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为冷榨榨镗4降温的夹套一5;所述热榨榨镗7的外壁上靠近出渣口二的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其靠近热榨进料口11的一侧设置有夹套二8;所述导油板二14背面上设置有用于为油脂降温的冷却盒17;所述夹套一5、所述夹套二8以及所述冷却盒17上均设置有导热介质进口18和导热介质出口19,且所述导热介质进口18均位于下方,导热介质出口19均位于上方。
[0020]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加热装置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榨热榨螺旋榨油机,包括箱体(1),以及从上往下设置在箱体(1)内的冷榨榨镗(4)和热榨榨镗(7);所述热榨榨镗(7)和所述冷榨榨镗(4)内均转动连接有榨螺(3);两个榨螺(3)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箱体(1)外,且两者之间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榨螺(3)与驱动装置(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榨榨镗(4)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箱体(1)外的冷榨进料口(2),且其另一端设置有出渣口一(10),所述热榨榨镗(7)上位于所述出渣口一(10)下方的一端设置有热榨进料口(11),其另一端设置有出渣口二;所述冷榨榨镗(4)和所述热榨榨镗(7)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冷榨出油口和热榨出油口;所述冷榨出油口和所述热榨出油口的下方设置有向相反方向延伸的导油板一(9)和导油板二(14);所述冷榨榨镗(4)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为冷榨榨镗(4)降温的夹套一(5);所述热榨榨镗(7)的外壁上靠近出渣口二的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其靠近热榨进料口(11)的一侧设置有夹套二(8);所述导油板二(14)背面上设置有用于为油脂降温的冷却盒(17);所述夹套一(5)、所述夹套二(8)以及所述冷却盒(17)上均设置有导热介质进口(18)和导热介质出口(19),且所述导热介质进口(18)均位于下方,导热介质出口(19)均位于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榨热榨螺旋榨油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量循环系统;所述热量循环系统包括缓冲罐(20),循环泵一(21)以及循环泵二(23);所述冷却盒(17)上的导热介质出口(19)通过管道与缓冲罐(20)连通,所述循环泵一(21)的进口端与所述缓冲罐(20)连通,其出口端与所述夹套二(8)的导热介质进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家福,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鼎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