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842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模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油缸、脱模顶杆、第二油缸、矩形板、下模具和成型模腔,所述第二油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滑板,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立板,所述立板顶端内侧连接有滑轨,所述滑板位于滑轨内,所述滑板顶部靠近中央处贯穿开设有贯通槽,所述滑板顶部靠近所述贯通槽两端均焊接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内套设有第二导套,所述第二导套顶部焊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导杆顶部与限位块顶端下侧之间连接有柱形弹簧。该新型工件在脱模时上端具备水平限位结构,工件不会一端翘起后与模具之间发生碰撞,从而避免发生损坏,在脱模时的良品率大大提升,适合广泛推广使用。推广使用。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铸造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铸造加工中,为了方便对铸造后的工件进行脱模,通常需要借助外力将工件从模腔内顶出,所以脱模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0003]专利号CN203254555U公开了一种脱模装置,包括底盘、旋转盘、导柱、推料杆和液压千斤顶,所述的底盘通过六角螺栓固定在模具上,所述的旋转盘嵌于所述底盘内,旋转盘上靠近边缘处均布有三根导柱,所述底盘中间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导柱从通孔处伸出于底盘之上,所述导柱中部固定有一个固定板,三根导柱穿过固定板,所述导柱顶端设有一个盖板,通过螺母将三根导柱和盖板固定;所述的固定板上方设有一个推板,所述的推板上方正中间设有一个液压千斤顶;所述的推板右部设有一个推料杆,所述推料杆上端与推板下表面固定,另一端穿过旋转盘顶在模具芯块上。本技术可有效的将铸件脱模,方便快捷,且受压均匀,脱模平稳,不会对铸件产生损伤。
[0004]以往的脱模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工件在脱模时上端不具备水平限位结构,工件容易一端翘起后与模具之间发生碰撞,从而发生损坏,在脱模时的良品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脱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模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脱模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油缸、脱模顶杆、第二油缸、矩形板、下模具和成型模腔,所述第二油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滑板,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立板,所述立板顶端内侧连接有滑轨,所述滑板位于滑轨内,所述滑板顶部靠近中央处贯穿开设有贯通槽,所述滑板顶部靠近所述贯通槽两端均焊接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内套设有第二导套,所述第二导套顶部焊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导杆顶部与限位块顶端下侧之间连接有柱形弹簧,所述限位块底端穿过贯通槽且位于所述下模具上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一侧焊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焊接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油缸。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部靠近中央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两端均连接有脱模顶杆,所述下模具顶部开设有成型模腔,所述成型模腔内底部两端均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脱模顶杆顶端位于通槽内,第一油缸在工作时动力输出端方便带动升降板和脱模顶杆向上移动,从而可以将成型模腔内的铸件顶出。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部靠近所述第一油缸两端处均通过螺钉安装有第一导套,
所述第一导套内套设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顶部与升降板底部焊接连接,通过第一导杆在第一导套内的上下移动,可以有效提升升降板在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具两端均焊接有延伸板,所述底座顶部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与延伸板焊接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一种脱模装置,铸造完成后,上模具在外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上移,第二油缸再带动滑板沿滑轨水平移动,使得限位块位于下模具正上方,第一油缸在工作时动力输出端方便带动升降板和脱模顶杆向上移动,从而可以将成型模腔内的铸件顶出,通过限位块、第二导套、柱形弹簧和第二导杆,使得限位块底部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与铸件上表面保持贴合,且提供一个向下的阻力,工件在被顶起时,在此阻力的限制下,不会出现一端翘起晃动,与下模具之间产生碰撞的情况,从而可以使得脱模时较为平稳,大大提升脱模时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脱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脱模装置的下模具和成型模腔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脱模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底座;2、第一油缸;3、升降板;4、第一导套;5、第一导杆;6、支撑杆;7、脱模顶杆;8、延伸板;9、下模具;10、成型模腔;11、立板;12、滑轨;13、滑板;14、贯通槽;15、限位块;16、第二导杆;17、第二导套;18、柱形弹簧;19、支撑板;20、横板;21、第二油缸;22、矩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

3所示,一种脱模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油缸2、脱模顶杆7、第二油缸21、矩形板22、下模具9和成型模腔10,所述第二油缸2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滑板13,所述底座1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立板11,所述立板11顶端内侧连接有滑轨12,所述滑板13位于滑轨12内,所述滑板13顶部靠近中央处贯穿开设有贯通槽14,所述滑板13顶部靠近所述贯通槽14两端均焊接有第二导杆16,所述第二导杆16内套设有第二导套17,所述第二导套17顶部焊接有限位块15,所述第二导杆16顶部与限位块15顶端下侧之间连接有柱形弹簧18,所述限位块15底端穿过贯通槽14且位于所述下模具9上端。
[0020]其中,所述底座1一侧焊接有矩形板22,所述矩形板22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19,所述支撑板19顶部焊接有横板20,所述横板20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油缸21。
[0021]本实施例中如图1

3所示,通过横板20方便对第二油缸21进行安装。
[0022]其中,所述底座1顶部靠近中央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油缸2,所述第一油缸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升降板3,所述升降板3顶部两端均连接有脱模顶杆7,所述下模具9顶部开设有成型模腔10,所述成型模腔10内底部两端均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脱模顶杆7顶端位于通槽内。
[0023]本实施例中如图1

3所示,第一油缸2在工作时动力输出端方便带动升降板3和脱模顶杆7向上移动,从而可以将成型模腔10内的铸件顶出。
[0024]其中,所述底座1顶部靠近所述第一油缸2两端处均通过螺钉安装有第一导套4,所述第一导套4内套设有第一导杆5,所述第一导杆5顶部与升降板3底部焊接连接。
[0025]本实施例中如图1

3所示,通过第一导杆5在第一导套4内的上下移动,可以有效提升升降板3在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0026]其中,所述下模具9两端均焊接有延伸板8,所述底座1顶部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顶部与延伸板8焊接连接。
[0027]本实施例中如图1

3所示,通过支撑杆6方便对延伸板8进行支撑,从而方便对下模具9进行固定支撑。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脱模装置,工作时,第一油缸2和第二油缸21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均通过管路连接外部出油结构进行供油和回油,且在管路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油流动的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模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油缸(2)、脱模顶杆(7)、第二油缸(21)、矩形板(22)、下模具(9)和成型模腔(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缸(2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滑板(13),所述底座(1)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立板(11),所述立板(11)顶端内侧连接有滑轨(12),所述滑板(13)位于滑轨(12)内,所述滑板(13)顶部靠近中央处贯穿开设有贯通槽(14),所述滑板(13)顶部靠近所述贯通槽(14)两端均焊接有第二导杆(16),所述第二导杆(16)内套设有第二导套(17),所述第二导套(17)顶部焊接有限位块(15),所述第二导杆(16)顶部与限位块(15)顶端下侧之间连接有柱形弹簧(18),所述限位块(15)底端穿过贯通槽(14)且位于所述下模具(9)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侧焊接有矩形板(22),所述矩形板(22)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19),所述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铁铮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沃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