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820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包括正极接线盒、中接线盒和负极接线盒,正极接线盒、中接线盒和负极接线盒均包括盒体和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和封装二极管,封装二极管设置在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靠近封装二极管的一端均向上折弯形成有铆接板,盒体在位于铆接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处沿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铆接板的支撑台;铆接板与封装二极管之间形成有用于外部汇流带穿过的第一穿孔;本光伏接线盒,克服了现有光伏接线盒采用焊接方式导致虚焊、成本高和加工速度较慢的缺陷。陷。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


[0001]本技术涉及接线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光伏接线盒是介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电池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器,其主要作用是连接和保护太阳能光伏组件,使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将太阳能电池模块产生的电能经电缆导出。光伏接线盒和接线系统组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光伏接线盒为导线及其连接提供抗环境影响的保护,为带电部件提供可接触性的保护,为与之连接的接线系统减缓拉力。
[0003]太阳能光伏接线盒形式有二分体式和三分体式,两者的光伏组件结构大致相同;如授权公告号CN218387429U公开了一种二分体式光伏接线盒,其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的另一端均折弯形成有第一接线板,第一接线板用于连接外部汇流带,每个第一接线板上均设置有第一穿孔,第一穿孔的一侧内凹形成有第一焊接凹槽,保证汇流带的焊接面积,焊接牢固;即现有的汇流带均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易存在虚焊现象,影响使用效果,采用焊接方式成本较大而且加工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以克服现有光伏接线盒采用焊接方式导致虚焊、成本高和加工速度较慢的缺陷。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包括正极接线盒、中接线盒和负极接线盒,所述正极接线盒、所述中接线盒和所述负极接线盒均包括盒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盒体内的光伏组件;
[0008]其中,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和封装二极管,所述封装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之间;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靠近所述封装二极管的一端均向上折弯形成有铆接板,所述盒体在位于所述铆接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处沿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铆接板的支撑台;所述铆接板与所述封装二极管之间形成有用于外部汇流带穿过的第一穿孔,接线时所述汇流带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后与所述铆接板铆接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远离所述封装二极管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对称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盒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柱。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铆接板之间形成有镂空孔,所述盒体的底部在对应所述镂空孔处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穿孔相对应的第二穿孔,接线时所述汇流带的端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和所述第一穿孔后与所述铆接板铆接固定。所
述第二穿孔的内侧壁倾斜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导向所述汇流带进入所述第二穿孔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上部可拆卸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的内壁设有凸筋,所述凸筋抵靠在所述盒体上使所述盒体与所述上盖之间间隔形成有散热通道,所述上盖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的导风口。
[0012]所述盒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扣,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卡扣相扣合的卡槽。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接线盒和所述负极接线盒的一端均设置有电缆线固定部,所述电缆线固定部上安装有压线卡扣。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均为铜片结构,所述正极接线盒和所述负极接线盒结构相同。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在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靠近封装二极管的一端均向上折弯形成有铆接板,汇流带连接时,汇流带的端部依次穿过第二穿孔和第一穿孔后与铆接板铆接固定,采用铆接的方式替换传统焊接的方式,避免出现虚焊,连接更稳固,使用效果更好;节省焊接原料,有利于降低成本;更方便连接和加工,组装方便,提高加工效率;克服了现有光伏接线盒采用焊接方式导致虚焊、成本高和加工速度较慢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底部视角的立体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的爆炸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盒体与光伏组件连接的立体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盒体与光伏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光伏组件的立体图;
[0023]图7为本技术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盒体的立体图;
[0024]图8为本技术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盒体底部视角的立体图;
[0025]图9为本技术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上盖内侧的立体图;
[0026]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对应的部件名称是:1、正极接线盒;2、中接线盒;3、负极接线盒;4、盒体;41、支撑部;42、支撑台;43、定位柱;44、散热孔;45、第二穿孔;46、导向部;47、卡扣;5、光伏组件;51、第一导电端子;52、第二导电端子;53、封装二极管;54、铆接板;55、第一穿孔;56、限位板;57、定位孔;58、镂空孔;6、上盖;61、凸筋;62、导风口;63、卡槽;7、电缆线固定部;8、压线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8]参阅图1至图9,本技术提供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包括正极接线盒1、中接线盒2和负极接线盒3,正极接线盒1、中接线盒2和负极接线盒3均包括盒体4以及安装在盒体4内的光伏组件5。正极接线盒1和负极接线盒3的结构相同,正极接线盒1和负极接线盒3的一端均设置有电缆线固定部7,电缆线固定部7上安装有压线卡扣8,外部线缆穿过电缆线固定部7与相应的光伏组件5电性连接。
[0029]参阅图4至图6,光伏组件5包括第一导电端子51、第二导电端子52和封装二极管53,封装二极管53设置在第一导电端子51和第二导电端子52之间,第一导电端子51和第二导电端子52均为铜片结构。第一导电端子51和第二导电端子52靠近封装二极管53的一端均向上折弯形成有铆接板54,盒体4在位于铆接板5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部41,支撑部41处沿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铆接板54的支撑台42,支撑台42抵靠支撑在铆接板54的底部,稳定性较好。铆接板54与封装二极管53之间形成有用于外部汇流带穿过的第一穿孔55,接线时汇流带的端部穿过第一穿孔55后与铆接板54铆接固定。
[0030]参阅图4至图6,第一导电端子51和第二导电端子52远离封装二极管53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板56,限位板56上对称设置有定位孔57,盒体4上设置有与定位孔57相配合的定位柱43,光伏组件5通过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包括正极接线盒(1)、中接线盒(2)和负极接线盒(3),所述正极接线盒(1)、所述中接线盒(2)和所述负极接线盒(3)均包括盒体(4)以及安装在所述盒体(4)内的光伏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5)包括第一导电端子(51)、第二导电端子(52)和封装二极管(53),所述封装二极管(53)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51)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52)之间;所述第一导电端子(51)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52)靠近所述封装二极管(53)的一端均向上折弯形成有铆接板(54),所述盒体(4)在位于所述铆接板(5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部(41),所述支撑部(41)处沿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铆接板(54)的支撑台(42);所述铆接板(54)与所述封装二极管(53)之间形成有用于外部汇流带穿过的第一穿孔(55),接线时所述汇流带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穿孔(55)后与所述铆接板(54)铆接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51)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52)远离所述封装二极管(53)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板(56),所述限位板(56)上对称设置有定位孔(57),所述盒体(4)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57)相配合的定位柱(4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接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56)与所述铆接板(54)之间形成有镂空孔(58),所述盒体(4)的底部在对应所述镂空孔(58)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杭杰胡滂邹博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明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