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炼炉层状布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816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熔炼炉层状布料装置,将物料装入布料小车的料仓内,布料小车沿主轨道向轨道一与轨道二移动,多个布料小车中相邻的两个布料小车分别进入轨道一与轨道二,布料小车到达熔炼炉后通过电动葫芦抬起卸料板一端让物料滑出出料口进入熔炼炉内部,小车沿熔炼炉长度方向移动的同时物料排出料仓,便能够实现在熔炼炉中逐层铺料,相比现有技术采用皮带输送机的方式,本方案能够通过布料小车持续将物料输送至熔炼炉并且实现分层布料,而且布料小车循环。且布料小车循环。且布料小车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炼炉层状布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熔炼炉布料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熔炼炉层状布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过程产生的渣和烟灰的二次综合利用已经成为我国进行资源综合回收的一种重要途径,目前通过火法熔炼过程处理渣和烟灰在环境保护和综合回收率方面已经得到了公认,因为火法熔炼过程产生的渣水淬以后渣型为玻璃体,为国际公认的符合毒性浸出实验的合格产品,作为一般固废可以长期堆存,部分品质好的水淬渣甚至可以作为建材加工的添加料使用。
[0003]对这些渣和烟灰进行环保高效综合回收,除了要提供充足和氧化还原气氛以外,由于有价金属在物料中的分配不均匀,所以配料就很关键,配料的均匀性至关重要,火法熔炼炉一般要求原料(渣或烟灰)、辅料(石灰石、石英石、铁粉等)和还原剂(焦炭、煤粉等)要一层一层铺在炉体,然后进行反应,如果布料层无法形成这种“千层饼”形式,很容易造成“死炉”或反应效率不高。目前,仿照大工业生产,采用的布料方式主要有皮带输送机布料。这种布料对于精矿比较适合,特点是环境好,效率高,但是处理渣和烟尘这种二次物料,由于进料点一般只有一个或两个,而且大型皮带不能进行位移,容易在炉体内形成“山包”体,若人为进行推平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操作难度很大。例如公开号为CN210029302U一种侧吹熔炼的自动化上料装置,其就是通过皮带输送机向熔炼炉装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熔炼炉内分层布料的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熔炼炉层状布料装置,熔炼炉宽度方向两端侧壁上均设置有进料口,熔炼炉两侧分别设置有轨道一与轨道二,轨道一的一端连接主轨道,轨道二靠近主轨道的一端通过第一道岔与主轨道连接,轨道二的另一端连接返回轨道,轨道一通过第二道岔与返回轨道连接,返回轨道延伸至通过主轨道自由端连接,所述主轨道上设置有多个布料小车,布料小车上设置有料仓,料仓顶部一侧设置电动葫芦,电动葫芦具有吊绳,料仓底部设置有卸料板,卸料板一端与料仓铰接,卸料板另一端连接吊绳,料仓在远离电动葫芦的一侧设置出料口,出料口连接有倾斜向下的布料导槽。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熔炼炉沿轨道一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在靠近轨道一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光电传感器一与光电传感器二,所述熔炼炉沿轨道二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在靠近轨道二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光电传感器三与光电传感器四。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主轨道上方设置有料斗,料斗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置有电动闸门,料斗底部设置有光电传感器五。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每一布料小车前部均设置有距离传感器。
[001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通过将物料装入布料小车的料仓内,布料小车沿主轨道向轨道一与轨道二移动,多个布料小车中相邻的两个布料小车分别进入轨道一与轨道二,布料小车到达熔炼炉后通过电动葫芦抬起卸料板一端让物料滑出出料口进入熔炼炉内部,小车沿熔炼炉长度方向移动的同时物料排出料仓,便能够实现在熔炼炉中逐层铺料,相比现有技术采用皮带输送机的方式,本方案能够通过布料小车持续将物料输送至熔炼炉并且实现分层布料,而且布料小车循环。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中布料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中不同布料小车的光电传感器五的位置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所述熔炼炉与布料小车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所述布料小车布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如图1

图5所示。一种熔炼炉层状布料装置,熔炼炉1宽度方向两端侧壁上均设置有进料口2,熔炼炉1两侧分别设置有轨道一3与轨道二4,轨道一3的一端连接主轨道5,轨道二4靠近主轨道5的一端通过第一道岔6与主轨道5连接,轨道二4的另一端连接返回轨道7,轨道一3通过第二道岔8与返回轨道7连接,返回轨道7延伸至通过主轨道5自由端连接,所述主轨道5上设置有多个布料小车9,布料小车9上设置有料仓10,料仓10顶部一侧设置电动葫芦11,电动葫芦11具有吊绳12,料仓10底部设置有卸料板13,卸料板13一端与料仓10铰接,卸料板13另一端连接吊绳12,料仓10在远离电动葫芦11的一侧设置出料口14,出料口14连接有倾斜向下的布料导槽15。
[0019]使用时,一种物料设置2台布料小车9,共设置了10台布料小车9,铅泥、铅酸蓄电池板栅、铅玻璃、焦炭、铁粉同时进行装料,在装焦炭的2台布料小车9从主轨道5A区到轨道一3与轨道二4上布料完成后,进入返回轨道7的C区后,装有铅泥的布料小车9已进入炉体两侧布料,焦炭料车装焦炭的2台布料小车9进入返回轨道7的B区后,后续装焦炭的2台布料小车9可回到主轨道5上,铅泥布料小车9布料完成进入返回轨道7的C区的同时,装有铁粉的布料小车9已在炉体两侧开始布料,如此循环可完成分层布料,上述主轨道5、轨道一3、轨道二4与返回轨道7均采用铁路轨道,第一道岔6与第二道岔8均采用现有铁轨并线或分离的道岔,布料小车9的车轮也采用列车车轮,布料小车9由电机驱动。
[0020]通过将物料装入布料小车9的料仓10内,布料小车9沿主轨道5向轨道一3与轨道二4移动,多个布料小车9中相邻的两个布料小车9分别进入轨道一3与轨道二4,布料小车9到达熔炼炉1后通过电动葫芦11抬起卸料板13一端让物料滑出出料口14进入熔炼炉1内部,小车沿熔炼炉1长度方向移动的同时物料排出料仓10,便能够实现在熔炼炉1中逐层铺料,相比现有技术采用皮带输送机的方式,本方案能够通过布料小车9持续将物料输送至熔炼炉1并且实现分层布料,而且布料小车9循环。
[0021]所述熔炼炉1沿轨道一3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在靠近轨道一3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光电传感器一16与光电传感器二17,所述熔炼炉1沿轨道二4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在靠近轨道二4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光电传感器三18与光电传感器四19,上述布料小车9上的电机、电动葫芦11、光电传感器一16、光电传感器二17、光电传感器三18与光电传感器四19均接入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布料小车9触发光电传感器一16或光电传感器三18时,启动电动葫芦11开始卸料,布料小车9触发光电传感器二17或电传感器四时,启动电动葫芦11开始关闭卸料。
[0022]主轨道5上方设置有料斗21,料斗21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0,出料管20上设置有电动闸门22,料斗21底部设置有光电传感器五23,每种物料对应的料斗21上的光电传感器五23位置不同,对应不同的布料小车9,光电传感器五23接入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布料小车9对应的光电传感器五23后,布料小车9停下,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炼炉层状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熔炼炉(1)宽度方向两端侧壁上均设置有进料口(2),熔炼炉(1)两侧分别设置有轨道一(3)与轨道二(4),轨道一(3)的一端连接主轨道(5),轨道二(4)靠近主轨道(5)的一端通过第一道岔(6)与主轨道(5)连接,轨道二(4)的另一端连接返回轨道(7),轨道一(3)通过第二道岔(8)与返回轨道(7)连接,返回轨道(7)延伸至通过主轨道(5)自由端连接,所述主轨道(5)上设置有多个布料小车(9),布料小车(9)上设置有料仓(10),料仓(10)顶部一侧设置电动葫芦(11),电动葫芦(11)具有吊绳(12),料仓(10)底部设置有卸料板(13),卸料板(13)一端与料仓(10)铰接,卸料板(13)另一端连接吊绳(12),料仓(10)在远离电动葫芦(11)的一侧设置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青鲁兴武殷勤生程亮李俞良李毅曾臣郇昌永朱永强王长征金明虎余江鸿张恩玉李彦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矿冶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