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和人工瓣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810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和人工瓣膜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中空的支撑主体和定位件,支撑主体上形成定位区域,各定位区域沿周向间隔设置;定位件设于定位区域中,定位件朝向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近心端弯曲,定位件和支撑主体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原生瓣叶的夹持空间;支撑主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拉线控制孔,各第一拉线控制孔沿着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周向间隔设置,在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轴向上,第一拉线控制位于支撑主体的中部位置,第一拉线控制孔供拉线穿过,以控制支撑主体的舒张程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控制支撑主体平稳缓慢地打开,降低了支架突然崩开而损伤血管的风险,提升了可靠性和安全性。性和安全性。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和人工瓣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和人工瓣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经导管进行手术的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手术都开始采用经导管进行手术。心脏的原生瓣膜因病变而采用人工瓣膜进行置换的手术中,以治疗主动脉瓣反流的主动脉瓣置换术为例,早期的外科开刀方式需要切开胸骨,将人工瓣膜缝合在主动脉瓣环处,目前逐渐改变为经导管进行主动脉瓣的置换。抗反流支架是经导管进行主动脉瓣置换的重要器械,经常由镍钛管加工合成。
[0003]进行手术时,通常先将缝合了人工瓣叶的抗反流支架进行压握,通过输送器输送到位后再释放抗反流支架的两端,人工心脏瓣叶张开,与此同时定位件和夹持住原生瓣叶。但是术中存在抗反流支架崩开并损伤血管的风险。
[0004]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术中安全性更高的抗反流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和人工瓣膜装置,解决了抗反流支架因突然崩开损伤血管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包括:
[0008]中空的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上形成开口位于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远心端的定位区域,各所述定位区域沿着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周向间隔设置;
[0009]定位件,设于所述定位区域中,所述定位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主体的远心端,所述定位件朝向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近心端弯曲,舒展状态下,在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径向上,所述定位件的近心端位于所述支撑主体的外侧,所述定位件和所述支撑主体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原生瓣叶的夹持空间;
[0010]其中,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拉线控制孔,各所述第一拉线控制孔沿着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轴向上,所述第一拉线控制位于所述支撑主体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拉线控制孔供拉线穿过,以控制所述支撑主体的舒张程度。
[0011]可选的,相邻的所述定位区域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拉线控制孔。
[0012]可选的,所述支撑主体包括:
[0013]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在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远心端沿周向间隔设置;
[0014]紧固件,相邻所述连接件之间设有所述定位件和所述紧固件,所述紧固件朝向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近心端弯曲,舒展状态下,所述定位件和所述紧固件之间形成所述夹持空间;
[0015]加强网,设于相邻的所述紧固件之间,所述加强网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拉线控制孔。
[0016]可选的,所述加强网包括至少一个自膨胀弧,所述第一拉线控制孔设于所述单个自膨胀弧上,或者设于多个所述自膨胀弧的连接处。
[0017]可选的,所述加强网包括第一自膨胀弧,所述第一自膨胀弧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相邻的紧固件;所述加强网还包括第二自膨胀弧和第三自膨胀弧,所述第二自膨胀弧和其对应的所述第三自膨胀弧沿着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轴向或周向分布;其中,所述第一自膨胀弧和/或所述第二自膨胀弧和/或所述第三自膨胀弧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拉线控制孔。
[0018]可选的,所述加强网由第二自膨胀弧和第三自膨胀弧构成,所述第二自膨胀弧连接所述第三自膨胀弧并形成交叉形状,所述第二自膨胀弧和所述第三自膨胀弧连接的位置设有所述第一拉线控制孔。
[0019]可选的,所述支撑主体还包括卡位端,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近心端通过所述卡位端锚定在安装环境中,所述加强网的近心端连接所述卡位端的远心端;
[0020]所述卡位端包括若干卡位端结构单元,所述卡位端结构单元顺次连接并围合成中空结构;所述卡位端结构单元包括正对所述紧固件的近心端并与之连接的第一卡位单元,和位于相邻所述第一卡位单元之间的第二卡位单元;
[0021]所述卡位端结构单元包括顺次连接并围合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及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的连接处形成卡位端结构单元的远心端,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的连接处形成卡位端结构单元的近心端;
[0022]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处于舒展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远心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杆的远心端分别向靠近对方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近心端和所述第三连接杆的近心端分别向靠近对方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近心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杆的近心端分别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远心端和所述第三连接杆的远心端分别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弯曲。
[0023]可选的,所述连接件的远心端设置有第二拉线控制孔;
[0024]所述连接件包括定位件连接部、紧固件连接部和缝合部,所述缝合部设有缝合通孔,所述缝合部位于所述定位件连接部和所述紧固件连接部之间;
[0025]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连接块和腹板,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腹板连接所述定位件连接部;所述腹板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块的宽度,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拉线控制孔;
[0026]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紧固臂、第二紧固臂和连接所述第一紧固臂和所述第二紧固臂的紧固件近心端,所述第一紧固臂和所述第二紧固臂分别连接两个相邻的连接件。
[0027]可选的,所述定位件上设置有拉线穿过孔,所述拉线穿过孔供拉线穿过,以控制所述定位件的舒张程度;
[0028]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臂、第二定位臂及定位件近心端,所述第一定位臂和所述第二定位臂通过所述定位件近心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臂和/或所述第二定位臂和/或所述定位件近心端上设置有所述拉线穿过孔。
[0029]可选的,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还包括辅助件,至少一个所述定位件上设有所述辅助件,所述辅助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臂和所述第二定位臂;所述辅助件的两个端部之间形成至少两个开口朝向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近心端的V型辅助部;所
述V型辅助部的外表面用于贴合血管内壁;
[0030]所述V型辅助部包括第一辅助臂、第二辅助臂和辅助部远心端,所述第一辅助臂和所述第二辅助臂通过所述辅助部远心端连接;
[0031]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处于舒展状态时,所述第一辅助臂的远心端朝向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辅助臂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二辅助臂的远心端朝向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辅助臂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一辅助臂的近心端朝向远离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辅助臂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二辅助臂的近心端朝向远离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辅助臂的方向弯曲;
[0032]在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轴向上,所述辅助件最外侧的V型辅助部的近心端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臂中部位置;
[0033]在所述轴向上,收缩状态下的所述V型辅助部远心端与所述定位件的远心端齐平或低于所述定位件的远心端,舒展状态下的所述V型辅助部远心端高于所述定位件的远心端。
[0034]可选的,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还包括设于所述定位件的近心端的固定件和标记件,所述标记件设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上形成开口位于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远心端的定位区域,各所述定位区域沿着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周向间隔设置;定位件,设于所述定位区域中,所述定位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主体的远心端,所述定位件朝向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近心端弯曲,舒展状态下,在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径向上,所述定位件的近心端位于所述支撑主体的外侧,所述定位件和所述支撑主体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原生瓣叶的夹持空间;其中,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拉线控制孔,各所述第一拉线控制孔沿着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轴向上,所述第一拉线控制位于所述支撑主体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拉线控制孔供拉线穿过,以控制所述支撑主体的舒张程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定位区域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拉线控制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在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远心端沿周向间隔设置;紧固件,相邻所述连接件之间设有所述定位件和所述紧固件,所述紧固件朝向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近心端弯曲,舒展状态下,所述定位件和所述紧固件之间形成所述夹持空间;加强网,设于相邻的所述紧固件之间,所述加强网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拉线控制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网包括至少一个自膨胀弧,所述第一拉线控制孔设于所述单个自膨胀弧上,或者设于多个所述自膨胀弧的连接处。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网包括第一自膨胀弧,所述第一自膨胀弧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相邻的紧固件;所述加强网还包括第二自膨胀弧和第三自膨胀弧,所述第二自膨胀弧和其对应的所述第三自膨胀弧沿着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轴向或周向分布;其中,所述第一自膨胀弧和/或所述第二自膨胀弧和/或所述第三自膨胀弧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拉线控制孔。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网由第二自膨胀弧和第三自膨胀弧构成,所述第二自膨胀弧连接所述第三自膨胀弧并形成交叉形状,所述第二自膨胀弧和所述第三自膨胀弧连接的位置设有所述第一拉线控制孔。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还包括卡位端,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的近心端通过所述卡位端锚定在安装环境中,所述加强网的近心端连接所述卡位端的远心端;所述卡位端包括若干卡位端结构单元,所述卡位端结构单元顺次连接并围合成中空结构;所述卡位端结构单元包括正对所述紧固件的近心端并与之连接的第一卡位单元,和位于相邻所述第一卡位单元之间的第二卡位单元;所述卡位端结构单元包括顺次连接并围合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及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的连接处形成卡位端结构单元的远心端,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的连接处形成卡位端结构单元的近心端;
所述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处于舒展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远心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杆的远心端分别向靠近对方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近心端和所述第三连接杆的近心端分别向靠近对方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近心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杆的近心端分别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远心端和所述第三连接杆的远心端分别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弯曲。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膨胀式抗反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远心端设置有第二拉线控制孔;所述连接件包括定位件连接部、紧固件连接部和缝合部,所述缝合部设有缝合通孔,所述缝合部位于所述定位件连接部和所述紧固件连接部之间;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连接块和腹板,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腹板连接所述定位件连接部;所述腹板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块的宽度,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拉线控制孔;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紧固臂、第二紧固臂和连接所述第一紧固臂和所述第二紧固臂的紧固件近心端,所述第一紧固臂和所述第二紧固臂分别连接两个相邻的连接件。9.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明王春光陈大凯
申请(专利权)人: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