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电缆喷涂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92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复合电缆喷涂处理设备,包括喷涂筒体,所述喷涂筒体底部设有底座,喷涂筒体的内部分隔有喷涂室和干燥室,喷涂室内部设有喷涂管,所述干燥室内部设有环式加热器和排气管,喷涂筒体的两端设有电缆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丝杆进行旋转,驱使丝杆与内丝座进行啮合传动,进而由牵引架对喷涂筒体两端的顶杆进行牵引,而顶杆通过联杆对转环进行牵引旋转,由其他联杆对其他的顶杆进行牵引,从而调节多根顶杆同时向内缩合或者向外抽出,从而调节导线滚轮与电缆的尺径相配合,能够对不同尺径的电缆进行有效的导向限位。同尺径的电缆进行有效的导向限位。同尺径的电缆进行有效的导向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电缆喷涂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复合电缆喷涂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轮速传感器用复合电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线材进行耐火涂料喷涂,传统对电缆的喷涂方式是将线材放置在喷涂台上,再由工作人员使用喷涂工具进行喷涂,然而这种喷涂方式效率较低,并且对电缆喷涂未进行准确定位,导致对电缆的表面耐火涂层不均匀,从而影响电缆的生产质量。
[0003]现有申请号为CN202121692202.9公开了一种低烟无卤电缆生产用喷涂设备,包括喷涂箱、耐火涂料箱、抽料泵、固定环、连接板、三组气缸、三组喷涂管、电热风机、出风环和支撑板,将线材通过箱门伸入至喷涂箱内,穿过固定环,启动气缸,带动喷涂管滑动,根据线材的粗细调整好喷头与线材的距离,耐火涂料箱内装满耐火涂料,启动抽料泵,将涂料抽入出料管中,涂料通过连接管进入喷涂管内,并通过喷头喷出,覆盖在线材上。但是该装置未对线材喷涂未进行准确定位,导致在对电缆的导送过程中易产生弯曲或者偏移,进而导致表面耐火涂层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复合电缆喷涂处理设备,以更加确切地解决上述所述问题。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出复合电缆喷涂处理设备,包括喷涂筒体,所述喷涂筒体底部设有底座,喷涂筒体的内部分隔有喷涂室和干燥室,喷涂室内部设有喷涂管,所述干燥室内部设有环式加热器和排气管,所述喷涂筒体的两端设有电缆定位组件,所述电缆定位组件包括三根穿插于喷涂筒体端部的顶杆,三根顶杆沿喷涂筒体的轴心呈环形阵列,顶杆的内端部设有滚轮座,滚轮座上转接有导线滚轮,导线滚轮上设有圆弧形导线环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喷涂管为圆形型管,喷涂管的内环壁设有多个喷头,多个喷头沿喷涂管的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且喷头的喷射方向指向喷涂管的中心,喷涂管的顶部设有喷涂接管,且喷涂接管贯穿出喷涂筒体的顶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环式加热器为环形加热器,排气管为圆环型管,排气管的内环壁上设有四个导气罩,四个导气罩沿排气管的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排气管的顶部设有排气接管,且排气接管贯穿出喷涂筒体的顶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喷涂筒体的两侧端部转接有转环,转环外壁上铰接有三根联杆,三根联杆沿转环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且三根联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根顶杆的端部相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顶杆的外壁一体成型有导向肋条,喷涂筒体与顶杆连接处设有与导向肋条配合的滑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喷涂筒体两端位于同侧的两根顶杆端部之间连接有牵引架,牵引
架的中部设有内丝座,内丝座上螺接有丝杆,丝杆的内端与喷涂筒体外壁固定有的转接座相转接,丝杆的轴向指向喷涂筒体的轴心。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对丝杆进行旋转,驱使丝杆与内丝座进行啮合传动,进而由牵引架对喷涂筒体两端的顶杆进行牵引,而顶杆通过联杆对转环进行牵引旋转,由其他联杆对其他的顶杆进行牵引,从而调节多根顶杆同时向内缩合或者向外抽出,从而调节导线滚轮与电缆的尺径相配合,能够对不同尺径的电缆进行有效的导向限位;
[0014]2、本技术中电缆在喷涂筒体两侧所设电缆定位组件的导向限位下,使电缆沿喷涂筒体的一端进入喷涂室中,且使电缆沿喷涂管中部穿过,喷涂接管通过外接喷涂机组,由喷涂管上的多个喷头对所经过的电缆表面进行均匀喷涂,经过喷涂后的电缆进入干燥室中,且沿环式加热器中部经过,对电缆外表面的喷涂层进行烘干,电缆沿排气管中部穿过,排气接管通过外接抽气设备,从而将干燥室内部烘干时产生的有毒气体抽取出,进行统一处理,进而保证工作车间的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正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
[0019]图中:1、喷涂筒体;101、底座;102、喷涂室;103、干燥室;2、喷涂管;201、喷头;202、喷涂接管;3、环式加热器;4、排气管;401、导气罩;402、排气接管;5、电缆定位组件;501、顶杆;5011、导向肋条;502、滚轮座;503、导线滚轮;504、转环;505、联杆;6、牵引架;601、内丝座;602、丝杆;603、转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参考图1

图4,本技术提出复合电缆喷涂处理设备,包括喷涂筒体1,喷涂筒体1底部设有底座101,喷涂筒体1的内部分隔有喷涂室102和干燥室103,喷涂室102内部设有喷涂管2,喷涂管2为圆形型管,喷涂管2的内环壁设有多个喷头201,多个喷头201沿喷涂管2的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且喷头201的喷射方向指向喷涂管2的中心,喷涂管2的顶部设有喷涂接管202,且喷涂接管202贯穿出喷涂筒体1的顶部,干燥室103内部设有环式加热器3和排气管4,环式加热器3为环形加热器,排气管4为圆环型管,排气管4的内环壁上设有四个导气罩401,四个导气罩401沿排气管4的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排气管4的顶部设有排气接管402,且排气接管402贯穿出喷涂筒体1的顶部,对电缆进行喷涂工作时,使电缆沿喷涂筒体1的一端进入喷涂室102中,且使电缆沿喷涂管2中部穿过,喷涂接管202通过外接喷涂机组,由喷涂管2上的多个喷头201对所经过的电缆表面进行均匀喷涂,经过喷涂后的电缆进入干燥室103中,且沿环式加热器3中部经过,对电缆外表面的喷涂层进行烘干,电缆沿排气管4中部穿过,排气接管402通过外接抽气设备,从而将干燥室103内部烘干时产生的有毒气
体抽取出,进行统一处理,进而保证工作车间的安全生产。
[0022]结合图1和图4所示,喷涂筒体1的两端设有电缆定位组件5,电缆定位组件5包括三根穿插于喷涂筒体1端部的顶杆501,三根顶杆501沿喷涂筒体1的轴心呈环形阵列,顶杆501的内端部设有滚轮座502,滚轮座502上转接有导线滚轮503,导线滚轮503上设有圆弧形导线环槽,喷涂筒体1的两侧端部转接有转环504,转环504外壁上铰接有三根联杆505,三根联杆505沿转环504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且三根联杆505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根顶杆501的端部相连接,顶杆501的外壁一体成型有导向肋条5011,喷涂筒体1与顶杆501连接处设有与导向肋条5011配合的滑槽,喷涂筒体1两端位于同侧的两根顶杆501端部之间连接有牵引架6,牵引架6的中部设有内丝座601,内丝座601上螺接有丝杆602,丝杆602的内端与喷涂筒体1外壁固定有的转接座603相转接,丝杆602的轴向指向喷涂筒体1的轴心,通过对丝杆602进行旋转,驱使丝杆602与内丝座601进行啮合传动,进而由牵引架6对喷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电缆喷涂处理设备,包括喷涂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筒体(1)底部设有底座(101),喷涂筒体(1)的内部分隔有喷涂室(102)和干燥室(103),喷涂室(102)内部设有喷涂管(2),所述干燥室(103)内部设有环式加热器(3)和排气管(4),所述喷涂筒体(1)的两端设有电缆定位组件(5),所述电缆定位组件(5)包括三根穿插于喷涂筒体(1)端部的顶杆(501),三根顶杆(501)沿喷涂筒体(1)的轴心呈环形阵列,顶杆(501)的内端部设有滚轮座(502),滚轮座(502)上转接有导线滚轮(503),导线滚轮(503)上设有圆弧形导线环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缆喷涂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管(2)为圆形型管,喷涂管(2)的内环壁设有多个喷头(201),多个喷头(201)沿喷涂管(2)的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且喷头(201)的喷射方向指向喷涂管(2)的中心,喷涂管(2)的顶部设有喷涂接管(202),且喷涂接管(202)贯穿出喷涂筒体(1)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缆喷涂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式加热器(3)为环形加热器,排气管(4)为圆环型管,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仕兴钱晓华马文岱钱子煜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千里马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