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温雾化消毒通道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733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温雾化消毒通道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消毒通道门技术领域,一种测温雾化消毒通道门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连接的横梁,第二立柱位于横梁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区域为第一测温消毒通道;所述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的区域为第二测温消毒通道。通过人脸识别测温仪感应实现通行人员的人脸识别并且测温,当通行人员进入到通道内检测到人脸识别或者体温异常时,无法通行,报警装置进行提示,消毒区域可以进行上下消毒、自动高效实现了测温消毒的过程,提高了通行人员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设置了多个测温消毒区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为进口或者出口用组装使用。口用组装使用。口用组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温雾化消毒通道门


[0001]本技术属于消毒通道门
,具体涉及一种测温雾化消毒通道门。

技术介绍

[0002]突发急性传染病,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特别是一些人感染人的高致病性急性传染病以及一些不明原因疾病等都需要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杜绝相互传染,最重要的是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大规模的蔓延。在世界医学发展的历史上,各种传染病曾经是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害,造成了大量的人数死亡。
[0003]尽管人类与传染性疾病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开发了一些治疗药品,病毒疫苗,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像霍乱、白喉、鼠疫、流脑等,与气候、环境等防疫条件有紧密关系,会反复出现,像疟疾,肺结核等与生活习性等的有关的老牌传染病,也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另外,在新的条件下,也会出现一些史无前例的新的传染病,新旧传染病正在向人类的发起挑战。在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新疫苗出现之前,当务之急是防止相互的传染,其中最重要的是检测疾病症状、实施消毒,防止相互传染。
[0004]传染病最关键的是减少相互接触,斩断疾病传染途径,要减少集体活动,但是,像医院、学校、商场、饭店、工厂等集体活动场所或公共场所,要想防止相互传染,首先就是要将传染源隔离在集体活动场所之外,并进行适当的消毒,防止病毒等传染源附着到人体或吸入体内。
[0005]作为发热传染病人,最便于发现、便于检测的是体温,如果利用专人一一检测,不仅花费时间,而且一旦有发热患者,相互距离太近,也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所以,设置一种自动温度检测并具有消毒功能的检测通道门设置在公共场所入口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测温雾化消毒通道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7]1.技术方案:一种测温雾化消毒通道门,包括至少一组测温消毒区,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连接的横梁,所述第二立柱位于横梁的中心位置;
[0008]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区域为第一测温消毒通道;
[0009]所述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的区域为第二测温消毒通道;
[0010]所述第一测温消毒通道和第二测温消毒通道为进口或出口或一个进口一个出口;
[0011]所述第一测温消毒通道和第二测温消毒通道为“n”型;
[0012]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上设有人脸识别测温仪,所述第二立柱的两侧设有雾化消毒装置。
[0013]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立柱包括为中空结构,包括第一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连接的第二连接柱,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柱上的并且与所述横梁连接的第三连接杆。
[0014]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柱为中空结构,所述雾化消毒装置设置在中空结构内部。
[0015]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消毒装置包括第二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的液压缸,与所述液压缸连接的消毒液储存罐,设置在所述消毒液储存罐内部的水泵,与所述水泵连接的三通管,设置在所述消毒液储存罐内部的浮球;
[0016]所述三通管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上的喷雾头,设置在所述喷雾头上的旋转喷头。
[0017]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消毒液储存罐设置有浮球。
[0018]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两侧开有出雾区,所述出雾区与喷雾头相连通。
[0019]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的上方设置有报警装置。
[0020]有益效果:一种测温雾化消毒通道门,通过人脸识别测温仪感应实现通行人员的人脸识别并且测温,当人脸识别与测温都符合条件时设备正常运行,然后雾化消毒装置启动对通行人员进出去区域进行消毒,当通行人员进入到通道内检测到人脸识别或者体温异常时,无法通行,报警装置进行提示,消毒区域可以进行上下消毒、自动高效实现了测温消毒的过程,提高了通行人员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且设置了多个测温消毒区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为进口或者出口进行组装。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雾化消毒装置的爆炸图。
[0023]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第三立柱;4、第一测温消毒通道;5、第二测温消毒通道;6、人脸识别测温仪;7、雾化消毒装置;8、第一底座;9、第一连接柱;10、第二连接柱;11、第三连接柱;12、第二底座;13、液压缸;14、消毒液储存罐;15、水泵;16、三通管;17、第一出口;18、第二出口;19、喷雾头;20、旋转喷头;21、浮球;22、出雾区;23、报警装置;24、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经过申请人的研究分析,作为发热传染病人,最便于发现、便于检测的是体温,如果利用专人一一检测,不仅花费时间,而且一旦有发热患者,相互距离太近,也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所以,设置一种自动温度检测并具有消毒功能的检测通道门设置在公共场所入口是非常必要的。根据这些问题,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测温雾化消毒通道门。
[0025]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测温雾化消毒通道门由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三立柱3、第一测温消毒通道4、第二测温消毒通道5、人脸识别测温仪6和雾化消毒装置7等组成。
[0026]具体的,根据实际选择至少一组测温消毒区,第一立柱1设置在预设的位置,第二立柱2远离第一立柱1,位于第一立柱1的右侧,第三立柱3位于第二立柱2的右侧,远离第二立柱2,横梁分别设置在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第三立柱3的顶部,与三者连接在一起,第一测温消毒区位于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之间,第二测温消毒区位于所述第二立柱2和第三立柱3之间,第一测温消毒通道4和第二测温消毒通道5为“n”型,方便人员的通过,设置了
至少一组的测温消毒区,方便了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组装测温消毒区。
[0027]具体的,第二立柱2为中空结构,第一底座8设置在第一连接柱9底部,第二连接柱10与第一连接柱9连接,第三连接柱11与第二连接柱10连接,并且与横梁连接,第一连接柱9、第二连接柱10皆为中空结构,雾化消毒装置7设置在第一连接柱9的内部,第二底座12设置在第一底座8上,液压缸13设置在第二底座12上,消毒液储存罐14设置在液压缸13上,水泵15与消毒液储存罐14连接,三通管16与水平连接,所述三通管16包括第一出口17和第二出口18,第三进口消毒液储存罐14内连接,与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口17和第二出口18上的喷雾头19,设置在所述喷雾头19上的旋转喷头20,所述消毒液储存罐14内部设置有浮球21,当消毒液储存罐14内的消毒液低于一定液位时,设备进行提示,提示工作人间在消毒液储存罐14内增加消毒液。通过水泵15的作用带动着消毒液从第三进口流出分别进入到第一出口17或者第二出口18处,第一出口17和第二出口18处还是设置有单向阀,第一出口17用于对第一测温消毒通道4进行消毒,第二出口18用于对第二测温消毒通道5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温雾化消毒通道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测温消毒区,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连接的横梁,所述第二立柱位于横梁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区域为第一测温消毒通道;所述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的区域为第二测温消毒通道;所述第一测温消毒通道和第二测温消毒通道为进口或出口或一个进口一个出口;所述第一测温消毒通道和第二测温消毒通道为“n”型;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上设有人脸识别测温仪,所述第二立柱的两侧设有雾化消毒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温雾化消毒通道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为中空结构,包括第一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连接的第二连接柱,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柱上的并且与所述横梁连接的第三连接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凯士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