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搅拌机构的反应釜,涉及反应釜领域,包括釜体以及其顶部的釜盖,所述釜盖中心转动连接有贯穿至釜体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大齿轮,所述转轴的内部贯穿转动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搅拌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转轴的内部转动连接一根中心轴,转轴的外侧连接第一搅拌叶,中心轴的底部贯穿转轴并连接有第二搅拌叶,电机可通过两个大齿轮带动转轴朝一个方向转动,并且电机连接的大齿轮啮合有两个小齿轮,在两个小齿轮的作用下利用传动带带动中心轴朝另一个方向转动,第一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而且转动速度也是不同的,这样会对物料的扰动性更大。这样会对物料的扰动性更大。这样会对物料的扰动性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搅拌机构的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搅拌机构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领域中,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及其它复合材料。
[0003]反应釜由釜体、釜盖、夹套、搅拌器、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承等组成,搅拌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
[0004]现有的搅拌机构大多是只利用多层的搅拌叶进行转动实现搅拌的,但是这样搅拌方向都是单一的,有些搅拌机构可以同时在釜内正向和反向转动,但是正向和反向转动的速度是一样的,对物料的扰动性还是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搅拌机构的反应釜,以解决的现有的反应釜搅拌机构对物料的扰动性还是不够充分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搅拌机构的反应釜,包括釜体以及其顶部的釜盖,所述釜盖中心转动连接有贯穿至釜体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而设置有若干第一搅拌叶,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大齿轮,所述转轴的内部贯穿转动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搅拌叶,所述中心轴的顶端固定有第一传动轮,所述釜体的顶部还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大齿轮相啮合的第二大齿轮,所述釜体的顶部还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且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的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相啮合的第一小齿轮与第二小齿轮,所述第一小齿轮又与第二大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的顶部固定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可通过第二大齿轮与第一大齿轮带动转轴朝一个方向转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可起到加速的作用,并且在两个小齿轮的作用下利用传动带带动中心轴朝另一个方向转动,第一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而且转动速度也是不同的,第二搅拌叶比第一搅拌叶转速块,从而可避免物料沉积在釜底,这样会对物料的扰动性更大。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釜盖与釜体之间通过锁扣进行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式安装便于后期的维护与清理。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设置有夹层,所述釜体一侧的底端设置有与夹层通的进液口,且釜体另一侧的顶端设置有与夹层相连通的出液口,且釜体底部还设置有一个与夹层相连通的排液口。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进液口和出液口向夹层内通入热油或者冷却液,为釜体内进行加热或降温,使用完成后可通过排液口将多余的液体排出。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一个进料口,所述釜体底部中间设置有与釜体内部相连通的出料口。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料和出料。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盖与转轴之间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所述中心轴与转轴之间也通过密封轴承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转轴与中心轴的转动更为稳定。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搅拌叶的形状与釜体底部结构吻合。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釜体的底部充分的搅拌到。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通过在转轴的内部转动连接一根中心轴,转轴的外侧连接第一搅拌叶,中心轴的底部贯穿转轴并连接有第二搅拌叶,电机可通过两个大齿轮带动转轴朝一个方向转动,并且电机连接的大齿轮啮合有两个小齿轮,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可起到加速的作用,并且在两个小齿轮的作用下利用传动带带动中心轴朝另一个方向转动,第一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而且转动速度也是不同的,第二搅拌叶比第一搅拌叶转速块,从而可避免物料沉积在釜底,这样会对物料的扰动性更大,从而使搅拌效果更理想。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釜体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釜体;2、釜盖;3、转轴;4、第一搅拌叶;5、第一大齿轮;6、中心轴;7、第二搅拌叶;8、第一传动轮;9、电机;10、第二大齿轮;11、第一支撑轴;12、第一小齿轮;13、第二支撑轴;14、第二小齿轮;15、第二传动轮;16、传动带;17、夹层;18、进液口;19、出液口;20、锁扣;21、出料口;22、排液口;23、支撑腿;24、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7]一种具有搅拌机构的反应釜,如图1
‑
4所示,包括釜体1以及其顶部的釜盖2,釜盖2与釜体1之间通过锁扣20进行连接,装配式安装便于后期的维护与清理,釜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腿23,釜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一个进料口24,釜体1底部中间设置有与釜体1内部相连通的出料口21。
[0028]釜体1设置有夹层17,釜体1一侧的底端设置有与夹层17通的进液口18,且釜体1另
一侧的顶端设置有与夹层17相连通的出液口19,可通过进液口18和出液口19向夹层17内通入热油或者冷却液,为釜体1内进行加热或降温,且釜体1底部还设置有一个与夹层17相连通的排液口22,使用完成后可通过排液口22将多余的液体排出。
[0029]釜盖2中心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贯穿至釜体1内部的转轴3,转轴3的外侧而设置有若干第一搅拌叶4,转轴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大齿轮5,转轴3的内部贯穿并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中心轴6,中心轴6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搅拌叶7,中心轴6的顶端固定有第一传动轮8,釜体1的顶部还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大齿轮5相啮合的第二大齿轮10,电机9带动第二大齿轮10转动,第二大齿轮10带动第一大齿轮5转动,从而带动转轴3转动,转轴3带动第一搅拌叶4朝一个方向转动进行搅拌,釜体1的顶部还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轴11和第二支撑轴13,且第一支撑轴11和第二支撑轴13的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相啮合的第一小齿轮12与第二小齿轮14,第一小齿轮12又与第二大齿轮10相啮合,第二小齿轮14的顶部固定有第二传动轮15,第二传动轮15与第一传动轮8之间通过传动带16传动,第二大齿轮10同时带动第一小齿轮12及第二小齿轮14转动,由于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会起到加速的效果,第二小齿轮14再通过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搅拌机构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以及其顶部的釜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2)中心转动连接有贯穿至釜体(1)内部的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侧而设置有若干第一搅拌叶(4),所述转轴(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大齿轮(5),所述转轴(3)的内部贯穿转动连接有中心轴(6),所述中心轴(6)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搅拌叶(7),所述中心轴(6)的顶端固定有第一传动轮(8),所述釜体(1)的顶部还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大齿轮(5)相啮合的第二大齿轮(10),所述釜体(1)的顶部还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轴(11)和第二支撑轴(13),且第一支撑轴(11)和第二支撑轴(13)的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相啮合的第一小齿轮(12)与第二小齿轮(14),所述第一小齿轮(12)又与第二大齿轮(10)相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14)的顶部固定有第二传动轮(15),所述第二传动轮(15)与第一传动轮(8)之间通过传动带(16)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浩然,向柳飞,崔巍,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金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