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商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简结构立面重组异形户外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483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41
一种简结构立面重组异形户外房,球冠状的星球舱一侧外壁与阁楼式角屋的一侧外壁连接;阁楼式角屋二个具有相邻底边的侧面分别为外壁轮廓呈等边三角形的竖立面,该二竖立面各自的两侧外壁分别向上相对倾斜呈两坡顶,而且各自在顶部形成的两条脊线正交垂直连接;脊线外端下侧的山墙立面形成角型门壁;星球舱与阁楼式角屋接通在其中一个角型门壁的竖立面上;阁楼式角屋异形结构外形及内部空间隐含阁楼体验,又具有太空站未来空间建筑感。星球舱与阁楼式角屋连接关系可以方便地根据场地和客户需求灵活调整重组,阁楼式角屋屋面相邻双坡非对称设计,顶部有锋面,星球舱屋顶圆润,风格独特新颖有韵律。充满活力,视觉识别效果显明。适合作为地标设施。合作为地标设施。合作为地标设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结构立面重组异形户外房


[0001]本技术涉及利用有限场地搭建的户外小型设施或临时建筑,尤其是一种简结构立面重组异形户外房。

技术介绍

[0002]户外房这种类型房子的出现,最早是因为房屋可移动性以及可利用搭建场地有限情况下的实用需求。比如其中一种以轻钢为骨架活动房,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以标准模数系列进行空间组合,构件采用螺栓连接,被称为全新概念的环保经济型活动房屋。
[0003]较之于传统结构,需要满足经济实用,易于制造拆装,使用寿命长的要求;而对于设置于特定环境的活动防或户外房美观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现有户外房新设计总是供不应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实用的简结构立面重组异形户外房。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球冠状的星球舱一侧外壁与阁楼式角屋的一侧外壁连接;所述阁楼式角屋底部平面俯视正投影为至少具有三个完整边的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阁楼式角屋二个具有相邻底边的侧面分别为外壁轮廓呈等边三角形的竖立面,该二竖立面各自的两侧外壁分别向上相对倾斜呈两坡顶,而且各自在顶部形成的两条脊线正交垂直连接;脊线外端下侧的山墙立面形成角型门壁;星球舱与阁楼式角屋接通在其中一个角型门壁的竖立面上;而阁楼式角屋另外二个相邻的底边向上倾斜的外壁连接形成一个共脊,沿该共脊上竖立设置沿脊方顶厢。
[0006]进一步的,在沿脊方顶厢旁的至少一个倾斜外壁上竖立设置斜坡方顶凸厢。或者,沿脊方顶厢两侧为倾斜外壁。或者,沿脊方顶厢一侧设置一个倾斜外壁上竖立设置斜坡方顶凸厢,另一侧不设置竖立的斜坡方顶凸厢,保持平整结构;进一步的,在未设置斜坡方顶凸厢的斜坡底边远端角部上翻折边竖立连接折翼。或者,沿脊方顶厢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倾斜外壁上竖立设置斜坡方顶凸厢。
[0007]进一步的,与球冠状的星球舱结合的阁楼式角屋的一侧外壁为角型门壁,该角型门壁里面呈等边三角形,而且其中部安装房门连通星球舱。
[0008]进一步的,与角型门壁具有相邻底边的一侧竖立设置角型门廊,角型门廊外侧开放。
[0009]进一步的,星球舱上安装曲面凸窗。其中,曲面凸窗中部有圆形平开窗,在圆形平开窗周边通过窗框安装有扇面固定窗。进一步的,圆形平开窗偏心设置,即圆形平开窗的圆心与曲面凸窗中心不重合。
[0010]进一步的,沿脊方顶厢至少一侧外壁设置侧灯壁,所述侧灯壁上设置LED灯带。
[0011]进一步的,星球舱1球冠外壁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冠膜、衬板、支撑架和填充体,其中,具有功能工字钢型两侧对称开槽截面结构的支撑架外端面张紧蒙罩冠膜,支撑架两
侧槽中插装衬板,插装缝隙置入填充体。
[0012]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阁楼式角屋异形结构外形及内部空间中的阁楼体验若隐若现,星球舱与阁楼式角屋要素重组又具有太空站一类未来空间建筑设施意味。设置在户外,充满活力,视觉识别效果显明。星球舱与阁楼式角屋连接关系可以方便地根据场地和客户需求灵活调整重组,阁楼式角屋屋面相邻双坡非对称设计,顶部有锋面,星球舱屋顶圆润,自带防水防风雪性能,不需另做任何防水处理。整体结构稳定可靠。造型美观、风格独特、新颖而有韵律。适合作为地标设施以供打卡宣介。
[0013]此外,本技术房屋设计合理,自重轻,造价低,经济实惠,拆装运输施工便捷,使用寿命长,易于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模块化组合,可拆卸移动、可重复使用、易库存重组,美观新颖、安全环保、经济实用。
[0014]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建设工地临时性办公室、宿舍;交通、水利、石油、天然气等大型野外勘探、野外作业施工用房;城市办公、民用安置、商业、展览等临时用房;旅游区休闲别墅、度假屋;抗震救灾以及军事领域等用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前、后部分离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后部结构轴侧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后部结构右视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1后部结构右后轴侧示意图。
[0023]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1后部结构后视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1后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1后部结构左视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1后部结构主视示意图。
[0027]图13为图1中折翼205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14为图7中侧灯壁301局部C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15为图4中星球舱1球冠外壁的A

A向结构示意图。
[0030]图16为图12中房门204的B

B方向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包括:
[0032]星球舱1、阁楼式角屋2、沿脊方顶厢3、冠膜4、衬板5、支撑架6、填充体7、竖拉手8、门框9、包边10、横拉手11;
[0033]曲面凸窗101、窗框1011、圆形平开窗1012、扇面固定窗1013;角型门壁201、角型门廊202、斜坡方顶凸厢203、房门204、折翼205、底夹角206、斜壁207、外斜脚208、侧灯壁301。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5]实施例1:
[0036]如附图1、2、3和10所示,球冠状的星球舱1一侧外壁与阁楼式角屋2的一侧外壁连接,所述阁楼式角屋2底部平面俯视正投影为至少具有三个完整边的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阁楼式角屋2二个具有相邻底边的侧面分别为外壁轮廓呈等边三角形的竖立面,该二竖立面各自的两侧外壁分别向上相对倾斜呈两坡顶,而且各自在顶部形成的两条脊线正交垂直连接;脊线外端下侧的山墙立面形成角型门壁201;星球舱1与阁楼式角屋2接通在其中一个角型门壁201的竖立面上;而阁楼式角屋2另外二个相邻的底边向上倾斜的外壁连接形成一个共脊,沿该共脊上竖立设置沿脊方顶厢3,而在沿脊方顶厢3旁的至少一个倾斜外壁上竖立设置斜坡方顶凸厢203。
[0037]可选择性设计还包括:
[0038](1)沿脊方顶厢3两侧为倾斜外壁。即其上不设置竖立的斜坡方顶凸厢203。
[0039](2)沿脊方顶厢3一侧设置一个倾斜外壁上竖立设置斜坡方顶凸厢203,另一侧不设置竖立的斜坡方顶凸厢203,保持平整结构。在这种情形下,进一步的,在未设置斜坡方顶凸厢203的斜坡底边远端角部上翻折边竖立连接折翼205。
[0040](3)沿脊方顶厢3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倾斜外壁上竖立设置斜坡方顶凸厢203。
[0041]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结构立面重组异形户外房,包括球冠状的星球舱(1)和阁楼式角屋(2);其特征在于,球冠状的星球舱(1)一侧外壁与阁楼式角屋(2)的一侧外壁连接;所述阁楼式角屋(2)底部平面俯视正投影为至少具有三个完整边的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阁楼式角屋(2)二个具有相邻底边的侧面分别为外壁轮廓呈等边三角形的竖立面,该二竖立面各自的两侧外壁分别向上相对倾斜呈两坡顶,而且各自在顶部形成的两条脊线正交垂直连接;脊线外端下侧的山墙立面形成角型门壁(201);星球舱(1)与阁楼式角屋(2)接通在其中一个角型门壁(201)的竖立面上;而阁楼式角屋(2)另外二个相邻的底边向上倾斜的外壁连接形成一个共脊,沿该共脊上竖立设置沿脊方顶厢(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结构立面重组异形户外房,其特征在于,在沿脊方顶厢(3)旁的至少一个倾斜外壁上竖立设置斜坡方顶凸厢(20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结构立面重组异形户外房,其特征在于,与球冠状的星球舱(1)结合的阁楼式角屋(2)的一侧外壁为角型门壁(201),该角型门壁(201)里面呈等边三角形,而且其中部安装房门(204)连通星球舱(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结构立面重组异形户外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珊珊储艳洁吴强陈房婕陈佳妮陈天佑董盈盈龚淳黄周婷蒋雨婷李晓怡李雅博刘艺楼旭程潘香丽陶博翀吴群武芯夏怡君薛逸鸣姚济蓉于颖美张俊丽张婉芊陈蓓蕾陈笑雨崔慕容邓文邓文静高强金天傲李乐帆刘淋淋刘卓闵明滕雨舒王雨许扬杨依晴印静颖张寒颖张龙赵余骏周玲周诗语朱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