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群体永久性标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7379 阅读:4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群体永久性标记方法,涉及人工繁殖中华鲟标记方法,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繁殖培养的中华鲟幼鱼在特定的部位形成特定的形态特征作为永久性标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养殖密度、水温和溶氧控制,其特征是养殖密度为3000尾/m2高密度培育,高密度培育的时间是在中华鲟出膜后鼻孔发育的30天内,利用高密度培育过程中互相之间的摩擦、碰撞,干扰阻断中华鲟鼻孔表面鼻隔的形成;培育池的水温控制在23℃,培育过程中增氧,保证水体溶氧在6mg/L以上,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在30天内,中华鲟幼鱼则由双鼻孔形成为单鼻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作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永久性标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繁殖中华鲟标记方法。
技术介绍
中华鲟(A. sinensis Gray)属鲟形目,鲟科、鲟属,是一种江海洄游性大型鱼类, 同时,也是一种古老的软骨硬鳞鱼类,至今约2亿多年,具有“活化石”之称。作为白垩纪残 留下来的孑遗种类,分布面窄,数量稀少,现已处于濒危状态。由于水利工程的建筑阻断了 中华鲟的产卵洄游通道,迫使少部分的亲鱼在下游江段产卵繁殖,部分亲鱼性腺退化不能 繁殖,产出的少量鱼卵还由于敌害鱼类的大量吞食,只有不到10%鱼卵能够孵化出膜,中华 鲟野生种群资源急剧下降。从1981年至1999年的19年间,中华鲟幼鲟补充群体和亲鲟补 充群体分别减少了 80%和90%,资源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 物。1982年,经过科研的攻关,实现了中华鲟的人工繁殖,1983年,中华鲟幼鱼开始向长江 放流。从1983年至2008年间不完全统计,已向长江放流共计700多万尾不同规格的中华 鲟幼鱼。在1996年以前放流的中华鲟均未作任何标记。1996-1998年开始用茜素络合物 浸泡方法标记部分幼鱼,1998-2002年放流17. 56万尾,其中2月龄用微型线码标志(DCWT) 标记的有77950尾,14月龄的用挂银牌和(DCWT)双标记的有400尾。1998-2002年4年间 回收的稚幼鱼6400尾,回收到标记鱼仅13尾,2003-2008年共放流近90多万尾,被标记鱼 只有20多万尾。2009年加大标记数量,放流的26万尾中被标记的中华鲟幼鱼首次达到16 万尾,然而还有近10万尾未能进行人工标记。在每年5-8月份,长江口渔民插网误捕到许 多中华鲟幼鱼,几乎未收到上游放流的有标记的中华鲟幼鱼。但这不等于误捕的中华鲟幼 鱼中没有人工放流的中华鲟幼鱼。在这些幼鱼中一部分是天然繁殖的,还有一部分是经人 工繁殖放流的,在人工放流的这部分鱼中,只有少量的打了标记,而大部分幼鱼是未打标记 放流的。近25年人工增值放流的中华鲟幼鱼已达到700多万尾,累计被标记的中华鲟幼鱼 不超过100万尾。由于对放流的中华鲟幼鱼缺乏好的标记方法,不能达到全部的标记,致 使25年来对人工放流的中华鲟幼鱼的效果无法得到准确的评估。因为至今为止,在放流的 700多万尾的幼鱼中,回捕到带有人工标记的幼鱼寥寥无几。现有的标记方法包括了 1.体外挂牌,这样的标记法数量非常有限,工作量大,而 且容易脱落;2.荧光标记法,这样的标记虽然可以达到规模化,但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标 记不能长久保存,其次,荧光浸泡标记时,鱼体上最佳标记靶器官是耳石,而中华鲟属于软 骨硬鳞类,内耳中没有耳石存在,只有一些分散的耳沙,不能作为标记靶器官,只能选择骨 板、锁骨、鳍条等骨质部位检测荧光标记。检查荧光标记需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需取鱼体 带荧光标记的部位,这样必须对每尾鱼进行检查,才能判断是否是人工标记放流的中华鲟, 费工,费时,还要有相应的仪器设备,更重要的是取样对鱼体造成损伤;3.微型线码标志 (DCffT)法,这种标记法,设备费贵,标记时需一尾一尾进行标记,上万尾标记也需要很长时 间,而且外观无法判断,检查时也需要仪器设备一尾一尾的检查;4.射频综合标志(PIT标记),这种标记法,将标记物植入鱼体内,外观看不出来,需要用特殊的读卡器扫描才能读出 是否是人工放流的中华鲟,成本较高;5. PO-PUP标记,这种标记价格非常昂贵,每个大约在 4-5万元之间,他具有三维功能,可以记录中华鲟幼鱼的回游路线及三维空间,只能用于进 行科学研究。所有的这些标记方法只能对极少数的幼鱼进行标记,而人工增值放流的绝大 多数幼鱼群体得不到标记,这些方法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部分标记方法还 会造成鱼体的损伤,影响到被标记鱼的成活。中华鲟是一种性成熟年龄晚的鱼类,雌性需16-18年,雄性需9-16年才能达到性 成熟,在人工增值放流的25年间,从时间上看,被放流的中华鲟已经早已达到性成熟,但到 目前为止,在产卵场没有回捕到被标记的中华鲟。在近海,被标记的中华鲟幼鱼的回捕率不 足100尾,导致多年来对人工增值放流的中华鲟效果不能做出准确的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让人工繁殖培养的中华鲟幼鱼在特定的部位形成 特定的形态特征作为永久性标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养殖密度、水温和溶氧控制,其特征是养殖密度为3000尾 /m2高密度培育,高密度培育的时间是在中华鲟出膜后鼻孔发育的30天内,利用高密度培育 过程中互相之间的摩擦、碰撞,干扰阻断中华鲟鼻孔表面鼻隔的形成;培育池的水温控制在 230C,培育过程中增氧,保证水体溶氧在6mg/L以上,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在30天内,中华 鲟幼鱼则由双鼻孔形成为单鼻孔。本专利技术依据中华鲟胚后发育器官形成的特征,在发育过程中通过养殖密度的调 整,在30天以内可以达到100%的幼鱼鼻孔发生变化,其鼻孔成为单鼻孔。本方法对人工 繁殖的中华鲟出膜后的仔鱼进行处理,对中华鲟幼鱼的生长没有任何影响,同时达到百分 之百人工放流中华鲟群体高效、安全、永久性标记。本方法避免了昂贵的费用和对设备的要 求,可以通过鼻孔的检查,随时判断是否是人工放流的中华鲟,便于广大的渔民掌握,准确 区分人工养殖与野生的中华鲟幼鱼,从而达到准确推断人工放流的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本方法在中华鲟胚胎发育至出膜后,将出膜后的仔鱼带水收集到培育缸中进行培 育,控制培育缸的水温在23°C,培育过程中增氧,保证水中充足的溶氧在6mg/L以上,保持 良好的水质条件,培育密度调节为3000尾/m2。中华鲟鼻隔组织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在出膜 后的7-10天内,由于采用高密度培育,形成鱼苗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这部分特定部位的 鼻隔组织与下部组织接触,鼻孔表面鼻间隔无法形成,便形成了单鼻孔,单鼻孔的发生率为 50%;15天后,对部分已形成的鼻隔,由于相互之间的摩擦或碰撞,发生鼻隔的断开,有50% 形成单鼻孔,总体单鼻孔的发生率达到100%需30天时间。这种由培育密度影响形成单鼻 孔形态特征是永久性的,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无法再形成双鼻孔。形成的单鼻孔形式有左 边单个鼻孔,右边双个鼻孔;或者左边双个鼻孔,右边单个鼻孔;或者左右都是单鼻孔,总 有一边的鼻孔发生了改变,从而达到对人工繁殖群体全部标记。达到大规模、高效、安全、永 久性标记。这种标记法,避免了昂贵的费用和对设备的要求,通过鼻孔的检查,可以随时判 断是否是人工放流的中华鲟,便于广大的渔民掌握,准确区分人工养殖与野生的中华鲟幼鱼,从而达到准确推断人工放流的效果。权利要求,采用养殖密度、水温和溶氧控制,其特征是养殖密度为3000尾/m2高密度培育,高密度培育的时间是在中华鲟出膜后鼻孔发育的30天内,利用高密度培育过程中互相之间的摩擦、碰撞,干扰阻断中华鲟鼻孔表面鼻隔的形成;培育池的水温控制在23℃,培育过程中增氧,保证水体溶氧在6mg/L以上,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在30天内,中华鲟幼鱼则由双鼻孔形成为单鼻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中华 鲟幼鱼形成的单鼻孔形式是左边单个鼻孔,右边双个鼻孔;或者左边双个鼻孔,右边单个鼻 孔;或者左右都是单鼻孔。全文摘要,涉及人工繁殖中华鲟标记方法,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群体永久性标记方法,采用养殖密度、水温和溶氧控制,其特征是养殖密度为3000尾/m↑[2]高密度培育,高密度培育的时间是在中华鲟出膜后鼻孔发育的30天内,利用高密度培育过程中互相之间的摩擦、碰撞,干扰阻断中华鲟鼻孔表面鼻隔的形成;培育池的水温控制在23℃,培育过程中增氧,保证水体溶氧在6mg/L以上,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在30天内,中华鲟幼鱼则由双鼻孔形成为单鼻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龙珍庄平刘鉴毅张涛赵峰冯广朋黄晓荣侯俊利闫文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