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级氧化锆粉制备用原料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333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储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级氧化锆粉制备用原料储罐,包括内罐,内罐的外侧有外罐,外罐的内壁上有橡胶垫;内罐和外罐共用一个上端面;内罐和外罐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空气弹簧,所述外罐的外侧面设置有加固块,加固块与立柱相连,立柱的底部有底板,底板和底座之间有导向柱,导向柱上套设有缓冲弹簧;底座的下方有可制动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储存时,空气增压泵通入干燥的空气或氮气进行加压,避免在储存时受潮;空气弹簧和橡胶垫的设置;底座上缓冲弹簧的设置,在受到撞击时对罐提供缓冲,减少共振对罐体结构的影响;底座下方的可制动万向轮,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级氧化锆粉制备用原料储罐


[0001]本技术属于储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级氧化锆粉制备用原料储罐。

技术介绍

[0002]氧化锆具有耐磨、耐腐蚀、强度高、熔点高等特点,可为陶瓷釉用原料,主要用于压电陶瓷制品,日用陶瓷,耐火材料及贵重金属熔炼用的锆砖、锆管、坩埚等,也用于生产钢及有色金属、光学玻璃和二氧化锆纤维,可作为高效的高温隔热材料;氧化锆还应用于在陶瓷烧结、金属冶炼、高温分解、半导体制造、石英熔融等领域,还可作为高温过滤材料和高温反应催化剂载体以及用作塑料、橡胶、乳胶等的惰性填充剂;氧化锆是是发展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础材料,特别是纳米级氧化锆粉,它的结构和性能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纳米级氧化锆粉的制备需要纳米级氧化锆粉制备用原料;纳米级氧化锆粉制备用原料一般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不宜长久暴露于空气中,远离不相容的物质,保持容器密闭;但是现有的储罐密封性较差,会降低纳米级氧化锆粉制备用原料原本品质;且现有的储罐体积较大,不便于移动,并且在受到碰撞后会影响罐的结构,降低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纳米级氧化锆粉制备用原料储罐,所述纳米级氧化锆粉制备用原料储罐包括内罐,所述内罐的外侧设置有外罐,所述外罐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内罐和外罐共用同一个上端面;所述内罐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穿过上端面后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固定在上端面上;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四对搅拌棒;所述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方设置有顶盖;所述内罐的左侧壁上方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贯穿内罐和外罐后与空气增压泵相连;所述空气增压泵通过固定架焊接固定在外罐的左侧外壁上;所述转轴的下方设置有热电偶套管,所述热电偶套管的左侧伸入到内罐的内部,所述热电偶套管的右端贯穿内罐和外罐后固定在外罐的右侧面下方;所述内罐的下端面外侧与外罐的下端面内侧之间均匀设置若干个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的上端与内罐的下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弹簧的下端与外罐的下端面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内罐的下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贯穿外罐的下端面中间位置伸向外部,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阀门;所述外罐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外罐的外侧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两个加固块,所述加固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柱,所述横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通过若干导向柱与底座连接;所述导向柱贯穿底板,导向柱的尾部与底座固定相连,导向柱的头部固定有挡板,底板与底座之间的导向柱的柱身上均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可制动万向轮。
[0005]优选的,所述顶盖与进料口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外罐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爬梯。
[0007]优选的,所述热电偶套管为单开口,所述热电偶套管的右端面为开口端。
[0008]优选的,所述橡胶垫在进气口与热电偶套管处均设置有通孔,可以使进气口和热电偶套管贯穿透过。
[0009]在本技术中,电机、空气增压泵均选择本领域常用的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来选择其型号以及安装方式。
[0010]本技术还包括能够使纳米级氧化锆粉制备用原料储罐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技术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氧化锆粉进行储存用时,使用空气增压泵通入干燥的空气或氮气进行加压,避免在储存时受潮;另外内罐和外罐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空气弹簧,内罐和外罐的侧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底座的上部设置有缓冲弹簧,在受到撞击时可以对罐提供缓冲,减少共振对结构的影响;底座的底部还设置有可制动万向轮,方便本技术的移动。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内罐、2外罐、3橡胶垫、4转轴、5电机、6搅拌棒、7进料口、8顶盖、9进气口、10空气增压泵、11固定架、12热电偶套管、13空气弹簧、14出料口、15出料阀门、16加固块、17横柱、18立柱、19底板、20挡板、21导向柱、22底座、23缓冲弹簧、24可制动万向轮、25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地描述,在此处的描述仅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2所示,一种纳米级氧化锆粉制备用原料储罐,所述纳米级氧化锆粉制备用原料储罐包括内罐1,所述内罐1的外侧设置有外罐2,所述外罐2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垫3;所述内罐1和外罐2共用同一个上端面;所述内罐1内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上端穿过上端面后与电机5相连,所述电机5固定在上端面上;所述转轴4上设置有四对搅拌棒6;所述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设置有进料口7,所述进料口7上方设置有顶盖8;所述内罐的左侧壁上方设置有进气口9,所述进气口9贯穿内罐1和外罐2后与空气增压泵10相连;所述空气增压泵10通过固定架11焊接固定在外罐2的左侧外壁上;所述转轴4的下方设置有热电偶套管12,所述热电偶套管12的左侧伸入到内罐1的内部,所述热电偶套管12的右端贯穿内罐1和外罐2后固定在外罐2的右侧面下方;所述内罐1的下端面外侧与外罐2的下端面内侧之间均匀设置若干个空气弹簧13,所述空气弹簧13的上端与内罐1的下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弹
簧13的下端与外罐2的下端面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内罐1的下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料口14,所述出料口14贯穿外罐2的下端面中间位置伸向外部,所述出料口14上设置有出料阀门15;所述外罐2的下方设置有底座22,所述外罐2的外侧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两个加固块16,所述加固块1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柱17,所述横柱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立柱18,所述立柱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9,所述底板19通过若干导向柱21与底座22连接;所述导向柱21贯穿底板19,导向柱21的尾部与底座22固定相连,导向柱21的头部固定有挡板20,底板19与底座22之间的导向柱21的柱身上均套设有缓冲弹簧23;所述底座22的下方设置有可制动万向轮24。
[0019]所述顶盖8与进料口7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0020]所述外罐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爬梯25。
[0021]所述热电偶套管12为单开口,所述热电偶套管的右端面为开口端。
[0022]所述橡胶垫3在进气口9与热电偶套管12处均设置有通孔,可以使进气口9和热电偶套管12贯穿透过。
[0023]本技术在使用时,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级氧化锆粉制备用原料储罐,所述纳米级氧化锆粉制备用原料储罐包括内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的外侧设置有外罐,所述外罐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内罐和外罐共用同一个上端面;所述内罐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穿过上端面后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固定在上端面上;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四对搅拌棒;所述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方设置有顶盖;所述内罐的左侧壁上方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贯穿内罐和外罐后与空气增压泵相连;所述空气增压泵通过固定架焊接固定在外罐的左侧外壁上;所述转轴的下方设置有热电偶套管,所述热电偶套管的左侧伸入到内罐的内部,所述热电偶套管的右端贯穿内罐和外罐后固定在外罐的右侧面下方;所述内罐的下端面外侧与外罐的下端面内侧之间均匀设置若干个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的上端与内罐的下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弹簧的下端与外罐的下端面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内罐的下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贯穿外罐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芝玥曹希光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市赛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