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漩涡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11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33
一种磁力漩涡泵,其包括筒状的泵体(12),泵体的左端与泵盖(1)密封连接,泵体的中部具有隔板(13),泵轴(3)左端穿过隔板叶轮固定连接,泵轴与隔板之间动密封,隔板的右端面向右延伸有筒体(15),内转子位于筒体中,筒体的右端密封连接有隔离板(18),隔离板的右侧设有与电机转轴连接的盘状的外转子(17),外转子为永磁体。其有益效果是,隔离部件为板状,其承受内压的面积远小于罩状的隔离部件,泵轴与隔板之间动密封,能阻止泵体内的介质沿泵轴外泄,使隔离部件的内压大大降低,确保隔离部件不会爆裂。外转子和内转子均为板状,外转子和内转子的悬臂部分较短,内转子转动时稳定性好,相应地叶轮转动也稳定。地叶轮转动也稳定。地叶轮转动也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力漩涡泵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磁力漩涡泵。

技术介绍

[0002]磁力漩涡泵用于危险介质的输送,现有磁力漩涡泵的结构包括泵体、叶轮、泵轴、内转子、外转子以及罩状的隔离部件,其中,泵轴的一端与叶轮连接,泵轴的另一端与内转子连接,隔离部件套在内转子上,隔离部件的开口端与泵体密封连接,泵体中的介质不会流出隔离部件,外转子套隔离部件上,电机带动外转子转动,外转子产生磁场,外转子的磁力带动内转子旋转。其不足之处是,当介质充满隔离部件时,隔离部件承受的内压较大,为保证隔离部件不变形、不破裂,其壁厚必须大,这样外转子与内转子之间的间隙较大,外转子的磁场强度必须大,电能消耗较大。另外外转子的悬臂部分较长,稳定性较差,转动过程中有圆周跳动现象,内转子所受的径向磁力不均匀,叶轮产生抖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磁力漩涡泵,其隔离部件承受的内压小,隔离部件不易爆裂,能阻隔危险介质的泄漏,叶轮转动稳定。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力漩涡泵,其包括筒状的泵体12,泵体的左端与泵盖1密封连接,泵体的中部具有隔板13,叶轮位于泵体中并与泵盖和隔板之间留有间隙,泵轴3穿过隔板,泵轴左端与叶轮固定连接,其特征是,隔板13的左端面设有静环8,泵轴上套有动环7,动环的右端面与静环的左端面相贴,动环内圆处向右延伸有套筒,套筒与泵轴之间密封,套筒通过键销4与泵轴连接,隔板13的右端面向右延伸有变径的筒体15,动环的套筒与筒体的小内径部之间设有轴套6,盘状的内转子16与动环的套筒的右端固定连接,内转子位于筒体15的大内径部中,筒体15的右端密封连接有隔离板18,隔离板的右侧设有与电机转轴连接的盘状的外转子17,外转子为永磁体,对内转子具有吸引力。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隔离部件为板状,其承受内压的面积远小于罩状的隔离部件,隔离部件的厚度可降低,这样降低外转子与内转子之间的间隙可随之降低,降低永磁体磁路的磁阻;在泵轴上设有动环,在隔板上设有静环,能阻止泵体内的介质沿泵轴外泄,使隔离部件的内压大大降低,确保隔离部件不会爆裂。外转子和内转子均为板状,磁力线方向为轴向,外转子和内转子的悬臂部分较短,内转子转动时稳定性好,相应地叶轮转动也稳定。
附图说明
[0006]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7]附图标志:1

泵盖、2

叶轮、3

泵轴、4

键销、5

密封圈、6

轴套、7

动环、8

静环、9

油孔、10

隔舌、11

密封环、12

泵体、13

隔板、14

端盖、15

筒体、16

内转子、17

外转子、18

隔离板、19

外转子轴、20

圆锥滚子轴承、21

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一种磁力漩涡泵,其包括筒状的泵体12,泵体的左端与泵盖1连接,泵体与泵盖之间设有密封环11,泵体的中部具有隔板13,叶轮位于泵体中并与泵盖和隔板之间留有间隙,泵体的内壁设有瓦形的隔舌10,隔舌的内弧面靠近叶轮的外圆,泵轴3穿过隔板,泵轴左端与叶轮固定连接。
[0009]隔板13的左端面设有静环8,静环可以密封连接在隔板上,也可以与隔板整体形成,泵轴上套有动环7,动环的右端面与静环的左端面相贴,动环内圆处向右延伸有套筒,套筒套在泵轴上,套筒右部与泵轴之间通过键销4连接,套筒左部与泵轴之间设有密封圈5。
[0010]隔板13的右端面向右延伸有变径的筒体15,其中段收缩为小内径部,筒体15的右部为大内径部,动环的套筒与筒体的小内径部之间设有滚针轴承,滚针轴承也可用轴套6代替,油管9穿过轴套为动环套筒与轴套之间的摩擦面提供润滑油,盘状的内转子16与动环的套筒的右端固定连接,内转子位于筒体15的大内径部中,筒体15的右端密封连接有隔离板18,隔离板由工程塑料制成其厚度为0.3毫米,隔离板也可为不锈钢板制成其厚度为0.1毫米,隔离板的右侧设有与电机转轴连接的盘状的外转子17,外转子与隔离板之间间隙为0.1毫米,外转子为永磁体。
[0011]作为一种改进,外转子的左端面具有凹部,外转子磁力线的路径如图1中虚线所示,即:凹部的外环

隔离板

内转子

隔离板

凹部的内环

凹部的底部

凹部的外环,这样可降低外转子的漏磁。凹部的外环是指凹部的内圆沿径向向外部位,凹部的内环是指凹部的外圆沿径向向内部位。
[0012]外转子对内转子有磁吸力,内转子与动环的套筒固定连接,使动环与静环紧贴,实现动密封,阻止泵体中的介质沿泵轴外泄,严格地讲动密封不能绝对地杜绝泄漏,但微量的泄漏介质不会充满隔离板与筒体所围成的空腔,这样隔离板所承受的内压会大大降低。
[0013]外转子与电机转轴的连接方法为,在电机转轴的伸出端固定安装一圆盘,外转子与圆盘固定连接,调节电机位置,使电机转轴与泵轴对齐并且外转子靠近隔离板。
[0014]作为一种改进,在泵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端盖14,端盖上设有轴承室,轴承室中安装一对圆锥滚子轴承20,圆锥滚子轴承中压接有外转子轴19,外转子轴左端的凸缘21与外转子固定连接,外转子轴右端通过万向节与电机转轴连接(附图中万向节和电机均没画出)。
[0015]这样可不必精确调节电机位置,从而方便外转子与电机转轴连接,同时可防止外转子产生轴向位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磁力漩涡泵,其包括筒状的泵体(12),泵体的左端与泵盖(1)密封连接,泵体的中部具有隔板(13),叶轮位于泵体中并与泵盖和隔板之间留有间隙,泵轴(3)穿过隔板,泵轴左端与叶轮固定连接,其特征是,隔板(13)的左端面设有静环(8),泵轴上套有动环(7),动环的右端面与静环的左端面相贴,动环内圆处向右延伸有套筒,套筒与泵轴之间密封,套筒通过键销(4)与泵轴连接,隔板(13)的右端面向右延伸有变径的筒体(15),动环的套筒与筒体的小内径部之间设有轴套(6),盘状的内转子(16)与动环的套筒的右端固定连接,内转子位于筒体(15)的大内径部中,筒体(15)的右端密封连接有隔离板(18),隔离板的右侧设有与电机转轴连接的盘状的外转子(17),外转子为永磁体,对内转子具有吸引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漩涡泵,其特征是,在泵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许海明司马瑞龙陆爱兵高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丰船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