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及固态硬盘,供电控制电路包括延时单元、控制单元、至少两个电压转换单元和至少一个阻值调节单元。延时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单元,延时单元用于延缓其输出端的电压变化速度;控制单元电连接各个电压转换单元的使能端,用于在延时单元的输出端电压的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按顺序陆续控制各个电压转换单元启动(或停止)工作;各个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输出端分别电连接不同的供电输出端,至少一个电压转换单元的取样端电连接阻值调节单元,阻值调节单元用于调节取样端的分压占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对多供电输出端实现上下电时序控制,并能实现各供电电路的偏压测试功能。压测试功能。压测试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控制电路及固态硬盘
[0001]本技术涉及芯片供电
,特别涉及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及固态硬盘。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处理芯片,内部具有多路工作电压,为确保芯片能可靠的工作,各路工作电压的上下电通常都要遵循一定时序,否则在产品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上电阶段的电流过大、器件启动异常以及对芯片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0003]现有技术中,为实现上下电的时序,通常采用PMIC(Power Management IC,集成电源管理电路)电源芯片进行驱动,但该电源芯片通常只满足对芯片的上电需求,且在需要对芯片进行老化验证时,无法实现对芯片的的拉偏测试,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及固态硬盘,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时满足电压的拉偏,以及上下电时序控制需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包括延时单元、控制单元、至少两个电压转换单元和至少一个阻值调节单元;其中,
[0006]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延时单元用于延缓其输出端的电压变化速度;
[0007]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各个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使能端,用于在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端电压的上升过程中,按顺序陆续控制各个电压转换单元启动工作,以及在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端电压的下降过程中,按顺序陆续控制各个电压转换单元停止工作;
[0008]各个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各个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不同的供电输出端,至少一个电压转换单元的取样端电连接所述阻值调节单元,所述阻值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取样端的分压占比。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多个子控制单元,各个所述子控制单元与各个所述电压转换单元一一对应,所述子控制单元电连接于对应的电压转换单元的使能端与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端之间,各个所述子控制单元分别在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电压达到各自的电压阈值时,输出信号控制对应的电压转换单元启动工作;各个所述子控制单元的电压阈值大小均不同。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控制单元均包括电压比较器,所述电压比较器的V+引脚电连接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端,V
‑
引脚接收电源提供的参考电压,输出引脚电连接对应的电压转换单元的使能端;其中,各个所述电压比较器的V
‑
引脚的参考电压大小均不同。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值调节单元包括档位切换开关和下拉单元,所述下拉单元具有多个不同下拉阻值的档位,所述档位切换开关电连接在所述取样端与所述下拉单元之间,用于切换选择所述下拉单元的档位。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拉单元至少包括标准档位电阻、拉低档位电阻和拉高档
位电阻;所述档位切换开关为跳帽调节开关,包括第一跳线脚、第二跳线脚、第三跳线脚和与所述取样端电连接的跳线帽,所述第一跳线脚经所述标准档位电阻接地,所述第二跳线脚经所述拉低档位电阻接地,所述第三跳线脚经所述拉高档位电阻接地。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时单元包括第一电阻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为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一电容接地。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电压转换单元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单元和第二电压转换单元,第二电压转换单元的取样端电连接所述阻值调节单元;
[0015]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单元包括LDO芯片、第一上拉电阻、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所述LDO芯片的使能脚为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单元的使能端,所述LDO芯片的输入脚经所述第一上拉电阻电连接电源,所述LDO芯片的输出脚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所述LDO芯片的取样脚为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单元的取样端,且所述LDO芯片的输出脚经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电连接其取样脚,所述LDO芯片的取样脚经所述第二分压电阻接地;
[0016]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单元包括DC
‑
DC芯片、第二上拉电阻和第三分压电阻,所述DC
‑
DC芯片的使能脚为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单元的使能端,所述DC
‑
DC芯片的输入脚经所述第二上拉电阻电连接电源,所述DC
‑
DC芯片的输出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所述DC
‑
DC芯片的取样脚为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单元的取样端,且所述DC
‑
DC芯片的输出脚经所述第三分压电阻电连接其取样脚。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单元还包括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感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DC
‑
DC芯片的输出脚,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供电输出端,所述滤波电容与所述第三分压电阻并联连接。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接有滤波电路,用于滤除杂波。
[0019]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固态硬盘,所述固态硬盘包括如上所述的供电控制电路。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提供的供电控制电路包括延时单元,延时单元用于延缓其输出端的电压变化速度,即与延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的控制单元会在不同时间点接收到不同的输入电压,进而,在控制单元中,当输入电压上升达到一定电压阈值时,控制单元即可使能与之对应的电压转换单元启动工作,输出供电电压;或者在输入电压下降低于电压阈值时,切断使能,与之对应的电压转换单元停止工作。以此,通过简单的电路设计达到了不同供电电路的上下电时序控制。
[0022](2)本技术提供的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至少一个阻值调节单元,阻值调节单元用于调节电压转换单元的取样端的分压占比,其中,电压转换单元基于不同的分压占比可进一步调节其输出电压。以此形成对输出的供电电压的闭环调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户可通过调节阻值调节单元接入的阻值大小,并最终调节的供电电压的大小。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供电控制电路的模块示意图一;
[0024]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供电控制电路的模块示意图二;
[0025]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供电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延时单元、控制单元、至少两个电压转换单元和至少一个阻值调节单元;其中,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延时单元用于延缓其输出端的电压变化速度;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各个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使能端,用于在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端电压的上升过程中,按顺序陆续控制各个电压转换单元启动工作,以及在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端电压的下降过程中,按顺序陆续控制各个电压转换单元停止工作;各个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各个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不同的供电输出端,至少一个电压转换单元的取样端电连接所述阻值调节单元,所述阻值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取样端的分压占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多个子控制单元,各个所述子控制单元与各个所述电压转换单元一一对应,所述子控制单元电连接于对应的电压转换单元的使能端与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端之间,各个所述子控制单元分别在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电压达到各自的电压阈值时,输出信号控制对应的电压转换单元启动工作;各个所述子控制单元的电压阈值大小均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控制单元均包括电压比较器,所述电压比较器的V+引脚电连接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端,V
‑
引脚接收电源提供的参考电压,输出引脚电连接对应的电压转换单元的使能端;其中,各个所述电压比较器的V
‑
引脚的参考电压大小均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值调节单元包括档位切换开关和下拉单元,所述下拉单元具有多个不同下拉阻值的档位,所述档位切换开关电连接在所述取样端与所述下拉单元之间,用于切换选择所述下拉单元的档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单元至少包括标准档位电阻、拉低档位电阻和拉高档位电阻;所述档位切换开关为跳帽调节开关,包括第一跳线脚、第二跳线脚、第三跳线脚和与所述取样端电连接的跳线帽,所述第一跳线脚经所述标准档位电阻接地,所述第二跳线脚经所述拉低档位电阻接地,所述第三跳线脚经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成思,李振华,刘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