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涉及新风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壳,顶部呈开口状,所述外壳上构造有与其内部相连通进风口、入风口、出风口和排风口;抽风扇,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抽风扇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抽风扇的出风端通过铜管一与所述入风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会将室内的暖气通过铜管二抽向室外,同时,将室外冷气通过铜管一抽向室内,由于传导部的存在,可以将铜管二内的暖气中温度传至铜管一上,从而使铜管一内空气升温,从而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实现对排出气体中多余热量的回收和再利用,降低了室内温度的流失,从而降低了供暖设备对室内进行供暖能耗。降低了供暖设备对室内进行供暖能耗。降低了供暖设备对室内进行供暖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风设备
,具体涉及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天气寒冷,居民会长期为室内进行供暖,由于室内在供暖时为密封状态,因此,居民长时间居住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需要对室内进行换气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目前,大多数建筑在进行换气时,多为直接采用换气扇进行换气,此种方式虽然可以对室内空气进行换气,但无法有效为室内供应的新风进行升温,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会将室内的暖气抽向室外,同时,将室外冷气抽向室内,从而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导致室内温度降低,需要使用供暖设备对室内进行供暖升温,从而大大增加了供暖设备能耗,不利于节能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新风换气系统无法有效为室内供应的新风进行升温带来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导致室内温度降低,需要使用供暖设备对室内进行供暖升温,从而大大增加了供暖设备能耗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
[0004]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包括:
[0006]外壳,顶部呈开口状,所述外壳上构造有与其内部相连通进风口、入风口、出风口和排风口;
[0007]抽风扇,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抽风扇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抽风扇的出风端通过铜管一与所述入风口相连通;
[0008]排风扇,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排风扇的进风端与所述排风口相连通,所述排风扇的出风端通过铜管二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
[0009]传导部,其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铜管一和所述铜管二均相连接,所述传导部用于对所述铜管一和所述铜管二之间温度进行传导。
[0010]进一步地,所述传导部包括:
[0011]传导块,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其与所述铜管一和所述铜管二均相接触。
[0012]进一步地,所述传导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传导块相贴合,两个所述传导块的相对侧均构造有凹槽,所述铜管一和所述铜管二位于两个所述传导块的凹槽内,所述铜管一和所述铜管二与两个所述传导块均相贴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铜管一和所述铜管二均呈蛇形。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安装有套设在两个所述传导块外部的隔热套。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过滤件,其用于对进入所述进风口空气中的灰尘和杂物进行过滤。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过滤件包括:
[0017]过滤壳,其固设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
[0018]过滤板,所述过滤壳顶部构造有插槽,其沿所述插槽插设于所述过滤壳内,且对所述过滤壳进行封堵,所述过滤壳上安装有用于对所述插槽进行封堵的封堵板;
[0019]排污口,其构造于所述过滤壳底部,且位于所述插槽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过滤壳上安装有用于对所述排污口进行封堵的底板。
[0020]进一步地,还包括:
[0021]过滤网,其数量为三个,均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三个所述过滤网分别对所述入风口、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进行封堵。
[002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铰接有用于对其顶部开口进行封堵的盖板,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搭扣固定。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设置外壳、进风口、入风口、出风口、排风口、抽风扇、铜管一、排风扇、铜管二和传导部,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会将室内的暖气通过铜管二抽向室外,同时,将室外冷气通过铜管一抽向室内,由于传导部的存在,可以将铜管二内的暖气中温度传至铜管一上,从而使铜管一内空气升温,从而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降低了室内温度的流失,从而降低了供暖设备对室内进行供暖能耗,有利于节能的发展需求,有利于设备的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半剖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7]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局部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8]图5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9]图6是本技术的图5中A
‑
A方向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30]附图标记:1、外壳;2、进风口;3、入风口;4、出风口;5、排风口;6、抽风扇;7、铜管一;8、排风扇;9、铜管二;10、盖板;11、传导部;1101、传导块;12、隔热套;13、过滤件;1301、过滤壳;1302、过滤板;1303、插槽;1304、排污口;14、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2]如图1
‑
6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包括:外壳1,顶部呈开口状,外壳1上构造有与其内部相连通进风口2、入风口3、出风口4和排风口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2和排风口5构造于外壳1的一端,入风口3和出风口4构造于外壳1的另一端,具体可如图3所示;抽风扇6,其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且抽风扇6的进风端与进风口2相连通,抽风扇6的出风端通过铜管一7与入风口3相连通;排风扇8,其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且排风扇8的进风端与排风口5相连通,排风扇8的出风端通过铜管二9与出风口4相连通,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控制抽风扇6和排风扇8开启,抽风扇6工作,从而将室外空气通过进风口2抽至铜管一7内,再通过入风口3吹向室内,排风扇8工作,从而将室内空气通
过出风口4抽至铜管二9内,再通过排风口5吹向室外,从而即可实现对室内进行换气,需要说明的是:抽风扇6和排风扇8均由市政用电进行供电;传导部11,其安装在外壳1内,且与铜管一7和铜管二9均相连接,传导部11用于对铜管一7和铜管二9之间温度进行传导,由于传导部11与铜管一7和铜管二9均相连接,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室外新风冷气在铜管一7内流动,室内暖气在铜管二9内流通,从而使铜管二9受暖气温度而升温,从而即可通过传导部11使铜管一7温度进行升高,从而致使铜管一7内温度升高,从而有效的为供应的室外新风进行升温,从而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降低了室内温度的流失,从而降低了供暖设备对室内进行供暖能耗,有利于节能的发展需求,有利于设备的推广和使用。
[0033]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导部11包括:传导块1101,其设置于外壳1内,其与铜管一7和铜管二9均相接触,需要说明的是:传导块1101采用铜材质材料制成,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室外新风冷气在铜管一7内流动,室内暖气在铜管二9内流通,从而使铜管二9受暖气温度而升温,从而即可通过传导块1101使铜管一7温度进行升高,从而实现对铜管一7和铜管二9之间温度进行传导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顶部呈开口状,所述外壳(1)上构造有与其内部相连通进风口(2)、入风口(3)、出风口(4)和排风口(5);抽风扇(6),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且所述抽风扇(6)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2)相连通,所述抽风扇(6)的出风端通过铜管一(7)与所述入风口(3)相连通;排风扇(8),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且所述排风扇(8)的进风端与所述排风口(5)相连通,所述排风扇(8)的出风端通过铜管二(9)与所述出风口(4)相连通;传导部(11),其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且与所述铜管一(7)和所述铜管二(9)均相连接,所述传导部(11)用于对所述铜管一(7)和所述铜管二(9)之间温度进行传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部(11)包括:传导块(1101),其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其与所述铜管一(7)和所述铜管二(9)均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块(11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传导块(1101)相贴合,两个所述传导块(1101)的相对侧均构造有凹槽,所述铜管一(7)和所述铜管二(9)位于两个所述传导块(1101)的凹槽内,所述铜管一(7)和所述铜管二(9)与两个所述传导块(1101)均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一(7)和所述铜管二(9)均呈蛇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海龙,张龙龙,顾红成,张盈盈,雷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盈海锦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