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筒生产智能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652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5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极筒生产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电极筒生产智能控制装置,其包括负压机器人、轨道、成型机、冲孔机、左部物料装置、右部物料装置、左部定位对中台、右部定位对中台和控制装置,成型机、冲孔机左右间隔设置,成型机、冲孔机前方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机器人,机器人的机械臂末端设有负压吸盘抓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设置负压机器人完成上下料作业,大大减少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安全隐患,且效率更高,通过设置定位对中台对物料进行定位,以保证物料与冲孔机或成型机的作业中心位置对齐,保证加工正常进行。常进行。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筒生产智能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极筒生产装置
,是一种电极筒生产智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极筒制作流程全部采用标准化作业,需要专门的作业人员通过执行压弧、冲压等作业,完成电极筒的制作工作。在制作工作中不仅容易造成人员机械伤害,还提高了人员劳动强度。为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本质安全性,减少作业人员安全风险。
[0003]冲孔和压弧工位均采用两台四柱液压进行加工作业,人工操作过程中非常容易造成机械伤害事件,常规电石行业每个作业单元均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其作业过程中劳动强度大,长时间作业易造成肌肉疲劳、加工精度差等问题,作业环境恶劣,工房内存在焊接工位,操作人员在此环境中长期作业,容易造成职业病危害。
[0004]板材上下料方面,每块板材重量约为8Kg

11Kg左右,每日执行的上下料量有上千次之多。在重复性的作业过程中,人工作业效率较低。且现有加工设备为非数控加工设备,常规改造技术难度大,投资成本高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筒生产智能控制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电极筒制作过程中存在的费时费力、施工效率较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电极筒生产智能控制装置,包括负压机器人、轨道、成型机、冲孔机、左部物料装置、右部物料装置、左部定位对中台、右部定位对中台和控制装置,成型机、冲孔机左右间隔设置,成型机、冲孔机前方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机器人,机器人的机械臂末端设有负压吸盘抓手,机械臂上设有能够测量负压吸盘抓手伸出长度的激光测距传感器,轨道左方和轨道右方分别设有对应工位的左部物料装置、左部定位对中台和右部物料装置、右部对中定位台,右部物料装置包括上料框、下料框,左部物料装置和右部物料装置结构相同且呈左右对称分布,左部定位对中台、右部定位对中台能够对物料与负压吸盘抓手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左部定位对中台、右部定位对中台结构相同且呈中心对称分布,控制装置与机器人、成型机和冲孔机连接。
[0007]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8]上述右部定位对中台可包括支撑架、倾斜板、后挡板、左挡板、滚轮和气缸,支撑架上侧设有呈左低右高状倾斜的倾斜板,倾斜板上设有滚轮,倾斜板左端上侧设有左挡板,倾斜板后端上侧设有后挡板,倾斜板前部设有气缸。
[0009]上述还可包括光电检测开关,上料框和下料框上均设有光电检测开关和声光报警器,光电检测开关和声光报警器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
[0010]上述控制装置可为PLC控制系统。
[0011]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设置负压机器人完成上下料作业,
大大减少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安全隐患,且效率更高,通过设置定位对中台对物料进行定位,以保证物料与冲孔机或成型机的作业中心位置对齐,保证加工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负压机器人,2为轨道,3为成型机,4为冲孔机,5为上料框,6为下料框,7为气缸,8为左挡板,9为后挡板,10为滚轮,11为为负压吸盘抓手,12为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5]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7]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该电极筒生产智能控制装置包括负压机器人1、轨道2、成型机3、冲孔机4、左部物料装置、右部物料装置、左部定位对中台、右部定位对中台和控制装置12,成型机3、冲孔机4左右间隔设置,成型机3、冲孔机4前方设有轨道2,轨道2上设有机器人,机器人的机械臂末端设有负压吸盘抓手11,机械臂上设有能够测量负压吸盘抓手11伸出长度的激光测距传感器,轨道2左方和轨道2右方分别设有对应工位的左部物料装置、左部定位对中台和右部物料装置、右部对中定位台,右部物料装置包括上料框5、下料框6,左部物料装置和右部物料装置结构相同且呈左右对称分布,左部定位对中台、右部定位对中台能够对物料与负压吸盘抓手11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左部定位对中台、右部定位对中台结构相同且呈中心对称分布,控制装置12与机器人、成型机3和冲孔机4连接。
[0018]在现有两台四柱液压机(成型机3、冲孔机4)加工设备基础上,开发升级一套轨道2六轴负压机器人1,用于服务于两台加工设备,在确保作业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人工作业劳动强度。系统运行时,操作人员通过后台触摸屏完成工位选择,负压机器人1根据操作指令运行至相应工位,从上料框5抓取板材,再放置在定位对中台上,对板材位置进行调整,接着负压机器人1再次通过负压吸盘抓手11吸住板材运至相应的加工作业流程,控制装置12控制成型机3或冲孔机4作业,完成加工后负压机器人1将加工后的板材抓取至下料框6。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的定位精度依据第七轴伺服电机运行指令进行控制,提升行走精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0019]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电极筒生产智能控制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0]实施例2:如附图1所示,右部定位对中台包括支撑架、倾斜板、后挡板9、左挡板8、滚轮10和气缸7,支撑架上侧设有呈左低右高状倾斜的倾斜板,倾斜板上设有滚轮10,倾斜板左端上侧设有左挡板8,倾斜板后端上侧设有后挡板9,倾斜板前部设有气缸7。在使用时,负压机器人1将板材放置在倾斜板上,板材沿着滚轮10向左滚动至左挡板8,接着气缸7向后推动板材,对板材进行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定位,而后再由负压机器人1在指定的位置进
行抓取,从而控制板材相对负压机器人1的位置进行控制,便于板材与加工设备中心作业位置对齐,便于控制加工基准位置。
[0021]实施例3: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光电检测开关,上料框5和下料框6上均设有光电检测开关和声光报警器,光电检测开关和声光报警器分别与控制装置12连接。通过设置光电检测开关检测上料框5内是否有原材料,以及下料框6内是否已经堆满,通过声光报警器体型作业人员对上料框5或下料框6进行处理。
[0022]实施例4:如附图1所示,控制装置12为PLC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系统对加工设备、负压机器人1进行联动,进行定位、控制相关动作。
[0023]本技术利用智能化控制装置12系统替代人员在恶劣环境中进行板材冲孔和压弧作业,由于采用的是伺服系统及PLC控制系统,以及完善的外部光电检测传感器检测系统,无需人工进行实时干预,提高加工效率,能够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进一步提升,减少恶劣环境中人员滞留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筒生产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机器人、轨道、成型机、冲孔机、左部物料装置、右部物料装置、左部定位对中台、右部定位对中台和控制装置,成型机、冲孔机左右间隔设置,成型机、冲孔机前方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机器人,机器人的机械臂末端设有负压吸盘抓手,机械臂上设有能够测量负压吸盘抓手伸出长度的激光测距传感器,轨道左方和轨道右方分别设有对应工位的左部物料装置、左部定位对中台和右部物料装置、右部对中定位台,右部物料装置包括上料框、下料框,左部物料装置和右部物料装置结构相同且呈左右对称分布,左部定位对中台、右部定位对中台能够对物料与负压吸盘抓手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左部定位对中台、右部定位对中台结构相同且呈中心对称分布,控制装置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军兰志平栾会东胡康宁董博锋马立奇王志全李雨晨李建鹏吴琦李飞于龙朱亚松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中泰矿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