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监测工作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649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5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监测工作站,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设有控制面板;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一侧;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安装在所述升降系统上远离所述车体的一端;多媒体系统,所述多媒体系统设置在所述升降系统的另一端;防倾装置,所述防倾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车体内还设有供配电系统和网络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升降桅杆、泵站和升降开关,所述升降桅杆和泵站均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底部,泵站用于为升降桅杆提供升降动力,升降开关安装于所述控制面板上,从而有效缩短了监测站点的设备部署时间,提升了工作站的部署灵活性,降低了使用成本,扩大了应用场景。扩大了应用场景。扩大了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监测工作站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监控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监测工作站。

技术介绍

[0002]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标的监测、化学指标的监测和生态系统的监测;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的核心目标是提供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的数据,判断环境质量,评价当前主要环境问题,为环境管理服务。
[0003]申请号为CN201820089519.5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工地扬尘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焊接连接有支架,且支架外圈设有反光带,所述支架中间固定连接有数据采集处理箱体,且数据采集处理箱体内部下方设有石膏底板,所述数据采集处理箱体正面设有开关,且数据采集处理箱体顶部设有防水顶盖,所述支架顶部安装固定有LED显示屏,其LED显示屏顶部设有颗粒物传感器,且颗粒物传感器两侧连接有温湿度监测器,所述风向监测器右侧设有信号线,且信号线右侧设有风速监测器。该工地扬尘环境监测装置采用石膏底板、数据采集处理箱体和防水顶盖的结构,使得该装置的防水防潮能力更高,运行更加稳定,且利用反光带的结构,使得该装置于夜间清晰可见,从而更便于人们的使用。”[0004]但是目前,应用于工地上的环境监测站和视频监控系统一般安装于固定高度的不可移式立杆上,安装前需开挖基坑以制作混凝土底座,导致监测设备部署时间长、无法灵活部署、监控覆盖面小,断电后无法持续工作等问题,且定点监测不利于监测设备在各工地标段之间流转使用,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部分工地地处偏僻,无可用有线网络连接。因此,亟需一种移动监测工作站,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监测工作站,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0006](1)监测设备部署时间长、无法灵活部署、监控覆盖面小,断电后无法持续工作等;
[0007](2)监测设备流转率低,使用成本高。
[0008]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移动监测工作站,包括:
[0010]车体,所述车体内设有控制面板;
[0011]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一侧;
[0012]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安装在所述升降系统上远离所述车体的一端;
[0013]多媒体系统,所述多媒体系统设置在所述升降系统的另一端;
[0014]防倾装置,所述防倾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底部;
[0015]所述车体内还设有供配电系统和网络系统。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升降桅杆、泵站和升降开关,所述升降桅杆和泵站均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底部,泵站用于为升降桅杆提供升降动力,升降开关安装于所述控制面板上。
[00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桅杆包括一级缸,所述一级缸的上部通过圆盘法兰固定于车体顶部,用于保证升降桅杆的稳定性。
[001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倾装置包括伸缩式套管和丝杠支腿,所述伸缩式套管内设有第一螺纹套筒和第二螺纹套筒,伸缩式套管前端设有挡板。
[001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媒体系统包括显示屏和扬声器,所述显示屏和扬声器通过抱箍安装于所述一级缸上。
[002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横臂、监控相机、风速计、风向计、气象站和照明灯,所述横臂安装在所述升降桅杆的顶部,所述监控相机、风速计、风向计、气象站和照明灯均安装于横臂上。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1)通过采用一体化可移动式设计,集蓄电池、环境数据监测、视频监控、无线网络回传功能于一体,可有效缩短监测站点的设备部署时间,提升了工作站的部署灵活性,解决了监测设备断电后无法持续工作的问题,降低了使用成本,扩大了应用场景;
[0023](2)通过升降系统的设计,解决了工作站监测设备监控覆盖面小的问题,提升了工作站的使用灵活性;
[0024](3)通过防倾装置的设计,增加了工作站在恶劣天气下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0025](4)通过多媒体系统的设计,方便了后台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即可掌握各工地标段的现场情况,同时便于现场人员实时了解环境数据,做到隐患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从而提升了工地安全管理水平。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移动监测工作站的轴测三维结构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移动监测工作站的底视三维结构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移动监测工作站防倾装置的三维剖视图;
[0030]图4为本技术移动监测工作站内部框架的轴测三维结构图;
[0031]图5为本技术移动监测工作站内部框架的后视三维结构图;
[0032]图6为本技术移动监测工作站横臂的三维结构爆炸图。
[0033]图中:1、车体;101、方形不锈钢管架;102、滑轮;102a、前滑轮;102b、后滑轮;103、右侧门;104、左侧门;105、后侧门;106、安装立柱;107、设备层板;108、控制面板;109、推杆;1010、防雨盖板;1010a、防水接头;1011、握把;
[0034]2、供配电系统;201、空气开关;202、浪涌保护器;203、开关电源;204、电源输入航空插头;205、蓄电池;206、逆变控制一体机;207、C型导轨;208、PDU插座;
[0035]3、网络系统;301、硬盘录像机;302、5G路由器;303、网络交换机;304、数据终端;305、网络输入航空插头;306、天线;
[0036]4、升降系统;401、升降桅杆;401a、底座法兰;401b、一级缸;402、泵站;403、升降开关;404、圆盘法兰;
[0037]5、多媒体系统;501、显示屏;502、扬声器;503、抱箍;
[0038]6、监测系统;601、横臂;601a、上盖体;602b、下盒体;601c、侧封板;602、监控相机;603、风速计;604、风向计;605、气象站;606、照明灯;
[0039]7、防倾装置;701、套管;702、丝杠支腿;703、第一螺纹套筒;704、第二螺纹套筒;705、蝶形螺丝;70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请参阅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监测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内设有控制面板(108);升降系统(4),所述升降系统(4)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一侧;监测系统(6),所述监测系统(6)安装在所述升降系统(4)上远离所述车体(1)的一端;多媒体系统(5),所述多媒体系统(5)设置在所述升降系统(4)的另一端;防倾装置(7),所述防倾装置(7)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底部;所述车体(1)内还设有供配电系统(2)和网络系统(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监测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4)包括升降桅杆(401)、泵站(402)和升降开关(403),所述升降桅杆(401)和泵站(402)均安装在所述车体(1)的底部,泵站(402)用于为升降桅杆(401)提供升降动力,升降开关(403)安装于所述控制面板(10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监测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桅杆(401)包括一级缸(401b),所述一级缸(401b)的上部通过圆盘法兰(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博闻赵洪山莫申林陈达元孙威蔚潘思宇高远
申请(专利权)人: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