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文模型主动调整式截流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6344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截流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文模型主动调整式截流井,包括井体和控制器,所述井体内设置有防溢机构,且防溢机构包括隔板一,所述隔板一固定连接在井体的内壁上方,所述井体的内壁中部贴合有隔板二,所述隔板一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潜污泵,所述潜污泵的出接口连通设置有出污管的一端,所述出污管的另一端连通至井体的外壁,所述潜污泵的进接口连通设置有提升管的一端。通过实验污水液位会在井体内升高,从而使实验污水液面接触液位传感器一,并通过液位传感器一响应电连模块一,并通过电连模块一响应潜污泵进行工作,使得实验污水从提升管吸入,并从出污管排放,避免出现污水填满井体从而造成污水冒溢的情况。现污水填满井体从而造成污水冒溢的情况。现污水填满井体从而造成污水冒溢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文模型主动调整式截流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截流井
,具体为一种基于水文模型主动调整式截流井。

技术介绍

[0002]水文模型指用模拟方法将复杂的水文现象和过程经概化所给出的近似的科学模型。
[0003]截流井是市政排水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构筑物,可收集旱天直排污水,消减雨天溢流污染。旱天时,将沿河排水口的污水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雨天时,将部分雨污混流水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超过截流能力的雨污混流水排入地表水体。
[0004]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686556U,该专利提供一种截流量可控的底流式截流井,包括井体、井盖和混流管,截流井的结构为:混流管穿过井体的两侧,一端为入口,另一端为出口;井内混流管的中段底部开有切口,为混流污水进入截流干管的出口,在井内混流管上套接哈夫节,所述哈夫节的内径与混流管外径相同,长度大于混流管底部切口;轴向移动哈夫节,改变哈夫节与切口的相对位置,用于调节混流污水出口的流量,所述井体的底部设有流槽,流槽的上部形状为两边高中间低的弧形,截流干管设于流槽中间,所述混流管的出口端为斜截面,拍门安装在混流管的出口端,可调控截流量。通过调节哈夫节与混流管底部切口的相对位置,可调整实际截流量的大小,有效修正设计误差,使其更符合客观要求,在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一定的条件下最大程度控制溢流污染,同时,消除了因截流引起的排涝阻力,采用底流式混流管下切口为混流污水进入截流干管的出口,能达到更高的截流浓度,并可有效解决逐级稀释的问题。
[0005]当雨季来临,大量雨水通过截流井进入污水系统,导致截流井下游污水系统超负荷运行,甚至出现污水冒溢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水文模型主动调整式截流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水文模型主动调整式截流井,包括井体和控制器,所述井体内设置有防溢机构,且防溢机构包括隔板一,所述隔板一固定连接在井体的内壁上方,所述井体的内壁中部贴合有隔板二,所述隔板一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潜污泵,所述潜污泵的出接口连通设置有出污管的一端,所述出污管的另一端连通至井体的外壁,所述潜污泵的进接口连通设置有提升管的一端,所述提升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一,所述防溢机构上设置有破碎机构,所述井体上还设置有调整机构,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控制系统,且控制系统包括开关总闸模块、电连模块一、电连模块二。
[0008]优选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电机,且电机固定安装在隔板一的顶部中间,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杆的一端,且转杆的另一端向下依次活动贯穿隔板一、隔板二,并向下继续延伸,所述转杆的贯穿端外壁固定套设有限位盘,且限位盘的顶部与隔板二的底部贴合,所述转杆的延伸端外壁环绕安装有破碎刀。通过设置破碎刀对实验污水
进行搅拌切割,促使水内残留杂质被精细破碎,避免排放时吸附并堵塞管道。
[0009]优选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进水管,且进水管上固定安装有进水阀门,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井体的外壁一侧连通设置,所述井体的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拦污网,所述进水管的连通端继续固定贯穿至拦污网内,所述井体的另一侧连通设置有排水管的一端,所述排水管上固定安装有排水阀门。通过设置实验污水经过拦污网过滤污水中杂质颗粒物。
[0010]优选的,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反流管,所述反流管的一端与排水管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反流管的上固定安装有反流阀门,所述反流管的另一端连通至井体内壁背面,且反流管的连通处管口内壁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二。通过设置液位传感器二接触液位响应反流阀门,使实验河水进入反流管重新向排水管内流动。
[0011]优选的,所述液位传感器一与电连模块一的信号端单向信号连接,所述电连模块一的信号端与潜污泵的信号端单向信号连接。通过设置液位传感器一响应电连模块一,并通过电连模块一响应潜污泵进行工作。
[0012]优选的,所述井体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壁环绕开设有八个通孔。通过设置通孔实际使用中需要贴合地下泥土槽,使污水中的淤泥流通,防止淤泥堆积底座内部造成封堵。
[0013]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背面连通设置有排污管的一端,且排污管的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排污阀门,所述底座的内壁背面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通过设置实验污水从排污管正常排放。
[0014]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电连模块二的信号端单向信号连接,所述电连模块二的信号端与排污阀门的信号端单向信号连接。通过设置水压会促使压力传感器响应电连模块二,并通过电连模块二响应开启排污阀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水文模型主动调整式截流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基于水文模型主动调整式截流井,通过实验污水液位会在井体内升高,从而使实验污水液面接触液位传感器一,并通过液位传感器一响应电连模块一,并通过电连模块一响应潜污泵进行工作,使得实验污水从提升管吸入,并从出污管排放,避免出现污水填满井体从而造成污水冒溢的情况。
[0016]2、该一种基于水文模型主动调整式截流井,通过实验河水从排水管反灌入井体内模拟流域中水位涨潮,井体内液位不断升高,从而挤压隔板二沿着转杆外壁向上滑动,使反流管暴露在液位中,并通过液位传感器二接触液位响应反流阀门,使实验河水进入反流管重新向排水管内流动,使返潮水在截流井内进行自动循环,避免实验河水回流溢出的问题。
[0017]3、该一种基于水文模型主动调整式截流井,通过启动电机使转杆带动破碎刀进行旋转,同时破碎刀对实验污水进行搅拌切割,促使水内残留杂质被精细破碎,避免排放时吸附并堵塞管道,实验污水量不断增大时,水压会促使压力传感器响应电连模块二,并通过电连模块二响应开启排污阀门,促使实验污水从排污管正常排放。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井体的内剖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溢机构和破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底座的内剖图。
[0019]图中:1、井体;2、防溢机构;201、隔板一;202、隔板二;203、潜污泵;204、出污管;205、提升管;206、液位传感器一;3、破碎机构;301、电机;302、转杆;303、限位盘;304、破碎刀;4、调整机构;401、进水管;402、进水阀门;403、拦污网;404、排水管;405、排水阀门;406、反流管;407、反流阀门;408、液位传感器二;5、底座;6、通孔;7、排污管;8、排污阀门;9、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实施例一,如图1

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文模型主动调整式截流井,包括井体(1)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内设置有防溢机构(2),且防溢机构(2)包括隔板一(201),所述隔板一(201)固定连接在井体(1)的内壁上方,所述井体(1)的内壁中部贴合有隔板二(202),所述隔板一(2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潜污泵(203),所述潜污泵(203)的出接口连通设置有出污管(204)的一端,所述出污管(204)的另一端连通至井体(1)的外壁,所述潜污泵(203)的进接口连通设置有提升管(205)的一端,所述提升管(20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一(206),所述防溢机构(2)上设置有破碎机构(3),所述井体(1)上还设置有调整机构(4),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控制系统,且控制系统包括开关总闸模块、电连模块一、电连模块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文模型主动调整式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3)包括电机(301),且电机(301)固定安装在隔板一(201)的顶部中间,所述电机(30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杆(302)的一端,且转杆(302)的另一端向下依次活动贯穿隔板一(201)、隔板二(202),并向下继续延伸,所述转杆(302)的贯穿端外壁固定套设有限位盘(303),且限位盘(303)的顶部与隔板二(202)的底部贴合,所述转杆(302)的延伸端外壁环绕安装有破碎刀(3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文模型主动调整式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4)包括进水管(401),且进水管(401)上固定安装有进水阀门(402),所述进水管(4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张弦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泛鸿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