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电极组件、球囊导管及医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6317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冲击波电极组件、球囊导管及医疗设备,冲击波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之间的绝缘部,所述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包括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贯穿的开孔,所述第二电极沿第二方向装配于开孔并部分暴露于开孔,简化了冲击波电极组件的装配过程;且在产生冲击波的过程中,降低了冲击波电极组件之间产生移位的风险。产生移位的风险。产生移位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波电极组件、球囊导管及医疗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冲击波电极组件、球囊导管及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血管斑块冲击波碎石术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新技术,现在越来越多地用于分解血管钙化斑块,促进血管顺应性,增加血管腔的直径,帮助支架放置。现有的电极方案通过绝缘层和电极上的孔来释放冲击波,而电极和绝缘层孔径大小直接影响电极放电产生冲击波的强度以及达到放电所需要的脉冲参数,这就要求电极和绝缘层的孔必须对齐共轴装配,而电极通常尺寸很小,其上的开孔则更小,开孔共轴装配大大增加了装配难度。此外为了获得合适大小的冲击波强度和分布,还需要多组电极沿着支撑杆排列。支撑杆通常为光滑的圆管,没有限位装置,很难保证装配的时候电极之间的距离为设计好的距离,装配难度很大。
[0003]用于血管内斑块碎石的电极尺寸很小,电极和导线之间的焊接、固定都很困难,电极放电的时候产生的冲击波还会引起剧烈的振动,如果焊接不牢固,很容易导致和电极连接的导线断裂,如果固定不好,电极放电的时候引起的振动很容易引起电极移位,从而无法和绝缘层的孔对齐,影响冲击波效果,严重的甚至完全脱离,导致无法放电,无法产生冲击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冲击波电极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难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球囊导管。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医疗设备。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冲击波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之间的绝缘部,所述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包括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贯穿的开孔,所述第二电极沿第二方向装配于开孔并部分暴露于开孔。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极至少包括一个所述开孔,所述绝缘部为绝缘材料一体成型形成的绝缘体且沿第二方向组装于开孔,所述绝缘部沿第二方向暴露在开孔的外表面设有连通开孔的凹槽,所述第二电极固定并暴露于所述凹槽。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极至少包括两个所述开孔,两个所述开孔关于第一电极的轴线对称,所述绝缘部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装配于两个开孔内,所述绝缘部关于第一电极的轴线对称。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收容孔,所述第一收容孔与开孔连通,所述绝缘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收容孔,所述第二收容孔与凹槽连通,且所述第一收容孔与第二收容孔沿径向至少部分重合,用以供导
线穿过第一、第二收容孔并连接至第二电极。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电极暴露于开孔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第二电极的表面除了凹槽的底面外均涂覆绝缘层以形成所述绝缘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孔的内壁面涂覆绝缘层以形成所述绝缘部。
[0013]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球囊导管,包括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冲击波电极组件、连接至冲击波电极组件的导线及收容冲击波电极组件的球囊,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收容孔,所述第一收容孔与开孔连通,所述导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沿第一方向延伸至电性连接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导线自第一收容孔延伸至对应开孔处并与第二电极电性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中间部及位于中间部沿第一方向两端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沿第一方向设有固定槽用以固定部分所述第一导线于第一电极内,所述开孔沿第二方向贯穿所述中间部的外表面。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中间部及位于中间部沿第一方向两端的固定部,所述中间部为圆柱体且与固定部之间形成过渡的台阶面,所述球囊导管包括与固定部组装固定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套设于所述固定部并抵接至台阶面。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为外径小于中间部的圆柱体。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为外径沿第一方向朝两侧逐渐减小的锥体,所述固定部的最大外径等于安装管的内径,且小于中间部的外径。
[0018]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医疗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球囊导管及连接至所述球囊导管的冲击波发生器,所述冲击波发生器用以产生高压脉冲。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击波电极组件,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电极沿第二方向装配于开孔并部分暴露于开孔,无需对齐装配,简化了装配过程;且在产生冲击波的过程中,降低了冲击波电极组件之间产生移位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冲击波电极组件的立体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冲击波电极组件的分解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冲击波电极组件的剖视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冲击波电极组件的剖视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中冲击波电极组件的剖视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球囊导管的立体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球囊导管的分解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球囊导管沿一方向的剖视图。
[0028]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球囊导管沿另一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
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30]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0031]请参见图1

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冲击波电极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
[0032]冲击波电极组件10包括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3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3之间的绝缘部15。具体地,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3由导电料制成,例如不锈钢、铜、镍等,绝缘部15则为绝缘材料制成,例如特氟龙、PEEK、PA等。
[0033]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11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包括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波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之间的绝缘部,所述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包括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贯穿的开孔,所述第二电极沿第二方向装配于开孔并部分暴露于开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至少包括一个所述开孔,所述绝缘部为绝缘材料一体成型形成的绝缘体且沿第二方向组装于开孔,所述绝缘部沿第二方向暴露在开孔的外表面设有连通开孔的凹槽,所述第二电极固定并暴露于所述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波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至少包括两个所述开孔,两个所述开孔关于第一电极的轴线对称,所述绝缘部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装配于两个开孔内,所述绝缘部关于第一电极的轴线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波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收容孔,所述第一收容孔与开孔连通,所述绝缘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收容孔,所述第二收容孔与凹槽连通,且所述第一收容孔与第二收容孔沿径向至少部分重合,用以供导线穿过第一、第二收容孔并连接至第二电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暴露于开孔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第二电极的表面除了凹槽的底面外均涂覆绝缘层以形成所述绝缘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的内壁面涂覆绝缘层以形成所述绝缘部。7.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韬吴方刚
申请(专利权)人:飞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