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制塔包结构和铝制塔包改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6306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制塔包结构和铝制塔包改制方法,铝制塔包结构包括铝制塔包本体、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和上摆臂安装总成;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铝制塔包本体和上摆臂安装总成依次设置并固定连接;上摆臂安装总成包括双叉臂悬架上前摆臂安装结构和双叉臂悬架上后摆臂安装结构;双叉臂悬架上前摆臂安装结构用于连接双叉臂悬架上前摆臂,双叉臂悬架上后摆臂安装结构用于连接双叉臂悬架上后摆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规避在铝制塔包上焊接钢结构件难的问题,决铝制塔包改制强度弱的问题,在铝制塔包基础上提供减震器安装结构,在铝制塔包基础上提供悬架系统上插臂安装结构,以最经济简单的方法实现铝制塔包的改制,确保悬架系统安装后车辆能否正常行驶。装后车辆能否正常行驶。装后车辆能否正常行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制塔包结构和铝制塔包改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铝制塔包结构和铝制塔包改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参见图1,当前,目前中高端纯电车型塔包部分多为铝合金材料,原车塔包主要结构包括:原双叉臂悬架上前摆臂安装结构1、原双叉臂悬架上后摆臂安装结构2、原第一空气弹簧上安装结构3、原第二空气弹簧上安装结构4、原第三空气弹簧上安装结构5、原第四空气弹簧上安装结构6、原铝制塔包本体7

。前悬架为双叉臂结构,结构复杂,在样车开发过程中为了验证悬架系统功能及性能,由于悬架系统接口与塔包对应接口不匹配,不能直接安装,需要对塔包进行改制。铝合金塔包与钢结构焊接难度大,铝合金本身强度相对较弱,所以传统的改制方法(切割塔包,在焊接相应钢结构件)不适用,需要研究开发一种新的改制方法来进行悬架系统的安装验证。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铝制塔包结构和铝制塔包改制方法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制塔包结构和铝制塔包改制方法。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铝制塔包结构,包括铝制塔包本体、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和上摆臂安装总成;所述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所述铝制塔包本体和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依次设置并固定连接;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包括双叉臂悬架上前摆臂安装结构和双叉臂悬架上后摆臂安装结构;所述双叉臂悬架上前摆臂安装结构用于连接双叉臂悬架上前摆臂,所述双叉臂悬架上后摆臂安装结构用于连接双叉臂悬架上后摆臂。
[0006]可选地,所述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包括第一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安装孔和第二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安装孔;所述铝制塔包本体包括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包括第一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孔和第二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孔;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安装孔、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一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孔,将所述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所述铝制塔包本体和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安装孔、第二安装通孔和第二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孔,将所述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所述铝制塔包本体和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连接。
[0007]可选地,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还包括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结构,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结构位于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的外周,所述铝制塔包本体的侧壁上具有塔包侧通孔,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结构具有与所述塔包侧通孔相互连通的通孔,螺栓依次穿过塔包侧通孔和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结构的通孔将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和所述铝制塔包本体固定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和所述铝制塔包本体之间采用结构胶进行粘
贴。
[0009]可选地,所述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包括第一凹凸结构,所述铝制塔包本体包括第二凹凸结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相互对应并贴合。
[0010]可选地,所述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采用钢制材料通过机加工成型。
[0011]可选地,所述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包括第一空气弹簧上安装孔、第二空气弹簧上安装孔和第三空气弹簧上安装孔;所述铝制塔包本体上与所述第一空气弹簧上安装孔、所述第二空气弹簧上安装孔和所述第三空气弹簧上安装孔对应位置开孔,螺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空气弹簧上安装孔、所述第二空气弹簧上安装孔和所述第三空气弹簧上安装孔内用于连接空气弹簧。
[0012]可选地,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包括第一空簧安装孔、第二空簧安装孔和第三空簧安装孔;
[0013]所述第一空气弹簧上安装孔与所述第一空簧安装孔相对;
[0014]所述第二空气弹簧上安装孔与所述第三空簧安装孔相对;
[0015]所述第三空气弹簧上安装孔与所述第二空簧安装孔相对;
[0016]所述空气弹簧通过所述第一空簧安装孔、所述第二空簧安装孔和所述第三空簧安装孔进行安装固定。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铝制塔包改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切除原铝制塔包本体的双叉臂悬架上前摆臂安装结构和双叉臂悬架上后摆臂安装结构,在切除双叉臂悬架上前摆臂安装结构和双叉臂悬架上后摆臂安装结构后的原铝制塔包本体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铝制塔包结构中的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和上摆臂安装总成。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在样车改制过程中,将双叉臂悬架系统安装在铝制塔包上,且保证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的强度。
[0020]1、规避在铝制塔包上焊接钢结构件难的问题(现有条件无法焊接);2、解决铝制塔包改制强度弱的问题;
[0021]3、在铝制塔包基础上提供减震器安装结构;
[0022]4、在铝制塔包基础上提供悬架系统上插臂安装结构;
[0023]5、以最经济简单的方法实现铝制塔包的改制;
[0024]6、确保悬架系统安装后车辆能否正常行驶。
[0025]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26]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27]图1为
技术介绍
中原车塔包的结构图;
[0028]图2为根据实施例提供的铝制塔包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0029]图3为根据实施例提供的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结构图;
[0030]图4为根据实施例提供的铝制塔包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0031]图5为根据实施例提供的铝制塔包的上摆臂安装总成结构图;
[0032]图6为根据实施例提供的铝制塔包的结构分解图;
[0033]图7为根据实施例提供的铝制塔包的剖面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1

原双叉臂悬架上前摆臂安装结构、2

原双叉臂悬架上后摆臂安装结构、3

原第一空气弹簧上安装结构、4

原第二空气弹簧上安装结构、5

原第三空气弹簧上安装结构、6

原第四空气弹簧上安装结构、7
’‑
原铝制塔包本体,7

铝制塔包本体,8

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9

塔包侧通孔,10

第一空气弹簧上安装孔,11

第一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安装孔,12

第二空气弹簧上安装孔,13

第二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安装孔,14

第三空气弹簧上安装孔,15

上摆臂安装总成,16

双叉臂悬架上前摆臂安装结构,17

双叉臂悬架上后摆臂安装结构,18

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结构,19

第一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制塔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制塔包本体(7)、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8)和上摆臂安装总成(15);所述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8)、所述铝制塔包本体(7)和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15)依次设置并固定连接;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15)包括双叉臂悬架上前摆臂安装结构(16)和双叉臂悬架上后摆臂安装结构(17);所述双叉臂悬架上前摆臂安装结构(16)用于连接双叉臂悬架上前摆臂,所述双叉臂悬架上后摆臂安装结构(17)用于连接双叉臂悬架上后摆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制塔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8)包括第一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安装孔(11)和第二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安装孔(13);所述铝制塔包本体(7)包括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15)包括第一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孔(19)和第二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孔(22);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安装孔(11)、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一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孔(19),将所述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8)、所述铝制塔包本体(7)和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15)固定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安装孔(13)、第二安装通孔和第二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孔(22),将所述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8)、所述铝制塔包本体(7)和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1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制塔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15)还包括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结构(18),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结构(18)位于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15)的外周,所述铝制塔包本体(7)的侧壁上具有塔包侧通孔(9),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结构(18)具有与所述塔包侧通孔(9)相互连通的通孔,螺栓依次穿过塔包侧通孔(9)和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固定结构(18)的通孔将所述上摆臂安装总成(15)和所述铝制塔包本体(7)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铝制塔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塔包上盖板总成(8)和所述铝制塔包本体(7)之间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才仁古宇朱贺吴光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