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辽宁大学专利>正文

槲皮素在制备治疗鸡毒支原体诱导的炎症损伤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622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兽药用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槲皮素在制备治疗鸡毒支原体诱导的炎症损伤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槲皮素作为AMPK激活剂用于制备治疗鸡毒支原体诱导的炎症损伤性疾病的药物。槲皮素介导AMPK/SIRT1/N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槲皮素在制备治疗鸡毒支原体诱导的炎症损伤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兽药用药
,具体涉及槲皮素在制备治疗鸡毒支原体诱导的炎症损伤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cepticm,MG)是一种缺乏细胞壁仅由细胞膜包裹的可进行自我复制的原核微生物,被认为是养鸡场的“万病之源”,对其有效防控尤为重要。MG以引发鸡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为主,其通过细胞粘附作用于宿主细胞,破坏鸡的呼吸系统,引起气道和肺部的慢性炎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打喷嚏、咳嗽、气管锣音、呼吸困难及体重下降等,严重影响鸡群产蛋率、饲料产能转化率及生长发育等。MG感染后易继发或与其他病菌混合感染,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大肠杆菌等,一旦发生将导致鸡群死亡率大幅度提高,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临床上主要应用大环内酯类及四环素类等抗菌药进行治疗,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MG造成的威胁,但长期应用抗生素出现了细菌耐药、药物残留以及宿主免疫力下降等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效控制宿主炎症反应有望成为防治MG感染新策略。
[0003]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广泛表达且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作为细胞内能量代谢的关键调控分子,可依赖SIRT1的途径发挥抗炎效应,且在病原体感染的抗炎机制中取得一定成果,有助于为感染性炎症的临床治疗挖掘新靶点。
[0004]槲皮素(Quercetin)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
15
H
10
O7,相对分子量为302.24,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抗癌及参与机体免疫调节等作用,其中调节炎症是其最显著的药理作用之一,可在体内外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及炎症反应蛋白酶活性从而抗炎,该药理作用使其成为理想的抗生素替代药物之一。槲皮素可通过激活AMPK/SIRT1通路实现抗炎作用,但利用槲皮素激活AMPK/SIRT1信号通路从而抗MG诱导的炎症损伤性疾病的研究,国内外尚无相关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槲皮素的一种新用途——在制备治疗鸡毒支原体诱导的炎症损伤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槲皮素在制备治疗鸡毒支原体诱导的炎症损伤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8]进一步的,上述的应用,所述槲皮素作为AMPK激活剂用于制备治疗鸡毒支原体诱导的炎症损伤性疾病的药物。
[0009]更进一步的,上述的应用,所述槲皮素介导AMPK/SIRT1/NF

κB通路活性改变来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
[0010]进一步的,上述的应用,在细胞水平,槲皮素的给药量为50~400μM。
[0011]更进一步的,上述的应用,在细胞水平,槲皮素的给药量为100μM。
[0012]进一步的,上述的应用,在SPF鸡动物实验水平,槲皮素的给药量为50mg/kg/d。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槲皮素介导AMPK/SIRT1/NF

κB通路改善鸡呼吸道(气囊、肺脏)病变及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抗炎。
[0015]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槲皮素可以在鸡毒支原体感染的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因而发挥抗炎作用。因此,槲皮素可以作为抗鸡毒支原体诱导的炎症损伤的有效药,为治疗鸡毒支原体感染致机体炎症损伤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药物以及为研发特效非抗生素类药物提供新思路。
附图说明
[0016]图1A为哺乳动物AMPK的活性结构与槲皮素、ZMP分子对接示意图,其中,左图中绿色为哺乳动物AMPKα亚基,蓝色为β亚基,黄色为γ亚基;右图中红色为槲皮素,蓝色为ZMP。
[0017]图1B为在线预测的鸡AMPKγ1亚基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8]图1C为鸡AMPKγ1亚基结构模型拉氏图评价示意图。
[0019]图1D为鸡AMPKγ1亚基结构模型评价示意图。
[0020]图1E为槲皮素、ZMP与AMPKγ1亚基的对接结果示意图。
[0021]图1F为槲皮素、ZMP与AMPKγ1亚基对接的残基信息示意图。
[0022]图1G为槲皮素

AMPKγ1亚基结合稳定性RMSD检测示意图。
[0023]图1H为槲皮素

AMPKγ1亚基结合稳定RMSF检测性示意图。
[0024]图1I为可视化分子动力学模拟后配体

受体的结合情况图。
[0025]图2A为不同浓度槲皮素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的对比图。
[0026]图2B为细胞水平槲皮素抑制炎症因子表达的条带及灰度值分析图。
[0027]图2C为细胞水平槲皮素促进MG诱导的AMPK/SIRT1通路活化条带及灰度值分析图。
[0028]图2D为细胞水平槲皮素促进MG诱导的AMPK/SIRT1活化而抑制NF

κB转录活性及炎症因子表达条带及灰度值分析图。
[0029]图3A为槲皮素抑制MG感染致炎症因子分泌柱状图。
[0030]图3B为槲皮素降低MG感染致炎症损伤模型鸡气囊肥厚、浑浊及干酪样渗出物等病理变化示意图,其中红色箭头指向区域为气囊病变区域。
[0031]图3C为槲皮素降低MG感染致鸡肺脏炎性细胞浸润、红细胞增多、肺部空泡化的HE染色图,其中红色箭头指向为炎性细胞,蓝色箭头指向为红细胞,Scale bar=100μm。
[0032]图3D为槲皮素促进MG感染致炎症损伤模型鸡肺脏p

AMPK水平升高的免疫组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述是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实验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这些实施例仅限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
[0034]实施例1槲皮素与鸡AMPKγ1亚基受体稳定结合
[0035](1)槲皮素与AMPK的结合位点的确定
[0036]利用AutoDock Vina对接槲皮素与哺乳动物AMPK的活性结构(PDB ID:4CFH)进行全局分子对接,同时以AMPK激活剂AICAR的活性成分ZMP(AMP的类似物)与AMPK对接为阳性对照组,结果如图1A所示,槲皮素与ZMP均结合于哺乳动物AMPK的γ亚基上。
[0037](2)槲皮素与鸡AMPKγ1结合的验证
[0038]以哺乳动物AMPK活性结构为模板,利用AlphaFold2在线预测并获得鸡AMPKγ1亚基模型(见图1B),以AICAR的活性成分ZMP与AMPKγ1对接为阳性对照组,分别进行槲皮素、ZMP与鸡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槲皮素在制备治疗鸡毒支原体诱导的炎症损伤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槲皮素作为AMPK激活剂用于制备治疗鸡毒支原体诱导的炎症损伤性疾病的药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槲皮素介导AMPK/SIRT1/NF

κB通路活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子音芦秀丽张修进王浩臻韩玉芳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