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88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灌注模块以及安装于灌注模块的上盖,灌注模块包括灌注仓、器官垫、隔膜模拟组件以及多个灌注管路,器官垫包括周部以及中部,周部安装于灌注仓使中部悬挂于灌注仓,隔膜模拟组件包括呼吸气囊,呼吸气囊位于器官垫中部下方,呼吸气囊鼓胀挤压器官垫上的离体器官,从而模拟呼吸作用中隔膜对肝脏的周期挤压现象,防止肝脏由于长期固定而造成的静止部位缺血现象;部分灌注管路向离体器官灌注液体,供给离体器官氧气、营养物质等;温控模块与灌注模块接触调节灌注模块内离体器官的温度,使器官周围环境尽快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设定温度。稳定的设定温度。稳定的设定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

技术介绍

[0002]器官移植是指将有活力的供体器官通过手术转移至患者体内,以替代已经丧失功能的器官。目前,人体内大部分器官已能实现移植,如心脏、肺、肝、肾脏、胰、小肠等。此外,角膜和血管等组织的移植也已经非常成熟。
[0003]离体器官保存主要分为静态冷保存与机械灌注两种技术路径。
[0004]静态冷保存(SCS)又称“冰桶”保存,即将离体器官放置于4℃左右的器官保存液中,通过低温环境抑制器官的新陈代谢和酶类的分解来减轻器官损伤。SCS目前仍是临床最常使用的技术。低温保存离体器官会造成器官损伤,影响器官移植手术的效果。
[0005]机械灌注是一种相对创新的器官保存、转运方式,器官获取后将其血管连接至器官机械灌注系统。系统在器官保存、转运阶段将灌流液持续至灌注离体器官,同时供给离体器官氧气、营养物质等。但现有的机械灌注装置存在由于器官长期固定而造成的静止部位缺血现象,导致器官损伤,影响器官移植手术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模拟呼吸作用中隔膜对肝脏的周期挤压现象,防止器官由于长期固定而造成的静止部位缺血的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包括灌注模块以及安装于所述灌注模块的上盖,所述灌注模块包括灌注仓、器官垫、隔膜模拟组件以及多个灌注管路,所述器官垫包括周部以及中部,所述周部安装于所述灌注仓使所述中部悬挂于所述灌注仓,所述隔膜模拟组件包括呼吸气囊,所述呼吸气囊位于所述器官垫中部下方,所述呼吸气囊鼓胀挤压所述器官垫上的离体器官,部分所述灌注管路向离体器官灌注液体,所述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还包括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与所述灌注模块接触调节所述灌注模块内离体器官的温度。
[0009]进一步的,所述器官垫的中部设有溢流孔,离体器官分泌的液体经过所述溢流孔流入所述灌注仓底部,部分所述灌注管路与所述灌注仓内部连通,所述灌注管路抽吸离体器官分泌的液体。
[0010]进一步的,所述器官垫的周部设有定位孔,所述灌注仓包括仓体以及固定于所述仓体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有挂钩,所述定位孔与所述挂钩卡扣,使所述器官垫安装于所述灌注仓并且所述器官垫的周部高,中部低。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多个,不同定位孔与所述挂钩卡扣使所述器官垫中部的高度能够调节。
[0012]进一步的,所述灌注模块还包括万向夹,所述万向夹包括万向管以及安装部于所述万向管端部的夹头,所述万向管安装于所述灌注仓,所述夹头夹持灌注管路,使灌注管路沿离体器官的血管矢量方向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灌注仓包括仓体以及固定于所述仓体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有卡管槽,所述卡管槽用于卡扣灌注管路。
[0014]进一步的,所述温控模块为水浴加热模块。
[0015]进一步的,所述温控模块包括水浴仓,所述灌注模块安装于所述水浴仓内,所述水浴仓设有进水孔以及出水孔,所述进水孔以及所述出水孔呈对角线设置并且所述进水孔的高度大于所述出水孔的高度。
[0016]进一步的,所述温控模块还包括保温棉,所述保温棉固定于所述水浴仓外部。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包括观察板以及高度调节框,所述观察板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高度调节框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观察板,所述高度调节框的高度不同,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离体器官。
[0018]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的灌注模块包括灌注仓、器官垫、隔膜模拟组件以及多个灌注管路,器官垫包括周部以及中部,周部安装于灌注仓使中部悬挂于灌注仓,隔膜模拟组件包括呼吸气囊,呼吸气囊位于器官垫中部下方,呼吸气囊鼓胀挤压器官垫上的离体器官,从而模拟呼吸作用中隔膜对肝脏的周期挤压现象,防止肝脏由于长期固定而造成的静止部位缺血现象;部分灌注管路向离体器官灌注液体,供给离体器官氧气、营养物质等;温控模块与灌注模块接触调节灌注模块内离体器官的温度,使器官周围环境尽快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设定温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的立体图;
[0020]图2为图1的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的上盖的一立体图;
[0021]图3为图2的上盖的另一立体图;
[0022]图4为图1的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1的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的灌注模块的立体图;
[0024]图6为图5的灌注主体的器官垫的立体图;
[0025]图7为图5的灌注主体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0026]图8为图1的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的温控模块的立体图;
[0027]图9为图8的温控模块的立体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的连接件的立体图。
[0028]图中:10、上盖;11、观察板;12、高度调节框;120、气管槽;121、搬运槽;122、灌注管路槽;20、灌注模块;21、灌注仓;210、仓体;211、侧边;212、定位件;2120、挂钩;213、定位板;2130、卡管槽;22、器官垫;220、中部;2201、溢流孔;221、周部;2210、定位孔;23、万向夹;230、万向管;231、夹头;24、隔膜模拟组件;240、呼吸气囊;241、隔膜气管;30、温控模块;31、水浴仓;32、密封垫;33、保温棉;34、进水孔;35、出水孔;40、连接件;41、头部;42、尾部;420、插接部;42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另一中间组件,通过中间组件固定。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2]离体器官的机械灌注是指将循环液及营养底物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包括灌注模块以及安装于所述灌注模块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模块包括灌注仓、器官垫、隔膜模拟组件以及多个灌注管路,所述器官垫包括周部以及中部,所述周部安装于所述灌注仓使所述中部悬挂于所述灌注仓,所述隔膜模拟组件包括呼吸气囊,所述呼吸气囊位于所述器官垫中部下方,所述呼吸气囊鼓胀挤压所述器官垫上的离体器官,部分所述灌注管路向离体器官灌注液体,所述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还包括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与所述灌注模块接触调节所述灌注模块内离体器官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官垫的中部设有溢流孔,离体器官分泌的液体经过所述溢流孔流入所述灌注仓底部,部分所述灌注管路与所述灌注仓内部连通,所述灌注管路抽吸离体器官分泌的液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官垫的周部设有定位孔,所述灌注仓包括仓体以及固定于所述仓体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有挂钩,所述定位孔与所述挂钩卡扣,使所述器官垫安装于所述灌注仓并且所述器官垫的周部高,中部低。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离体器官灌流的恒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多个,不同定位孔与所述挂钩卡扣使所述器官垫中部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刚银吕鑫杨天航王弼陡赵义龙王进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