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生产用调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580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8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油生产用调和装置,属于机油生产加工附属设备技术领域,调和装置包括:调和罐、支脚、基础油入料管、添加剂入料管、出料管、搅拌装置和控制单元;调和罐由上至下通过两个隔板分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调和罐的中部第二腔体为圆柱形,用于调和机油;本申请从基础油加注方式、添加剂加注方式以及搅拌装置的结构方面入手,极大地提升了调和效率和效果,降低了电力消耗。降低了电力消耗。降低了电力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油生产用调和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机油生产加工附属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机油生产用调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其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设备的效率和使用寿命。机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现有工业调和油生产过程大多采用传统设备,由人工手动操作,生产的产品质量确实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传统设备生产的工业调和油已经很难满足高精尖设备运行的需求。另外,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一些机油自动化调和设备,但是这些设备普遍存在调和效率低、搅拌效果差、能耗高的技术问题,即影响机油调和的品质,也难以满足现有政策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油生产用调和装置。提升了机油调和的品质,提高了机油调和的效率,并且降低了机油调和的能耗,综合提升了机油调和的各方面性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机油生产用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和罐、支脚、基础油入料管、添加剂入料管、出料管、搅拌装置和控制单元;调和罐底部通过若干支脚固定在地面上,调和罐由上至下通过两个隔板分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调和罐的中部第二腔体为圆柱形,用于调和机油,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分别用于设置搅拌装置的的驱动部件和支撑部件;基础油入料管通过第一入料支管、第二入料支管、第三入料支管分别与调和罐第二腔体的顶部、中部和下部连通,第一入料支管、第二入料支管、第三入料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第三电控阀,第一入料支管、第二入料支管、第三入料支管上还均设置有流量计,通过监控各个入料支管流量来计算各个入料支管流入调和罐的基础油体积;调和罐第二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五电控阀,调和完成的机油通过出料管流出;搅拌装置安装在调和罐第二腔体内,添加剂入料管与搅拌装置连通,并通过搅拌装置向调和罐注入添加剂,添加剂入料管上设置有第四电控阀;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第三电控阀和第四电控阀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0007]优选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中心轴和搅拌叶片;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啮合带动第二齿轮运动,第二齿轮同轴固定设置在中心轴外表面进而驱动其旋转;驱动电机位于调和罐10的顶部外部,其输入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位于调和罐第一腔体内部;中心轴为中空的轴体,其顶端与添加剂入料管连
接,中心轴的中空腔体用于接收添加剂,中心轴的下部通过中心轴支座旋转固定在调和罐第三腔体内部,中心轴穿过两隔板位置须做密封处理;搅拌叶片内设置有叶片孔与中心轴的腔体连通,搅拌叶片上设置与叶片孔连通的若干喷嘴,添加剂通过喷嘴喷出与基础油混合。
[0008]优选地,搅拌叶片靠近调和罐第二腔体侧壁的端部设置有刮板。
[0009]在一些技术方案中,调和罐的第二腔体的上隔板内设置有加热板,调和罐的第二腔体的下隔板内设置有加热板,调和罐的第二腔体的侧壁内设置有上、中、下三层加热板,多个加热板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0010]优选地,调和罐的顶部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0011]优选地,搅拌叶片的一端与中心轴固定连接,搅拌叶片的另一端铰接连接一刮板;搅拌叶片的截面为六边形,搅拌叶片上、下具有两平行平面,左、右各有两个平面构成锐角夹角。
[0012]优选地,迎向机油运动的两平面的夹角在51
°‑
55
°
范围内,左、右各由两个平面所构成得锐角夹角角度相等。
[0013]优选地,刮板包括:刮板一和刮板二,刮板一的一端与搅拌叶片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刮板一的另一端与刮板二的一端固定连接,刮板二的另一端具有楔形的刮刃,当安装在搅拌叶片内的电动推杆将刮板推起时,刮板二的刮刃可以清理附着于调和罐内侧壁的粘稠机油,电动推杆与刮板一通过万向接头连接。
[0014]优选地,搅拌叶片的中心设置一叶片孔与中心轴的腔体连通,叶片孔与若干喷嘴连通为其提供添加剂,喷嘴具有控制开关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在搅拌叶片上下平行的两个平面内设埋设有叶片加热板。
[0015]优选地,在搅拌叶片的后方的两个平面上设置有若干条凸起,在搅拌叶片内靠近凸起的位置处设置了凸起加热板。
[0016]本申请具有如下优点:
[0017](1)分别通过第三电控阀、第二电控阀、第一电控阀以及不同高度的喷嘴注入基础油和添加剂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基础油和添加剂的混合且基本达到要求的品质,加注过程完成后通过短时间的搅拌既可以得到需要的混合机油;均布的多个喷嘴可旋转地喷注添加剂将有助于添加剂的均匀添加;在调和机油采样检测环节,可根据调和罐内不同位置的采样结果,使用对应的电控阀或喷嘴对调节机油参数进行微调,这样有针对性的调整将极大地提升调和效率,降低电力消耗;
[0018](2)提出一种可以在较低转速下实现高效搅拌的截面为六边形的搅拌叶片结构,过搅拌叶片的外型的设计实现流体的对流和涡流扩散翻滚,进而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
[0019](3)在搅拌叶片的端部还设置了由电动推杆控制的刮板,可以随时清理附着于调和罐内侧壁的粘稠机油;
[0020](4)设置在搅拌叶片的后方的两个平面上的若干条凸起会加速机油的流动,提高混合的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所示为本申请所述的机油生产用调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所示为本申请所述的机油生产用调和装置的搅拌叶片搅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所示为本申请所述的机油生产用调和装置的搅拌叶片的刮削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所示为本申请所述的机油生产用调和装置的搅拌叶片的A

A剖视图;
[0025]图5所示为本申请所述的机油生产用调和装置的搅拌叶片其它实施例的A

A剖视图;
[0026]附图标记:1基础油入料管;2支脚;3驱动电机;4添加剂入料管;5出料管;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中心轴;9搅拌叶片;10调和罐;11第一入料支管;12第二入料支管;13第三入料支管;14喷嘴;15刮板;16加热板;17中心轴支座;18液位传感器;21第一电控阀;22第二电控阀;23第三电控阀;24第四电控阀;25第五电控阀;91叶片加热板;92叶片孔;93凸起;94凸起加热板;151刮板一;152刮板二;153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生产用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和罐、支脚、基础油入料管、添加剂入料管、出料管、搅拌装置和控制单元;调和罐底部通过若干支脚固定在地面上,调和罐由上至下通过两个隔板分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调和罐的中部第二腔体为圆柱形,用于调和机油,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分别用于设置搅拌装置的的驱动部件和支撑部件;基础油入料管通过第一入料支管、第二入料支管、第三入料支管分别与调和罐第二腔体的顶部、中部和下部连通,第一入料支管、第二入料支管、第三入料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第三电控阀,第一入料支管、第二入料支管、第三入料支管上还均设置有流量计,通过监控各个入料支管流量来计算各个入料支管流入调和罐的基础油体积;调和罐第二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五电控阀,调和完成的机油通过出料管流出;搅拌装置安装在调和罐第二腔体内,添加剂入料管与搅拌装置连通,并通过搅拌装置向调和罐注入添加剂,添加剂入料管上设置有第四电控阀;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第三电控阀、第四电控阀和第五电控阀与控制单元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生产用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中心轴和搅拌叶片;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啮合带动第二齿轮运动,第二齿轮同轴固定设置在中心轴外表面进而驱动其旋转;驱动电机位于调和罐的顶部外部,其输入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位于调和罐第一腔体内部;中心轴为中空的轴体,其顶端与添加剂入料管连接,中心轴的中空腔体用于接收添加剂,中心轴的下部通过中心轴支座旋转固定在调和罐第三腔体内部,中心轴穿过两隔板位置须做密封处理;搅拌叶片内设置有叶片孔与中心轴的腔体连通,搅拌叶片上设置与叶片孔连通的若干喷嘴,添加剂通过喷嘴喷出与基础油混合。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功杨德王志军黄卫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蓝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