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引气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77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引气剂,涉及引气剂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完成,S1将原料按照一定的配重比放入搪瓷反应器中进行搅拌,搅拌的过程中对温度进行控制直至反应完全后使用回流冷凝器进行回流再将物料洗涤放入蒸馏塔中蒸馏,S2将S1得到反应物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冷却,冷却后搅拌并加入硫化剂,并让温度保持进行持续反应得到硫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烷基苯为主要原料,在进行硫化反应后得到的硫化物能充分将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激活,促进水化反应,提高粘结力,克服了混凝土中引入气泡而导致强度降低的缺陷,并且在新拌水泥浆、砂浆和混凝土里加入后会使其气泡膜壁较厚,能保持良好的圆球状,拌合物粘聚性强、易泵送、易振捣密实。易振捣密实。易振捣密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引气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引气剂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引气剂。

技术介绍

[0002]引气剂又称加气剂,是一种憎水性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加入混凝土拌和物内,在搅拌过程中能产生大量微小气泡引气剂能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提高混凝土流动性,在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过程中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的,闭合而稳定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现有的混凝土引气剂所采用的松脂类引气剂不能够将混凝土中胶凝材料充分激活,存在激活不完全无法提高凝结力的情况;而且在与混凝土混合前需要与水混合,在混合时没有良好的亲水结合能力,对于水质也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松脂类引气剂的酸碱值较小,无法对引入气体的气泡构成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引气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混凝土引气剂,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完成:S1将原料按照一定的配重比放入搪瓷反应器中进行搅拌,搅拌的过程中对温度进行控制直至反应完全后使用回流冷凝器进行回流再将物料洗涤放入蒸馏塔中蒸馏;
[0008]S2将S1的到反应物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冷却,冷却后搅拌并加入硫化剂,并让温度保持进行持续反应得到硫化物;
[0009]S3将硫化物投入中和釜中,边搅拌边加入碱液对料液的酸碱值进行中和,最终得到液体混凝土引气剂;
[0010]S4液体混凝土引气剂可通过高温真空蒸馏的方式将其进行蒸馏使其干燥,从而得到常见的粉状混凝土引气剂。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S11将干燥苯和无水氯化铝,按1:0.5kg配比投入搪瓷反应器中搅拌,缓慢加入氯代烷,控温40~50℃之间,加完氯代烷后升温至70℃,继续搅拌半小时,使其反应完全;
[0012]S12反应生成的氯代氢及带出的苯,经回流冷凝器,苯冷凝回流至反应釜,HCI去尾气处理系统,吸收成盐酸,反应后的物料静置沉降分出下层催化剂,上层物料用总重量50%左右的清水洗涤2次;
[0013]S13洗涤后的物料放入蒸馏塔中进行脱苯蒸馏,塔顶温度在80~120℃之间,将苯脱尽回收利用,釜液为烷基苯进入下步反应。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S21将得到的烷基苯放入耐酸耐腐蚀的反应釜中冷却20~25℃;
[0015]S22冷却结束后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搅拌的过程中缓慢地加入硫化剂发烟硫酸,并控温在25℃下,料加完后,继续搅拌,反应1h,获得烷基苯磺酸。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S31将烷基苯磺酸投入中和釜中,在釜内温度不超过35℃的情况下缓慢搅拌;
[0017]S32搅拌的过程中采用滴定器将20%的烧碱液滴入反应釜中,滴定的过程中温度升高使用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使料液的PH值在7~8之间后停止滴定;
[0018]S33停止滴定后继续搅拌半个小时,生成烷基苯磺酸钠,即为液体混凝土引气剂。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S41在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烷基苯磺酸钠和50%的液碱,搅拌下加热升温,同时抽真空脱除水分及空气,逐渐升温到110℃~120℃,在反应器的视镜内表面上没有水滴和水雾时,可认为脱水已完成.通入干燥氮气数次,以驱尽釜中空气;
[0020]S42将反应釜继续升温至140℃,开始通入环氧乙烷,使釜内压力不超过0.2MPa,控制反应温度160℃~180℃;
[0021]S43当1%水溶液浊点温度达75℃~85℃时,加入冰醋酸,搅匀,使PH值为7~8,冷至50℃以下出料包装,得粉状混凝土引气剂。
[002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3]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引气剂,使用烷基苯为主要原料,在进行硫化反应后得到的硫化物能充分将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激活,促进水化反应,提高粘结力,克服了混凝土中引入气泡而导致强度降低的缺陷,并且在新拌水泥浆、砂浆和混凝土里加入后会使其气泡膜壁较厚,能保持良好的圆球状,拌合物粘聚性强、易泵送、易振捣密实。
[0024]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引气剂,通过加入硫化剂使该混凝土引气剂能够在不降低引气剂性能的情况下,让混凝土有良好的内聚保水功能,大幅度地减少泌水值,而且有良好的亲水、结合能力,能与软、硬水质相溶,不致出现钙、镁等离子还原的泛白、沉淀现象。
[0025]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引气剂,通过对酸碱值的调和让引气剂在被加入混凝土中后能够在环绕气泡的浆体薄壳中的水泥颗粒之间形成了离子桥,使得浆体薄壳变得坚固,气泡难以聚合,从而有助于气泡的稳定。
[0026]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引气剂,根据使用要求可以通过对液体混凝土进一步加工得到粉状混凝土引气剂,也可以不进行加工直接进行使用,加工后的粉状混凝土引气剂能够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产生封闭独立的气泡,发泡倍数高,气泡数量多,气泡间距小,稳泡时间长,能明显改善塑性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提高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引气剂,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完成:S1将原料按照一定的配重比放入搪瓷反应器中进行搅拌,搅拌的过程中对温度进行控制直至反应完
全后使用回流冷凝器进行回流再将物料洗涤放入蒸馏塔中蒸馏,S2将S1得到反应物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冷却,冷却后搅拌并加入硫化剂,并让温度保持进行持续反应得到硫化物,S3将硫化物投入中和釜中,边搅拌边加入碱液对料液的酸碱值进行中和,最终得到液体混凝土引气剂,S4液体混凝土引气剂可通过高温真空蒸馏的方式将其进行蒸馏使其干燥,从而得到常见的粉状混凝土引气剂。
[00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烷基苯为主要原料,并加入硫化剂后对酸碱值进行调和,得到液体混凝土引气剂,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液体混凝土引气剂进行高温蒸馏通过对酸碱值二次调和后得到粉状混凝土引气剂,在将得到的混凝土引气剂与混凝土混合后,能够充分地将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激活,促进水化反应,提高粘结力,克服了混凝土中引入气泡而导致强度降低的缺陷。
[0032]实施例2
[0033]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S11将干燥苯和无水氯化铝,按1:0.5kg配比投入搪瓷反应器中搅拌,缓慢加入氯代烷,控温40~50℃之间,加完氯代烷后升温至70℃,继续搅拌半小时,使其反应完全,S12反应生成的氯代氢及带出的苯,经回流冷凝器,苯冷凝回流至反应釜,HCI去尾气处理系统,吸收成盐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引气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完成:S1将原料按照一定的配重比放入搪瓷反应器中进行搅拌,搅拌的过程中对温度进行控制直至反应完全后使用回流冷凝器进行回流再将物料洗涤放入蒸馏塔中蒸馏;S2将S1的到反应物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冷却,冷却后搅拌并加入硫化剂,并让温度保持进行持续反应得到硫化物;S3将硫化物投入中和釜中,边搅拌边加入碱液对料液的酸碱值进行中和,最终得到液体混凝土引气剂;S4液体混凝土引气剂可通过高温真空蒸馏的方式将其进行蒸馏使其干燥,从而得到常见的粉状混凝土引气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引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S11将干燥苯和无水氯化铝,按1:0.5kg配比投入搪瓷反应器中搅拌,缓慢加入氯代烷,控温40~50℃之间,加完氯代烷后升温至70℃,继续搅拌半小时,使其反应完全;S12反应生成的氯代氢及带出的苯,经回流冷凝器,苯冷凝回流至反应釜,HCI去尾气处理系统,吸收成盐酸,反应后的物料静置沉降分出下层催化剂,上层物料用总重量50%左右的清水洗涤2次;S13洗涤后的物料放入蒸馏塔中进行脱苯蒸馏,塔顶温度在80~120℃之间,将苯脱尽回收利用,釜液为烷基苯进入下步反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引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S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佩忠徐泽刘东亮万兆丰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星星化学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