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工业固废固定CO2并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循环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72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工业固废固定CO2并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循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钢渣、电石渣、磷石膏混合后粗磨至粒度不超过250目的粗磨料;步骤2,向步骤1得到的粗磨料中加入氯化铵溶液进行浸出反应,再加入氢氧化铵溶液调整其pH值至PH达到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工业固废固定CO2并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循环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固废利用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利用工业固废固定CO2并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循环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碳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材料,被广泛用于各种工业应用,如橡胶、涂层、食品、建筑材料等。然而,碳酸钙的性质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取决于晶体类型和形态,其制备过程中的离子强度、溶液的pH值、温度、添加剂等都会影响碳酸钙晶态,特定晶态的可控形成仍然是一个挑战。此外,高纯度的碳酸钙可用于药物输送、生物医学、再生医学、个人护理产品和作为建筑产品的活性填料,但其价格昂贵,且制备工艺复杂。
[0003]同时,全球粗钢产量达到20亿吨,并伴随有大量冶金渣和CO2气体的产生。然而,由于活性低、易磨性差等原因,钢渣处理成本高,现成为冶金渣中最难被处理利用的固废,国内外对如何有效地利用钢渣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其利用主要是作为凝胶材料、废水处理中的吸附剂、化肥、建筑材料和土壤调节剂等,但这些方法只能处理部分废渣,利用率不到30%,且工艺复杂,处理成本高,产品附加值较低,大量废渣只能堆存处理,这不仅占用土地,而且对水体或土壤均存在潜在的危害,同时,钢铁企业是人为CO2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目前,由CO2引起的温室效应已经对人类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0004]如何将上述问题有机解决,是行业内亟待攻克的难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工业固废固定CO2并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循环工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利用工业固废固定CO2并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循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钢渣、电石渣、磷石膏按照2

3:5

6:4

5的质量份数比例混合后粗磨至粒度不超过250目得粗磨料;
[0008]步骤2,向步骤1得到的粗磨料中加入5

6mol/L的氯化铵溶液进行浸出反应2

3小时,氯化铵溶液与粗磨料为50~60ml∶10g的反应比例,再加入1

1.5mol/L氢氧化铵溶液调整其pH值至PH达到10

10.5,得到含CaCl2的浸出液和滤渣;
[0009]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浸出液与氧化锆珠以100

150mL:15

20g的比例混合后倒入立式搅拌研磨机中研磨,直径0.5~1.0mm氧化锆珠为研磨介质,并保持500r/min的转速,过程中通入含二氧化碳的气体至所述浸出液的pH值为7.5

8.0时停止并得混合液,整个过程保持温度在50

55℃,
[0010]步骤4,将步骤3中的混合液进行压滤脱水、润洗和干燥后,得到纳米碳酸钙,反应溶液返回循环浸出粗磨料。
[0011]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步骤3中,所述含二氧化碳的气体为脱硫脱硝后的工业尾
气。
[0012]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步骤2中氯化铵溶液浓度为5mol/L,氯化铵溶液与粗磨料为60mL∶10g的反应比例。
[0013]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步骤1中,钢渣、电石渣、磷石膏质量份数比例为2:5:5。
[0014]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步骤1中,钢渣、电石渣、磷石膏质量份数比例为3:6:4。
[0015]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步骤1中,钢渣、电石渣、磷石膏质量份数比例为2.5:5.5:4.5。
[0016]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步骤2中氯化铵溶液浓度为6mol/L,氯化铵溶液与粗磨料为50mL∶10g的反应比例。
[0017]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步骤3中,将步骤2得到的浸出液与氧化锆珠以100mL:20g的比例混合后倒入立式搅拌研磨机中研磨。
[0018]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步骤3中,将步骤2得到的浸出液与氧化锆珠以150mL:15g的比例混合后倒入立式搅拌研磨机中研磨。
[0019]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步骤2中,浸出反应为2.5小时,步骤3中,整个过程保持温度在55℃。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氯化铵对钢渣进行浸出,利用浸出液就地固封二氧化碳制备高纯度的碳酸钙产品,该工艺能处理钢渣、电石渣等固废和工厂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同时制备碳酸钙和混凝土等高附加值产品,氯化铵溶液也重复循环利用,过程无废水废气产生。
[0022]本专利技术有效的提高了钢渣、电石渣、磷石膏的利用率,同时改善电石渣、磷石膏、钢渣和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问题,也避免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解决现有技术对钢渣的利用率过低、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产品附加值低、会产生废气和废渣、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产物中碳酸钙的纯度高。本专利技术可以全部利用钢渣、电石渣、磷石膏,使原来的工业废渣资源化,变废为宝,实现钢渣、电石渣、磷石膏的高附加值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利用工业固废固定CO2并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循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钢渣、电石渣、磷石膏按照2:5:5的质量份数比例混合后粗磨至粒度不超过250目得粗磨料;
[0025]步骤2,向步骤1得到的粗磨料中加入5mol/L的氯化铵溶液进行浸出反应2.5小时,氯化铵溶液与粗磨料为60ml∶10g的反应比例,再加入1

1.5mol/L氢氧化铵溶液调整其pH值至PH达到10.5,得到含CaCl2的浸出液和滤渣;
[0026]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浸出液与氧化锆珠以100mL:20g的比例混合后倒入立式搅拌研磨机中研磨,直径0.5~1.0mm氧化锆珠为研磨介质,并保持500r/min的转速,过程中通入含二氧化碳的气体至所述浸出液的pH值为7.5时停止并得混合液,整个过程保持温度在55℃,
[0027]步骤4,将步骤3中的混合液进行压滤脱水、润洗和干燥后,得到纳米碳酸钙,反应溶液返回循环浸出粗磨料。
[0028]本实施例中,1份即为100kg。
[0029]步骤3中,所述含二氧化碳的气体为脱硫脱硝后的工业尾气,经实测,二氧化碳浓度为20

24%。
[0030]本专利技术通过氯化铵对钢渣进行浸出,利用浸出液就地固封二氧化碳制备高纯度的碳酸钙产品,该工艺能处理钢渣、电石渣等固废和工厂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同时制备碳酸钙和混凝土等高附加值产品,氯化铵溶液也重复循环利用,过程无废水废气产生。
[0031]本专利技术有效的提高了钢渣、电石渣、磷石膏的利用率,同时改善电石渣、磷石膏、钢渣和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问题,也避免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解决现有技术对钢渣的利用率过低、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产品附加值低、会产生废气和废渣、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产物中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工业固废固定CO2并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循环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钢渣、电石渣、磷石膏按照2

3:5

6:4

5的质量份数比例混合后粗磨至粒度不超过250目得粗磨料;步骤2,向步骤1得到的粗磨料中加入5

6mol/L的氯化铵溶液进行浸出反应2

3小时,氯化铵溶液与粗磨料为50~60ml∶10g的反应比例,再加入1

1.5mol/L氢氧化铵溶液调整其pH值至PH达到10

10.5,得到含CaCl2的浸出液和滤渣;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浸出液与氧化锆珠以100

150mL:15

20g的比例混合后倒入立式搅拌研磨机中研磨,直径0.5~1.0mm氧化锆珠为研磨介质,并保持500r/min的转速,过程中通入含二氧化碳的气体至所述浸出液的pH值为7.5

8.0时停止并得混合液,整个过程保持温度在50

55℃,步骤4,将步骤3中的混合液进行压滤脱水、润洗和干燥后,得到纳米碳酸钙,反应溶液返回循环浸出粗磨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工业固废固定CO2并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循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含二氧化碳的气体为脱硫脱硝后的工业尾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巍丁春宏葛岩
申请(专利权)人:原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