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压检测电路、电源管理芯片以及欠压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564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欠压检测电路、电源管理芯片以及欠压检测方法,欠压检测电路具有检测输出端,用于输出检测信号,欠压检测电路包括分压电路、第一比较电路以及第二比较电路,分压电路与电源轨以及检测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检测信号,对电源轨两端的电压进行分压,输出检测电压;第一比较电路与电源轨、分压电路以及检测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检测电压小于第一阈值电压时,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第二比较电路与电源轨、分压电路以及第一比较电路连接,利用第一比较电路以及分压电路均与检测输入端连接,不需额外的电压基准电路及电流偏置电路,实现了欠压检测,且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和准确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欠压检测电路、电源管理芯片以及欠压检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欠压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欠压检测电路、电源管理芯片以及欠压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源管理芯片可包括AC/DC电源管理芯片(交流转直流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电源管理芯片(直流转直流电源管理芯片)两大类。在DC

DC电源管理芯片中,电压的稳定尤为重要,往往会在芯片内部集成欠压锁定电路(Under voltage lock out,UVLO)来提高电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003]相关技术中的欠压锁定电路,通过利用比较器对采样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来得到是否欠压的逻辑信号,因此需要额外的电压基准电路以及电流偏置电路,会导致欠压检测电路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欠压检测电路、电源管理芯片以及欠压检测方法,不需额外的电压基准电路及电流偏置电路,实现了欠压检测,且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欠压检测电路,欠压检测电路具有检测输出端,用于输出检测信号,欠压检测电路包括分压电路、第一比较电路以及第二比较电路,分压电路与电源轨以及检测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检测信号,对电源轨两端的电压进行分压,输出检测电压;其中,检测信号为第一电平信号或第二电平信号,第一电平信号用于指示电源轨处于欠压状态,第二电平信号用于指示电源轨未处于欠压状态;第一比较电路与电源轨、分压电路以及检测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检测电压小于第一阈值电压时,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第二比较电路与电源轨、分压电路以及第一比较电路连接,用于若检测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电压且小于第二阈值电压,则通过第一比较电路输出第一电平信号,若检测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电压,则通过第一比较电路输出第二电平信号。
[0006]基于上述实施例,利用第一比较电路、第二比较电路以及分压电路均与电源轨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比较电路、第二比较电路与分压电路均可以利用电源轨供电,以无需使用额外的电源提供基准电压为第一比较电路以及第二比较电路单独供电,进而可以简化电路设计,降低制作成本。并且在分压电路输出的检测电压小于第一阈值电压时,第一比较电路可以经由检测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平信号,以指示电源轨处于欠压状态;在分压电路输出的检测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电压且小于第二阈值电压时,第一比较电路可以经由检测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平信号,以指示电源轨处于欠压状态;在分压电路输出的检测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电压时,第一比较电路可以经由检测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平信号,以指示电源轨未处于欠压状态,以提高检测输出端输出的检测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00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比较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开关元件以及第二开关元件,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轨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元件的受控端与第二比较电路连
接,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检测输出端连接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之间;第二开关元件的受控端与分压电路连接,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出端与电源轨的另一端连接。
[0008]基于上述实施例,在分压电路输出的检测电压小于第一阈值电压时,第二开关元件关断,使得检测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平信号,指示电源轨处于欠压状态,从而可以在电源轨的电压较低时,使得欠压检测电路能够指示电源轨处于欠压状态,进而可以提高欠压检测电路输出的检测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00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比较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三开关元件、第二三极管以及第四开关元件,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轨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级与分压电路连接;第三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开关元件的输出端与电源轨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开关元件的受控端与第三开关元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级与分压电路连接;第四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四开关元件的输出端与电源轨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开关元件的受控端与第三开关元件的受控端连接,第一比较电路连接于第四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
[00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分压电路包括第五开关元件以及依次串联于电源轨两端之间的第四电阻、第五电阻以及第六电阻,第一比较电路以及第二比较电路均连接于第五电阻以及第六电阻之间;第五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电源轨的一端连接,第五开关元件的输出端连接于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之间,第五开关元件的受控端与检测输出端连接。
[0011]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检测电压小于第二阈值电压时,检测输出端第一检测信号,以使得第五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导通,从而对第四电阻短路;在检测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电压时,检测输出端第二检测信号,以使得第五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关断,从而可以实现欠压检测电路的迟滞功能,以使得检测电压在第二阈值电压附近震荡时,可以提高欠压检测电路运行的稳定性。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分压电路还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检测输出端连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五开关元件的受控端连接。
[0013]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第一反相器改变检测输出端输出的电平信号,并且可以对检测输出端输出的电平信号进行整流,以提高第五开关元件通断控制的稳定性。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欠压检测电路还包括钳位电路,钳位电路与第二比较电路、电源轨的另一端以及检测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电压限制至限值电压。
[0015]基于上述实施例,利用钳位电路,可以对第四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的电压进行钳位,以防止第四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的电压过大,从而可以保护第一比较电路,以延长第一比较电路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提高检测输出端输出的检测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钳位电路包括第六开关元件,第六开关元件的受控端与检测输出端连接,第六开关原件的输入端与第二比较电路连接,第六开关元件的输出端与电源轨的另一端连接。
[0017]基于上述实施例,在第四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的电压大
于检测输出端的电压时,第六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可以对第四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的电压进行钳位,以防止第四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的电压过大,从而可以保护第一比较电路,以延长第一比较电路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提高检测输出端输出的检测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0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欠压检测电路还包括还包括第二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与分压电路以及第一比较电路连接,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检测输出端连接。
[0019]基于上述实施例,利用第二反相器可以对第一电阻与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欠压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压检测电路(1)具有检测输出端(1A),用于输出检测信号,所述欠压检测电路(1)包括:分压电路(11),与电源轨以及所述检测输出端(1A)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对所述电源轨两端的电压进行分压,输出检测电压;其中,所述检测信号为第一电平信号或第二电平信号,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电源轨处于欠压状态,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电源轨未处于欠压状态;第一比较电路(12),与所述电源轨、所述分压电路(11)以及所述检测输出端(1A)连接,用于在所述检测电压小于第一阈值电压时,输出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第二比较电路(13),与所述电源轨、所述分压电路(11)以及所述第一比较电路(12)连接,用于若所述检测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电压且小于第二阈值电压,则通过所述第一比较电路(12)输出所述第一电平信号,若所述检测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电压,则通过所述第一比较电路(12)输出所述第二电平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压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较电路(12)包括: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轨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元件(K1),所述第一开关元件(K1)的受控端与所述第二比较电路(13)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K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检测输出端(1A)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K1)的输入端之间;第二开关元件(K2),所述第二开关元件(K2)的受控端与所述分压电路(11)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K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K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K2)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轨的另一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压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比较电路(13)包括: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轨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级与所述分压电路(11)连接;第三开关元件(K3),所述第三开关元件(K3)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K3)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K3)的受控端与所述第三开关元件(K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级与所述分压电路(11)连接;第四开关元件(K4),所述第四开关元件(K4)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元件(K4)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元件(K4)的受控端与第三开关元件(K3)的受控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冰黄文斌张沛超
申请(专利权)人:拓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