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接触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558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接触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背接触光伏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玻璃基板、上胶膜层、电池片层、下胶膜层和背板;所述电池片层包括多个背接触电池片,所述背接触电池片的正面设有透明支撑层,所述透明支撑层凸出于所述背接触电池片的表面,所述透明支撑层覆盖所述正面的部分区域。本申请可以对背接触电池片的正面形成保护,降低背接触光伏组件造成划伤的风险。伏组件造成划伤的风险。伏组件造成划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接触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光伏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背接触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背接触电池片的PN结以及电极位于电池背面,也就是说,背接触电池片的发射区和基区的电极均处于背面,正面无栅线遮挡,可以明显提高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性能,电池效率高,发展潜力大。由于背接触电池片的正面无栅线遮挡,正面膜层直接与传输台面接触,导致背接触电池片在传输过程中,容易造成划伤,影响电池片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接触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对背接触电池片的正面形成保护,降低背接触光伏组件造成划伤的风险。
[0004]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接触光伏组件,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玻璃基板、上胶膜层、电池片层、下胶膜层和背板;
[0005]所述电池片层包括多个背接触电池片,所述背接触电池片的正面设有透明支撑层,所述透明支撑层凸出于所述背接触电池片的表面,所述透明支撑层覆盖所述正面的部分区域。
[0006]可选地,所述透明支撑层占所述正面的面积比例为1%~80%。
[0007]可选地,所述透明支撑层包括多个透明凸点。
[0008]可选地,所述透明凸点均匀分布于所述背接触电池片的表面。
[0009]可选地,所述透明凸点的数量不小于9个;
[0010]或者,相邻所述透明凸点之间的间隔不大于7cm。
[0011]可选地,所述透明凸点的在所述背接触电池片的表面的投影面积小于10mm2。
[0012]可选地,所述透明凸点的高度小于0.5mm。
[0013]可选地,所述透明凸点与所述背接触电池片的边缘之间留有间隙。
[0014]可选地,所述透明支撑层的材质为绝缘胶、热熔胶、PET、EVA或POE中的任意一种。
[0015]可选地,所述上胶膜层朝向所述背接触电池片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透明支撑层相互嵌合。
[0016]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背接触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背接触光伏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玻璃基板、上胶膜层、电池片层、下胶膜层和背板;
[0017]所述电池片层包括多个背接触电池片,所述背接触电池片的正面设有透明支撑层,所述透明支撑层凸出于所述背接触电池片的表面,所述透明支撑层覆盖所述正面的部分区域;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0018]所述背接触电池片正面朝上,在所述背接触电池片的正面制备透明支撑层;对透明支撑层进行固化处理;将所述背接触电池片翻面进行传输;所述背接触电池片进行封装形成背接触光伏组件。
[0019]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申请提供的背接触光伏组件,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玻璃基板、上胶膜层、电池片层、下胶膜层和背板;电池片层包括多个背接触电池片,背接触电池片的正面设有透明支撑层,也就是说,透明支撑层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使入射光线能够顺利穿过;透明支撑层凸出于背接触电池片的表面,使透明支撑层能够对背接触电池片的正面形成保护,避免背接触电池片的表面直接与传输台面接触,从而降低背接触光伏组件造成划伤的风险;透明支撑层覆盖正面的部分区域,进一步减小透明支撑层对入射光线的吸收,从而提高太阳能的转化效率。
[002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接触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接触电池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支撑层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支撑层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接触电池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接触电池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明凸点的一种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明凸点的另一种分布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胶膜层与透明支撑层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接触光伏组件的流程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
玻璃基板;
[0034]2‑
上胶膜层;
[0035]21

凹槽;
[0036]3‑
电池片层;
[0037]31

背接触电池片;
[0038]311

基底;
[0039]312

掺杂层;
[0040]3121

第一掺杂区;
[0041]3122

第二掺杂区;
[0042]313

第一钝化层;
[0043]314

第一减反射层;
[0044]315

第二钝化层;
[0045]316

第二减反射层;
[0046]317

第一电极;
[0047]318

第二电极;
[0048]32

切割线;
[0049]4‑
下胶膜层;
[0050]5‑
背板;
[0051]6‑
边框;
[0052]7‑
透明支撑层;
[0053]71

透明凸点。
[0054]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56]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57]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接触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接触光伏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玻璃基板、上胶膜层、电池片层、下胶膜层和背板;所述电池片层包括多个背接触电池片,所述背接触电池片的正面设有透明支撑层,所述透明支撑层凸出于所述背接触电池片的表面,所述透明支撑层覆盖所述正面的部分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支撑层占所述正面的面积比例为1%~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支撑层包括多个透明凸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接触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凸点均匀分布于所述背接触电池片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接触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凸点的数量不小于9个;或者,相邻所述透明凸点之间的间隔不大于7c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接触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凸点的在所述背接触电池片的表面的投影面积小于10mm2。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接触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凸点的高度小于0.5mm。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武松王路闯黄世亮郭志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