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5241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7
本申请公开一种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其中,所述下塑胶包括下塑胶本体,所述下塑胶本体上设有凸起、注液通孔、凹槽和收容储能装置身份识别特征的透出孔,沿下塑胶长度方向,注液通孔、透出孔、凸起及凹槽依次排列且间隔设置,注液通孔、透出孔、凸起及凹槽具有共同的对称轴;下塑胶具有中心线,对称轴与中心线重合。凹槽包括两个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和两个第三导流槽,且每个导流槽的槽底壁均设有子导流孔。第一导流槽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等于第三导流槽的横截面的面积,且大于第二导流槽的横截面的面积。本申请可以使电解液喷溅至下塑胶的第一表面后,回流至电极组件,避免造成电解液的浪费。避免造成电解液的浪费。避免造成电解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二次电池一般包括电极组件、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的金属壳体和端盖组件。端盖组件包括端盖和下塑胶,且端盖与下塑胶层叠设置。目前在向电极组件中注入电解液时,电解液会经过端盖的注液孔、下塑胶的注液通孔进入电极组件,电解液的流速较大,部分电解液会喷溅至下塑胶朝向端盖的表面,从而会在下塑胶的表面上或者凹槽上产生积液,造成电解液未能与电极组件充分反应,造成电解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可以使电解液喷溅到下塑胶朝向端盖的表面后,回流至电极组件,提高电极组件的浸润性,避免造成电解液的浪费。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下塑胶,用于储能装置,所述下塑胶包括下塑胶本体,所述下塑胶本体上设有凸起,所述下塑胶本体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下塑胶还包括注液通孔,所述注液通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下塑胶本体上设有凹槽和收容储能装置身份识别特征的透出孔,所述透出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凹槽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凸起凸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凹槽位于所述下塑胶本体的端部且沿着所述下塑胶的宽度方向延伸,沿所述下塑胶长度方向,所述注液通孔、所述透出孔、所述凸起及所述凹槽依次排列且间隔设置,沿所述下塑胶厚度方向,所述注液通孔、所述透出孔、所述凸起及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具有共同的对称轴,所述对称轴沿着所述下塑胶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下塑胶具有中心线,所述中心线沿着所述下塑胶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对称轴与所述中心线重合;所述凹槽内包括两个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和两个第三导流槽,沿所述下塑胶宽度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位于所述第二导流槽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三导流槽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相邻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槽背向所述第二导流槽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流槽在所述下塑胶厚度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导流槽在所述下塑胶厚度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第一导流槽在所述下塑胶厚度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导流槽在所述下塑胶厚度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沿所述下塑胶厚度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以所述对称轴对称,且沿所述下塑胶宽度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与所述凸起完全错开;且沿着所述下塑胶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导流槽与所述凸起间隔相对;
每一所述第一导流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一子导流孔,每一所述第二导流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二子导流孔,每一所述第三导流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三子导流孔。
[0005]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下塑胶长度方向,所述凸起的正投影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之间,且与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具有间隙。
[0006]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第一导流槽的槽底壁的所述第一子导流孔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所述第二导流槽的槽底壁的所述第二子导流孔的数量为一个,每一所述第三导流槽的槽底壁的所述第三子导流孔的数量为一个。
[0007]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着所述下塑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三导流槽的宽度相同,且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三导流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导流槽的宽度;在所述下塑胶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三导流槽的正投影与所述凸起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0008]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流槽的数量为数个,沿所述下塑胶宽度方向,数个所述第二导流槽并排设置,数个所述第二导流槽在所述下塑胶厚度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相等。
[0009]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下塑胶宽度方向,所述第三导流槽包括第一壁和与所述第一壁间隔设置的第二壁,所述第一壁间隔所述第一导流槽和第三导流槽,所述第三导流槽的槽底壁的所述第三子导流孔与所述第一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导流槽的槽底壁的所述第三子导流孔与所述第二壁之间的距离。
[0010]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下塑胶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三导流槽的槽侧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导流槽的槽侧壁的厚度。
[0011]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下塑胶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槽的槽侧壁与所述第三导流槽的槽侧壁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导流槽的槽侧壁的高度。
[0012]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塑胶包括第一下塑胶,所述注液通孔、所述透出孔、所述凸起及所述凹槽均设于所述第一下塑胶上。
[001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端盖组件,包括端盖和如上所述的下塑胶,所述端盖设有注液孔,所述下塑胶装于所述端盖的表面,且所述下塑胶本体的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端盖,所述注液孔与所述注液通孔同轴且贯通。
[0014]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壳体、电极组件和如上所述的端盖组件,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端盖组件覆盖所述开口,所述下塑胶本体的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开口。
[0015]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用于储存电能。
[0016]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和第三导流槽,并且在各个导流槽中均设置导流孔,使注液过程中喷溅到下塑胶朝向端盖的表面的电解液,一部分最先绕过透出孔、凸起进入第一导流槽内,并通过第一子导流孔流向电极组件内;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二导流槽中的第二子导流孔回流至电极组件;还有一部分绕过透出孔、沿着凸起的部分边缘,经过凸起和第一导流槽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三导流槽,从而实现二次分配的电解液的分流,使电解液回流至电极组件,提高电极组件的浸润性。通过设置第一导流槽的横截面的面积大
于等于第三导流槽的横截面的面积,且第一导流槽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第二导流槽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实现溢出电解液的快速回流,也可以避免堵塞所述的各个导流槽。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储能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储能装置的端盖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端盖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下塑胶中的第一下塑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第一下塑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所示第一下塑胶的又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3所示下塑胶中的第二下塑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第二下塑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所示第二下塑胶的又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3所示端盖和第一下塑胶、第二下塑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名词为:5000储能系统,4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塑胶,用于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塑胶包括下塑胶本体,所述下塑胶本体上设有凸起,所述下塑胶本体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下塑胶还包括注液通孔,所述注液通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下塑胶本体上设有凹槽和收容储能装置身份识别特征的透出孔,所述透出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凹槽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凸起凸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凹槽位于所述下塑胶本体的端部且沿着所述下塑胶的宽度方向延伸,沿所述下塑胶长度方向,所述注液通孔、所述透出孔、所述凸起及所述凹槽依次排列且间隔设置,沿所述下塑胶厚度方向,所述注液通孔、所述透出孔、所述凸起及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具有共同的对称轴,所述对称轴沿着所述下塑胶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下塑胶具有中心线,所述中心线沿着所述下塑胶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对称轴与所述中心线重合;所述凹槽内包括两个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和两个第三导流槽,沿所述下塑胶宽度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位于所述第二导流槽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三导流槽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相邻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槽背向所述第二导流槽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流槽在所述下塑胶厚度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导流槽在所述下塑胶厚度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第一导流槽在所述下塑胶厚度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导流槽在所述下塑胶厚度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沿所述下塑胶厚度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以所述对称轴对称,且沿所述下塑胶宽度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与所述凸起完全错开;且沿着所述下塑胶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导流槽与所述凸起间隔相对;每一所述第一导流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一子导流孔,每一所述第二导流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二子导流孔,每一所述第三导流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三子导流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下塑胶长度方向,所述凸起的正投影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之间,且与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具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导流槽的槽底壁的所述第一子导流孔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所述第二导流槽的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永锋陈志雄黄立炫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