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薄层琼脂糖凝胶在免疫对流电泳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薄层琼脂糖凝胶常规电泳;(2)抗原或抗体的等电点的测定;(3)缓冲体系的设置;(4)待电泳物质的分别离子化处理,使其具备不同的带电状态;(5)对应抗原与抗体或标记抗体的对流电泳;(6)电泳结果的直接观察;(7)薄层琼脂糖凝胶的漂洗、固定和染色;(8)染色结果的观察与相对定量。所述抗体和标记抗体为金标抗体或微粒子胶体金标记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免疫扩散和免疫对流电泳的应用可增加检测敏感度,对显示的蛋白条带起到识别和增强识别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层琼脂糖凝胶的用途,特别涉及薄层琼脂糖凝胶在免疫对流电 泳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电泳是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带电 颗粒在电场中泳动的速度与带电颗粒的净电荷量成正比,与带电颗粒的大小成反比。在一 定的条件下,任何带电颗粒都具有自己的特定泳动度。利用此性质,便可把混合液中不同的 蛋白质(或其它物质)分离开,也可用其对样品的纯度进行鉴定。电泳法可分为自由电泳及区带电泳两大类。常用的区带电泳包括滤纸电泳、薄层 电泳、凝胶电泳等。其中凝胶电泳就是以淀粉胶、琼脂或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作 为支持介质的区带电泳法。琼脂电泳是用琼脂糖或优质琼脂粉作为支持物的一种电泳方法。这种方法用于研 究核酸等大分子物质效果很好。因此它巳成为分子生物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琼 脂糖是由琼脂分离制备的链状多糖。其结构单元是D-半乳糖和3. 6-脱水-L-半乳糖。琼 脂糖链通过氢键及其它力量的作用互相盘绕形成绳状琼脂糖束,构成大网孔型凝胶。利用 琼脂糖电泳分离和分析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原理是电荷效应及分子筛效应。在电场的作用 下及中性PH的缓冲条件下,核酸分子带负电,可以向阳极迁移。用琼脂糖胶分离双链DNA 时,迁移率的大小主要与核酸样品的分子量有关,而与核酸的一级结构以及碱基的组成无 关。琼脂糖电泳对于分离或分析天然DNA,包括不同形式的质粒DNA(即闭环DNA、开环DNA 和线性DNA),以及不同分子量的核酸片段都有效。在一定浓度的琼脂糖凝胶介质中,DNA分 子的电泳迁移率与其分子量的常用对数成反比。因此采用不同浓度的凝胶可以分离不同大 小范围的DNA片段。0. 8%的琼脂糖凝胶能很好地分辨l-25kb的片段;0. 5%的琼脂糖凝胶 用于分辨较大片段的DNA(20-100kb);对于小片段的DNA(0.2-2kb)可用1.5%或更高浓度 的凝胶进行分离。同时分子构型也对迁移率有影响,如共价闭环DNA >直线DNA >开环双 链 DNA。对流免疫电泳(counter Immunoelectrophoresis, CIEP)是将双向免疫扩散与电 泳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在PH8. 6的缓冲液中,蛋白质抗原带负电荷向正极泳动;而抗体大部 分属于Ig,由于分子量大,暴露的极性基团较少,在离子琼脂中泳动缓慢,同时受电渗作用 的影响向负极泳动(电渗是指在电场中液体对于一个固定固体的相对移动。琼脂是一种酸 性物质,在碱性溶液中带负电荷,而与它接触的溶液带正电荷,因此液体向负极泳动,产生 电渗)在抗原抗体相遇的最适比例处形成乳白色沉淀线。由于电场的作用,限制了抗原、抗 体的自由扩散,而使其定向泳动,因而增加了试验的灵敏度,并缩短反应时间。此法操作简 便,仅需30 60分钟,灵敏度比双向扩散高10 15倍;但缺点是特异性不如双向琼脂扩 散高。目前在薄层琼脂糖胶的应用主要有两种,一是常规的蛋白或核酸电泳,二是在电泳基础上的常规抗体的免疫扩散(呈现免疫沉淀和免疫固定的形式)。目前还没有薄层琼 脂糖凝胶在免疫对流电泳中应用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薄层琼脂糖凝胶在免疫对流电泳中的 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薄层琼脂糖凝胶在免疫对流电泳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薄层琼脂糖凝胶常规电泳;2.抗原或抗体的等电点的测定;3.缓冲体系的设置;4.待电泳物质的分别离子化处理,使其具备不同的带电状态;5.对应抗原与抗体或标记抗体的对流电泳;6.电泳结果的直接观察;7.薄层琼脂糖凝胶的漂洗、固定和染色;8.染色结果的观察与相对定量。所述抗体和标记抗体为金标抗体或微粒子胶体金标记抗体。本专利技术理论基础和优点如下1.蛋白质在偏离等电点的状态下带电荷,在电场的 作用下向相反的电极泳动。2.蛋白质作为抗原在遇到相应抗体时会发生结合反应,在合适 的条件下可在半固体介质中形成沉淀线。3.沉淀的形成在半固体介质中起到固定作用,游 离的抗原抗体会由于扩散、电泳或洗涤作用脱离介质。4.免疫对流的概念是不同带点状态 的两种蛋白分子在电场中的相对泳动。5.抗体是蛋白质带电体,金标记抗体、微粒子胶体金 标记抗体也是带电体,可以在电场中泳动,可以通过体外处理使抗原抗体处于不同的带电 状态,电泳速度明显不同甚至反向泳动,增加两者反应的机会和速度,提高敏感性。6.免疫 扩散和免疫对流电泳的应用可增加检测敏感度,对显示的蛋白条带起到识别和增强识别作 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薄层琼脂糖凝胶在免疫对流电泳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薄层琼脂糖凝胶常规电泳。薄层琼脂糖凝胶常规电泳所使用的薄层琼脂胶片的配方是琼脂糖0. 5-2. Owt%, 其余为PH 8. 0-8. 8的巴比妥缓冲液,制备方法与常规的制备方法相同。整个仪器电泳过程如下1).试剂准备染色液每袋染色粉剂溶解于甲醇水冰醋酸=5:5:1的溶液中,使用有效 期见包装。使用前用900ml脱色液(甲醇水冰醋酸=5:5:1)稀释,充分混勻。稀释 后的溶液在室温可存放6个月。脱色液200ml冰醋酸+IOOOml水+IOOOml甲醇,盖紧瓶盖。2).操作规程(1)开机打开仪器电源开关。(2)待仪器自检后,打开仪器盖板。(3)放入样本盘,每孔加10-20 μ 1血清。(4)按需要放入新加样梳,在加样梳上加上骑码。(5)在电极铜板上加电极液,将电泳膜放置在铜板上,小心勿出气泡。(6)在胶桥上放置炭棒。(7)用滤纸吸干电泳膜表面。(8)按键选取血清蛋白电泳程序(SPE),按start键2次,开始电泳,仪器自动操作。(9)电泳毕,取出炭棒。(10)用小铲铲去胶桥。(11)染色:吹干电泳膜剩余水分,将电泳膜夹到染色架上,将染色架放回染色槽。按test select选取SPE,按start键2次,开始染色,仪器自动操作。待染色结束后,取出胶膜。(12)结果观察。2.抗原或抗体的等电点的测定;1).对抗原或抗体的结构作化学与生化分析;2).判断理论大致等电点;3).应用商品梯度胶和标准指示蛋白对抗原或抗体进行等电点测定;3.缓冲体系的设置;根据梯度胶对抗原或抗体等电点测定的结果,分别选用巴比妥、磷酸盐、Tri-甘氨 酸等缓冲体系进行胶体的制备和缓冲液配制。4.待电泳物质的分别离子化处理,使其具备不同的带电状态;如将抗原设在阴极 端,抗体设在阳极端。5.对应抗原与抗体或标记抗体的对流电泳;按常规对流电泳方法进行。6.电泳结果的直接观察;7.薄层琼脂糖凝胶的漂洗、固定和染色;有仪器染色与人工染色两种方式,按说 明进行胶片的染色、固定与漂洗,形成最后的结果。8.染色结果的观察与相对定量。权利要求一种薄层琼脂糖凝胶在免疫对流电泳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薄层琼脂糖凝胶常规电泳;(2).抗原或抗体的等电点的测定;(3).缓冲体系的设置;(4).待电泳物质的分别离子化处理,使其具备不同的带电状态;(5).对应抗原与抗体或标记抗体的对流电泳;(6).电泳结果的直接观察;(7).薄层琼脂糖凝胶的漂洗、固定和染色;(8).染色结果的观察与相对定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和标记抗体为金标抗体或微粒子 胶体金标记抗体。全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层琼脂糖凝胶在免疫对流电泳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薄层琼脂糖凝胶常规电泳;(2).抗原或抗体的等电点的测定;(3).缓冲体系的设置;(4).待电泳物质的分别离子化处理,使其具备不同的带电状态;(5).对应抗原与抗体或标记抗体的对流电泳;(6).电泳结果的直接观察;(7).薄层琼脂糖凝胶的漂洗、固定和染色;(8).染色结果的观察与相对定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焕兴,
申请(专利权)人:韩焕兴,陆慧琦,樊笑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